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4881发布日期:2020-12-08 15:3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学分析中,容量瓶是为了配制准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用的精确仪器,它具有较大使用量和较高使用频次,是化学分析中最主要的器皿之一。随着仪器检测在化学分析领域中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容量瓶除了可准确稀释和分取溶液外,其主要作用是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分析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并通过配制的标准梯度分析溶液来实现未知样品中化学元素的准确测定。

容量瓶在化学分析的整个流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涉及两个方面:容量瓶中的废液处理(废液收集)和容器清洗。在完成日常检测和分析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容量瓶中废液的处理,由于容量瓶中的分析溶液可能含有无机酸、重金属盐或其它有害化学物质等,所以不能随意排放,要对废液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待容量瓶中的废液清理完成后,继而进行容量瓶的清洗操作。就容量瓶清洗操作而言,它既是化学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又比较耗时、耗力,这是因为若容量瓶清洗不完全、不彻底,将会污染和直接影响下次的检测分析;再者,考虑到每次检测分析时容量瓶的使用量都较大,且每次清洗时都需要用手强烈晃动以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而这样一种高频次和高强度的操作,不仅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也易引起和加剧腕关节的损伤。为了缓解容量瓶的清洗强度以及缩短清洗时长,市场上也有个别厂家推出了一些容器清洗器,它的作用原理是将统一放置于清洗器中的容器,通过与水流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清洗目的,但这种清洗器最大的缺点就是容量瓶在清洗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尤其对于进行超微量和痕量分析的容器而言,其清洗效果远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清洗方式清洗强度过重以及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包括水平的拉杆,拉杆的两端各向下连接有一纵向的连杆,两个连杆的间距可调且底端均设置有拉钩,两个拉钩之间连接有可向上平移至两个连杆顶端的水平夹具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拉杆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卡孔,两个连杆中的一个顶端固定有与卡孔配合的滑块,两个连杆中的另一个顶端与拉杆固定。

两个连杆的中心沿纵向均开设有下端与拉钩连通的孔槽,两个孔槽的顶端均设置有三角形的孔套。

夹具尺包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的主尺和摆尺,主尺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扣,摆尺的另一端固定有与卡扣配合的卡块,主尺和摆尺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一一对应的半圆形凹槽。

卡扣的外侧和主尺远离卡扣的一端各固定有一外耳,两个外耳相互对称且沿其相互远离方向的形状依次为同轴设置的三棱柱形、圆柱形和球面靠外的半球形,两个外耳的圆柱段分别位于两个拉钩内。

外耳的半球段外径不小于拉钩的内径,外耳的圆柱段直径不大于孔槽的宽度,外耳的三棱柱段大小与孔套相适应。

拉钩的底端水平且沿拉杆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为向外凸出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通过夹具尺将多个容量瓶相互隔离夹取,清洗时将夹具尺平移至连杆顶端以拉钩为支点前后晃动拉杆,从而使得各容量瓶可被独立强效清洗;单次操作批量数大,夹具尺上的所有容量瓶由所放置的操作台提供支撑力,清洗过程只需手扶拉杆提供晃动力即可,清洗工作强度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的a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中夹具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的b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的清洗状态图;

图6是图5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的c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中,1.拉杆,2.连杆,3.拉钩,4.夹具尺,5.卡孔,6.滑块,7.孔槽,8.孔套;

41.主尺,42.摆尺,43.卡扣,44.卡块,45.凹槽,46.外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的拉杆1,拉杆1的两端各向下连接有一纵向的连杆2,如图2所示,拉杆1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卡孔5,两个连杆2中的一个顶端固定有与卡孔5配合的滑块6,两个连杆2中的另一个顶端与拉杆1固定,两个连杆2的间距可调且底端均设置有拉钩3,两个连杆2的中心沿纵向均开设有下端与拉钩3连通的孔槽7,两个孔槽7的顶端均设置有三角形的孔套8,拉钩3的底端水平且沿拉杆1宽度方向的两侧均为向外凸出的弧面,两个拉钩3之间连接有可向上平移至两个连杆2顶端的水平夹具尺4。

如图3所示,夹具尺4包括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的主尺41和摆尺42,主尺4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卡扣43,摆尺42的另一端固定有与卡扣43配合的卡块44,主尺41和摆尺42相互靠近的一侧沿各自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一一对应的半圆形凹槽45。如图4所示,卡扣43的外侧和主尺41远离卡扣43的一端各固定有一外耳46,两个外耳46相互对称且沿其相互远离方向的形状依次为同轴设置的三棱柱形、圆柱形和球面靠外的半球形,两个外耳46的圆柱段分别位于两个拉钩3内。其中,外耳46的半球段外径不小于拉钩3的内径,外耳46的圆柱段直径不大于孔槽7的宽度,外耳46的三棱柱段大小与孔套8相适应。

工作时,若容量瓶中的测试溶液已完成检测分析,继而需进行废液处理,先用夹具尺4收集并夹起一组容量瓶,即将容量瓶的颈部分别置于一对凹槽45内,旋转闭合主尺41和摆尺42并将卡扣43转至与卡块44扣合。之后用拉钩3钩住外耳46的圆柱段,通过拉杆1把容量瓶提至需执行收集处理的操作台处,通过外耳46将夹具尺4沿孔槽7滑动平移至连杆2顶端的孔套8处,向左移动夹具尺4使得左端的外耳46三棱柱段嵌入左侧连杆2的孔套8内,与此同时将滑块6沿卡孔5向左滑动使得右侧连杆2的孔套8套入夹具尺4右端的外耳46三棱柱,如图5和6所示,从而完成夹具尺4在连杆2顶端的卡合固定。倾斜拉杆1,将容量瓶中的废液倒入宽口或备有宽口漏斗的废液桶中,完成废液收集,废液处理完成后,将自来水冲入夹具尺4上的容量瓶中,以拉钩3底端为支点通过其一侧的弧面反复晃动拉杆1,由于夹具尺4位于连杆2的顶端,转矩最大使得晃动及清洗效果最好,清洗完成后可将清洗溶液直接倒入水槽,该清洗过程可重复3~5次左右。其中,拉杆1和连杆2形成的框型结构还具有以下优点:1.易于控制夹具尺4的提起、倾斜和转动,2.转动杠杆更加省力,同时也极大减缓了操作人员因手工晃动而引起的手腕和手关节的磨损(夹具尺4可根据容量瓶规格设计为100ml和200ml用,且日常实验所用容量瓶大约有七八十个,杠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3.相比手动晃动,更避免了容量瓶在晃动时会因与外物碰撞而破碎,卡合在孔套8处的夹具尺4使得容量瓶底端距操作台面有一定距离,在整个反复转动过程中,不会磕碰到周围外物。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容量瓶清洗装置通过夹具尺4将多个容量瓶相互隔离夹取,清洗时将夹具尺4平移至连杆2顶端以拉钩3为支点前后晃动拉杆1,从而使得各容量瓶可被独立强效清洗;单次操作批量数大,夹具尺4上的所有容量瓶由所放置的操作台提供支撑力,清洗过程只需手扶拉杆1提供晃动力即可,清洗工作强度显著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