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8872发布日期:2021-01-23 11:19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不论什么类型的污水,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都需要使用处理装置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0003]
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污水处理装置各个工序的设备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增加了污水在各个工序之间输送的时间,导致污水处理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主体的内部依次分隔为沉降室、曝气室和除臭室,所述第一隔板的下侧开设有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二隔板的下侧开设有第二排液口,所述沉降室的内部设置有网框,所述网框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且网框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隔板,所述主体临近曝气室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曝气室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一搅拌轴,且曝气室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桨,且第一搅拌轴的后侧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桨,且第二搅拌轴的后侧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除臭室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处理板,且除臭室的前后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凹槽,所述处理板得到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处理板的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临近第二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且通孔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主体临近除臭室的一侧分别贯穿有排液管和第一循环管,所述主体临近第二隔板的上侧前表面贯穿有第二循环管,且主体临近除臭室的中间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框与沉降室相适配,所述网框的底部与隔板的顶部接触,一个所述隔板与沉降室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隔板与第一隔板固定连接。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前端贯穿于主体并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且第一搅拌轴的后端与曝气室的后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曝气室的前侧和后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与主动齿轮和第二搅拌轴与从动齿轮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曝气室与沉降室通过第一排液口连通,且曝气室与除臭室通过第二排液口连通。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液管、第一循环管和循环泵与除臭室均连通,所述凹槽的顶部与外部连通,所述凸块处于凹槽的内部,且凸块与凹槽相适配,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闸阀,所述第一循环管远离主体的一端与循环泵的输入端和第二循环管远离主体的一端与循环泵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管连接。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且支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腿分别设置在主体底部的四个角处。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外接有电源,所述电机和循环泵与控制开关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沉降室、曝气室和除臭室之间的配合使用,既能实现对污水除杂、除有机物和除臭的功能,又能减少几个工序之间的输送时间,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通过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和循环泵之间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循环处理的功能,增加了除臭的效果,且通过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配合使用,使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相反转动,增加了曝气的效果,增加了去除有机物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中主视图的剖面图。
[0015]
图3为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中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标记:1、主体;2、支腿;3、控制开关;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沉降室;7、曝气室;8、除臭室;9、网框;10、把手;11、电机;12、第一搅拌轴;13、第二搅拌轴;14、第一搅拌桨;15、第二搅拌桨;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处理板;19、通孔;20、排液管;21、第一循环管;22、循环泵;23、第二循环管;24、第一排液口;25、第二排液口;26、隔板;27、过滤网;28、活性炭层;29、凹槽;3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循环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2,支腿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且支腿2设置有四个,四个支腿2分别设置在主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主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将主体1的内部依次分隔为沉降室6、曝气室7和除臭室8,第一隔板4的下侧开设有第一排液口24,第二隔板5的下侧开设有第二排液口25,曝气室7与沉降室6通过第一排液口24连通,且曝气室7与除臭室8通过第二排液口25连通,沉降室6的内部设置有网框9,网框9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10,且网框9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隔板26,网框9与沉降室6相适配,网框9的底部与隔板26的顶部接触,一个隔板26与沉降室6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隔板26与第一隔板4固定连接,主体1临近曝气室7的前表面固
定安装有电机11,曝气室7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一搅拌轴12,且曝气室7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轴13,第一搅拌轴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桨14,且第一搅拌轴12的后侧设置有主动齿轮16,第二搅拌轴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桨15,且第二搅拌轴13的后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7,第一搅拌轴12的前端贯穿于主体1并与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且第一搅拌轴12的后端与曝气室7的后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搅拌轴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曝气室7的前侧和后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搅拌轴12与主动齿轮16和第二搅拌轴13与从动齿轮17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通过啮合连接,除臭室8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处理板18,且除臭室8的前后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凹槽29,处理板18得到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凸块30,且处理板18的中间开设有通孔19,通孔19内部临近第二隔板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7,且通孔19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活性炭层28,主体1临近除臭室8的一侧分别贯穿有排液管20和第一循环管21,主体1临近第二隔板5的上侧前表面贯穿有第二循环管23,且主体1临近除臭室8的中间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循环泵22,排液管20、第一循环管21和循环泵22与除臭室8均连通,凹槽29的顶部与外部连通,凸块30处于凹槽29的内部,且凸块30与凹槽29相适配,排液管20上设置有闸阀,第一循环管21远离主体1的一端与循环泵22的输入端和第二循环管23远离主体1的一端与循环泵22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管连接,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控制开关3外接有电源,电机11和循环泵22与控制开关3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待处理的污水注入沉降室6内部,通过网框9对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杂质进行了分离,去除大颗粒固体杂质的污水通过第一排液口24进入曝气室7的内部,此时通过控制开关3控制第一电机11工作,第一电机11做功带动第一搅拌轴12顺时针转动,第一搅拌轴12通过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带动第二搅拌轴13逆时针转动,第一搅拌轴12和第二搅拌轴13带动第一搅拌桨14和第二搅拌桨15相反转动,增加了曝气的效果,即增加了去除有机物的速度,曝气后的污水再通过第二排液口25进入除臭室8,通过过滤网27去除了污水中的小颗粒固体杂质,通过活性炭层28吸附了刺激性气味,起到了除臭的功能,且此时通过控制开关3控制循环泵22工作,循环泵22做功将去除小颗粒且除臭后的污水通过第一循环管21和第二循环管23重新输送至除臭室8,起到了循环处理的功能,增加了除臭的效果,最后处理完成的污水即可通过排液管20排出。
[0020]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