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7885发布日期:2021-02-20 16:13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cw)是利用基质(或称填料、生物载体)、植物及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物质与能量循环来进行污水处理的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达到污染物去除的目的。
[0003]
人工湿地一般分为两种,包括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其中表面流人工湿地由于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温度较高时易孳生蚊蝇,卫生条件较差,温度较低时会发生表面结冰导致系统的处理效果大幅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潜流人工湿地的主要结构类似于表面流人工湿地,但污水在基质中流动时,水面低于基质表层,因而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基质表面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基质的截留作用,提高了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一直在基质表层流动,避免了蚊蝇和臭味问题,一定程度降低了温度的影响。
[0004]
现有的湿地布水装置位于填料上方,污水难以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导致填料的除污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湿地的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通过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达到均匀布水、不短流、不堵塞的效果,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
[0006]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包括配水管,配水管水平架设在湿地填料层内,配水管的一端与进水管固定连接,配水管上设置有在配水管竖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上布水管和在配水管水平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下布水管,多个上布水管沿配水管的轴向平行布置,上布水管包括输水部和布水部,上布水管的结构呈 t形,输水部垂直于配水管,布水部上设置有上布水孔,多个下布水管沿配水管的轴向平行布置,下布水管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下布水孔。
[0007]
进一步地,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间隔布置。
[0008]
进一步地,布水部的长度等于下布水管的长度。
[0009]
进一步地,上布水孔开口向上。
[0010]
进一步地,布水部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喷水管,多个喷水管沿布水部轴向平行布置。
[0011]
进一步地,喷水管内部的孔道呈锥形,孔道为自布水部至端部直径逐渐变小的结构。
[0012]
进一步地,喷水管包括第一喷水管单元和第二喷水管单元,第一喷水管单元的长度大于第二喷水管单元,第一喷水管单元和第二喷水管单元间隔布置。
[0013]
进一步地,下布水管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多个出水管沿下布水管轴向平行布置。
[0014]
进一步地,出水管的端头为弯头结构,端头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0015]
进一步地,湿地填料层由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组合而成。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利用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4种填料进行组合形成复合的湿地填料层,以配水管的安装高度为界,配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上填料层,下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下填料层。配水管将污水分配给上布水管,多个平行布置的上布水管通过上布水孔和两侧的喷水管给上填料层均匀布水;配水管给水平方向上的下布水管供水,多个平行布置的下布水管通过下布水孔和两侧出水管给下填料层均匀布水。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上布水孔开口向上使得污水可以进入上布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中,最大化利用湿地填料。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在配水管上间隔布置,使得相邻的上布水管和相邻的下布水管之间区域的湿地填料层得到充分利用。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通过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达到均匀布水、不短流、不堵塞的效果,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
附图说明
[0018]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配水管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上布水管的剖视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下布水管仰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4]
实施例一:
[0025]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包括配水管1,配水管1水平架设在湿地填料层2内,配水管1的一端与进水管3固
定连接,配水管1上设置有在配水管1竖直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上布水管11和在配水管1水平方向上布置的多个下布水管12,多个上布水管11沿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上布水管11包括输水部111和布水部112,上布水管11的结构呈t形,输水部111垂直于配水管1,布水部112上设置有上布水孔1121,多个下布水管12沿配水管1的轴向平行布置,下布水管12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下布水孔121。
[0026]
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上布水管11和下布水管12间隔布置。
[0027]
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布水部112的长度等于下布水管12 的长度。
[0028]
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上布水孔1121开口向上。
[0029]
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布水部112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喷水管 113,多个喷水管113沿布水部112轴向平行布置。
[0030]
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下布水管12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出水管122,多个出水管122沿下布水管12轴向平行布置。
[0031]
具体的,参见图1至图4,湿地填料层2由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组合而成。
[003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中,利用沸石、火山岩、空心砖、钢渣4种填料进行组合形成复合的湿地填料层,以配水管的安装高度为界,配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上填料层,下方的湿地填料层为下填料层。配水管将污水分配给上布水管,多个平行布置的上布水管通过上布水孔和两侧的喷水管给上填料层均匀布水;配水管给水平方向上的下布水管供水,多个平行布置的下布水管通过下布水孔和两侧出水管给下填料层均匀布水。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上布水孔开口向上使得污水可以进入上布水管上方的湿地填料层中,最大化利用湿地填料。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在配水管上间隔布置,使得相邻的上布水管和相邻的下布水管之间区域的湿地填料层得到充分利用。
[003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通过上布水管和下布水管上的布水孔,使得污水均匀的进入配水管上方和下方的填料中,达到均匀布水、不短流、不堵塞的效果,污水均匀地与湿地填料充分接触,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
[0034]
实施例二:
[0035]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喷水管113内部的孔道1131 呈锥形,孔道1131为自布水部112至端部直径逐渐变小的结构。
[0036]
上布水管上的喷水管用来给上填料层布水,喷水管内部的锥形孔道使得流出孔道的污水比普通圆柱形孔道喷出的污水距离更长,这样可以使得上布水管布水面积更广,布水更均匀。
[0037]
实施例三:
[0038]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喷水管113包括第一喷水管单元1132和第二喷水管单元1133,第一喷水管单元1132的长度大于第二喷水管单元1133,第一喷水管单元1132和第二喷水管单元1133 间隔布置。
[0039]
喷水管由长度不等的第一喷水管单元和第二喷水管单元组成,这样上布水孔、第
二喷水管单元、第一喷水管单元依次组成了上布水管近、中、远的三级布水,使得上布水管布水更均匀。
[0040]
实施例四:
[0041]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的均匀布水系统,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出水管122的端头1221为弯头结构,端头122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0042]
出水管辅助下布水管的布水孔进行布水,出水管的端头为弯头结构、底部设置出水口,使得填料不易堵塞出水管。
[004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