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4988发布日期:2020-12-01 10:4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淡水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计,全国各大江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明显不均。水污染严重局势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我国又将开始进入严重缺水期,而水质污染也将逐渐成为我国城市供水的最大障碍。加强水污染控制是目前也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水环境领域的工作重点,消除污染,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保障人民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城市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和城市雨雪水排水系统,其中城市雨雪水排水系统在许多地方都是直排河道,排水口一般直接设在河道岸边,雨水虽然一般比较清洁,适合直排,但是通常还会混入一些生活污水、城市地面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质,使其受到污染,所以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后再排入河道是有必要的。

对于雨雪水排水系统来说,水流量受天气影响较大,在降雨量较大甚至发生城市内涝时,污水口排出的污水以雨水为主,生活污水被稀释,杂质浓度较少,没有必要处理,可以直排河道;但在降雨较少时,雨水管道排出的污水含有较多的生活污水,杂质浓度较高,容易滋生臭气细菌等,需要处理后才能排入河道,现有的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通常是将常用的污水处理装置直接安装在排污口,所有的污水均需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在水流量较大时,由于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有限,影响排水速度;在水流量较小时,处理能力过剩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设置于雨雪水管网排污口,降雨较大导致水流量激增时可控制污水直排河道,只在降雨较少时对含有较多杂质的污水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控制器、箱体以及生物填料箱,所述箱体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为过渡箱和沉淀箱,所述过渡箱上开设有污水进水口和第一排水口,所述隔板下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过渡箱与所述沉淀箱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连通,所述沉淀箱连通至所述生物填料箱;所述第一排水口外侧通过一铰接组件铰接有挡板,所述铰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排水口的外沿设有电磁铁,所述挡板的内侧相对于所述电磁铁的位置设有铁磁体;所述污水进水口内安装有流量计;所述电磁铁和所述流量计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沉淀箱中填充有斜板,所述第二排水口开设于所述斜板下方;所述箱体的底部的纵向截面呈漏斗状,且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泥管道,所述排泥管道连通至污泥泵;所述沉淀箱的侧壁上端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通至所述生物填料箱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生物填料箱中设有至少两个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之间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箱的侧壁上端设有净水出口。

进一步,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器和鼓风设备,所述微孔曝气器设于所述生物填料箱底部,所述鼓风设备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至所述沉淀箱内,且所述隔板上部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鼓风设备的出气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微孔曝气器。

进一步,所述过渡箱中还设有回转格栅,所述回转格栅面向所述污水进水口设置,所述回转格栅的出渣口处设有用于承接杂质的杂物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箱体中分隔出过渡箱,且在过渡箱上开设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水流量较小时利用电磁铁控制第一排水口关闭,水流通过第二排水口进入后续的沉淀箱及生物填料箱中进行处理;在降雨量激增,没有必要对污水进行全面处理时,控制第一排水口开启分流,加快排水速度,防止城市内涝和避免后续的沉淀箱、生物填料箱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河道排污口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控制器、箱体100以及生物填料箱200,所述箱体100中设有隔板101,所述隔板101将所述箱体100分割为过渡箱102和沉淀箱103,所述过渡箱102上开设有污水进水口104和第一排水口105,所述隔板101下部开设有第二排水口106,所述过渡箱102与所述沉淀箱103通过所述第二排水口106连通,所述沉淀箱103连通至所述生物填料箱200;所述第一排水口105外侧通过一铰接组件107铰接有挡板108,所述铰接组件107设置于所述挡板108的上端,所述第一排水口105的外沿设有电磁铁109,所述挡板108的内侧相对于所述电磁铁109的位置设有铁磁体110;所述污水进水口104内安装有流量计111;所述电磁铁109和所述流量计111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污水处理能力在控制器中设置流量阀值,安装在污水进水口104中的流量计111用于监测进入所述过渡箱102中的污水流量,水流量在阀值之下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109吸附铁磁体110,使得所述挡板108被吸附在所述第一排水口105外侧,污水无法从第一排水口105流出,只能从第二排水口106进入沉淀箱103、生物填料箱200中得以处理;当流量超过阀值时,控制所述电磁铁109关闭,挡板108失去吸附力而被水压推开,污水可从第一排水口105排出进行分流;当流量减少到阀值之下,需要关闭第一排水口105时,由于所述铰接组件107设于挡板108的上端,所以所述挡板108靠自重即可向下翻转,只需要电磁铁109重新启动即可关闭所述第一排水口105,无需人工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箱103中填充有斜板112,所述第二排水口106开设于所述斜板112下方;所述箱体100的底部的纵向截面呈漏斗状,且所述箱体100的底部设有排泥管道113,所述排泥管道113连通至污泥泵114;所述沉淀箱103的侧壁上端设有溢流口115,所述溢流口115连通至所述生物填料箱200的底部。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在水流自下而上从所述第二排水口106向所述溢流口115缓慢流动时,固体物质例如泥沙等会沉淀在斜板112区域,并落入箱体100底部,通过排泥泵抽吸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填料箱200中设有至少两个网状隔板201,所述网状隔板201之间填充有生物填料202,所述生物填料箱200的侧壁上端设有净水出口203。生物填料202采用现有技术,主要起生物膜载体的作用,同时兼有截留悬浮物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生物填料202表面生成生物挂膜附着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微孔曝气器205和鼓风设备204,所述微孔曝气器205设于所述生物填料箱200底部,所述鼓风设备204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206,所述进气管206连通至所述沉淀箱103内,且所述隔板101上部开设有通气口1011,所述鼓风设备204的出气端连接有出气管207,所述出气管207连通所述微孔曝气器205。在鼓风设备204的作用下,可在所述箱体100内形成负压,使得箱体100内的臭气被吸走,减少了臭气排放,并将臭气充入生物填料箱200的底部,臭气在微孔曝气器205的作用下,与污水混合,实现生物除臭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箱102中还设有回转格栅300,所述回转格栅300面向所述污水进水口104设置,所述回转格栅300的出渣口处设有用于承接杂质的杂物筐301,防止杂物被直接外排。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