一种工业废水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3172发布日期:2020-11-25 14:3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废水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业废水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水是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污染产物,特别是在煤炭行业,废水、废气中含有硫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废水、废气脱硫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例如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技术。但废水中,往往不仅仅包含硫,还含有污泥等其它污染物。在对废水进行脱硫处理的过程中,废水与脱硫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对脱硫的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脱硫系统,用于提高废水脱硫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脱硫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

沉淀池,在沉淀池的侧壁设有进水管和排水管;

储存池,储存池与排水管连接,在储存池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喷管,在储存池内设有将废水经喷管挤压而出的挤压机构;

脱硫池,在喷管上固定有喷嘴,喷嘴伸入脱硫池内。

进一步地,挤压机构包括设置在储存池内的压板、设置在压板与储存池内壁之间的密封圈、驱动压板上移的驱动单元。

进一步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在储存池顶部的绕线电机、固定在绕线电机输出端的绕线轮、转动安装在储存池顶部的导向轮、设置在绕线轮与压板之间且与导向轮接触的拉线。

进一步地,在压板的顶部设有水盒,在储存池侧壁设有加水管,在加水管与水盒之间设有软管。

进一步地,绕线轮的两端大、中间小,在绕线轮的中部设有挡板,挡板与绕线轮的两端之间形成绕线腔。

进一步地,在沉淀池内腔的底部设有一对垫块,两垫块之间形成储泥腔,在储泥腔内设有螺旋输送轴,在螺旋输送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在沉淀池外设有油缸,在油缸活塞杆固定有密封座,在密封座上固定有驱动螺旋输送轴旋转的电机。

进一步地,在沉淀池侧壁固定有侧管,螺旋输送轴置于侧管内一段,在沉淀池内部设有支撑座,螺旋输送轴与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且螺旋输送轴可以相对支撑座移动,密封座的内腔壁与侧管的外壁接触密封。

进一步地,密封座的内侧设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业废水脱硫系统,可以实现对废水的沉淀,沉淀后的废水进入储存池内,然后经过加压后进入脱硫池,可以保证脱硫的效果,同时又能避免污泥对脱硫过程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沉淀池的俯视图;

图3为推拉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挤压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压板的俯视图;

图6为喷嘴的剖视图;

图7为绕线轮的俯视图;

图中:1沉淀池,11进水管,12第一水泵,13排水管,14第二水泵,15垫块,16储泥腔,2螺旋输送轴,21侧管,22支撑座,23油缸,24密封座,241扩口,242接触腔,243垫片,3储存池,31喷管,32喷嘴,321扁平腔,4压板,41密封圈,5绕线轮,51第一耳板,52绕线电机,53第二耳板,54导向轮,55拉线,56挡板,57绕线腔,6水盒,61软管,62加水管,7脱硫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沉淀池1、推拉机构、储存池3、挤压机构和脱硫池,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沉淀池1为圆形的池子,在沉淀池的侧壁设有进水管11,在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12,废水经第一水泵和进水管进入沉淀池内,在沉淀池内对废水进行沉淀,废水中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在沉淀池的侧壁还设有排水管13,在排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14。排水管与储存池连接,排水管与沉淀池的中下部连接,进水管与沉淀池的上部连接。如图2所示,储存池也为圆形的池子,在储存池内腔的底部设有一对左右设置的垫块15,垫块的圆柱形侧壁与储存池内壁接触,两垫块之间形成储泥腔16,沉淀池内的污泥下沉后落在垫块的上表面以及储泥腔中。当然,也可不设置第二水泵,沉淀池内中上部的废水自然进入储存池内。

在储泥腔内设有螺旋输送轴2,在螺旋输送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在储泥腔内设有支撑座22,螺旋输送轴与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且螺旋输送轴可以相对支撑座移动,移动方向为螺旋输送轴轴向。在沉淀池的前侧壁上设有侧管21,螺旋输送轴的第一端置于支撑座内,螺旋输送轴的第二端则置于侧管内,螺旋输送轴的第二端与侧管之间转动连接,且螺旋输送轴的第二端也可以相对侧管沿轴向移动。在侧管的前侧设有油缸23,如图3所示,在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密封座24,密封座的内侧为接触腔242,接触腔用于与侧管外壁接触。接触腔的左侧设有扩口241,以便于侧管伸入接触腔内。在接触腔内设有垫片243,垫片的设置用于实现侧管与密封座之间的密封。螺旋输送轴的第二端伸入接触腔内并与接触腔内的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这样在油缸的作用下螺旋输送轴可以移出侧管一段,此时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沉淀池底部的污泥移出沉淀池。油缸、密封座构成了推拉机构,通过推拉机构驱动螺旋输送轴的移动。

排水管13与储存池连接,如图4所示,储存池为圆柱形结构,储存池的顶部封口,排水管内的废水从储存池上部进入储存池内。在储存池的内腔中设有压板4,压板4为圆形的金属板,如图5所示,在压板的上部设有环槽,在环槽内设有密封圈41,密封圈的外壁与储存池的内壁接触。在压板与储存池的顶部之间设有挤压机构,在储存池的顶部固定有两个前后设置的第一耳板51,在第一耳板上转动安装有绕线轮5,如图7所示,绕线轮的两端大、中间小,在绕线轮的中部设有挡板56,挡板与绕线轮的两端之间围成绕线腔57,拉线便缠绕在绕线腔内。

绕线轮在绕线电机52的驱动下转动,绕线电机固定在储存池的内壁上。在第一耳板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耳板53,第二耳板与储存池内壁固定连接,在第二耳板上转动安装有导向轮54,在绕线轮与位于压板顶部的水盒6之间设有拉线55,拉线的第一端与绕线轮外壁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与压板固定连接,绕线电机工作时,可以驱动绕线轮的旋转,绕线轮旋转时,可以驱动两侧的拉线同时缠绕在绕线轮上,或者同时从绕线轮上解下。进而,通过绕线轮的旋转,驱动压板的上下移动。拉线设有四根,其中后侧的两根拉线与后侧的绕线轮对应,前侧的两根拉线与前侧的绕线轮对应。两绕线轮共轴设置,同步转动。水盒侧壁设有软管61,软管与位于储存池侧壁上的加水管62连接,通过加水管向水盒内加水。压板、绕线轮、水盒、导向轮、拉线、绕线电机、软管、加水管构成了挤压机构,绕线轮、导向轮、拉线、绕线电机构成了驱动压板上移的驱动单元,挤压机构用于对储存池内的水进行挤压使得储存池内的废水以较快的速度和压力经喷管喷出。

沉淀池内的废水经排水管进入储存池内后,位于水面之上的压板及水盒在自重下下降,进而对储存池内的废水产生压力,使得废水通过喷管喷出。压板下降时水盒内加满水,以增大压板对水的挤压力。压板上升时,可以将水盒内的水快速抽出,以减小提升压板时的动力输出。如图6所示,在喷管上设有置于脱硫池7内的喷嘴32,喷嘴整体呈锥形,喷嘴内设有扁平腔321,这样喷嘴内的废水以带状形式喷出至脱硫池内,可以确保脱硫时废水与脱硫剂之间的接触面积。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进行描述:

(1)将废水输送至沉淀池内,进行自然沉淀;

(2)沉淀一段时间后将上部的废水转移至储存池内,通过在自重下下落的压板挤压储存池内的废水进入脱硫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