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1526发布日期:2021-02-18 15:4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反渗透装置作为海水淡化水厂中的核心设备,反渗透膜元件价格昂贵且对膜壳内腔清洁度要求较高。反渗透膜壳也称为ro膜壳,应用在水质净化设备上,膜壳在装填膜元件之前,需要对其内壁进行清理,但目前没有专门的膜壳内壁清理工具,以往采用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因此,如何高效便捷的完成对反渗透膜壳内壁的清理,成为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装置,解决了如何高效便捷地对反渗透膜壳内壁进行清理的技术难题,该种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工具由高吸水性、高保水率聚乙烯醇海绵和柔软的耐磨硅胶管组成,在使用过程中不需频繁浸水、不会损伤反渗透膜壳内壁,能够帮助清理者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工作。
[0004]
一种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装置,包括耐磨硅胶管、设置在所述耐磨硅胶管外侧面的胶水层以及套设在所述耐磨硅胶管外侧面的聚乙烯醇海绵,所述聚乙烯醇海绵与所述胶水层粘结,所述聚乙烯醇海绵的直径略大于反渗透膜壳内腔直径,所述耐磨硅胶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反渗透膜壳的长度;
[0005]
所述耐磨硅胶管的外侧面阵列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耐磨硅胶管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与供水系统连接。
[0006]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水管、与所述水管连接的水箱以及设置在水管上的水泵,所述水管还通过接头与所述耐磨硅胶管,所述供水系统设置在推车上。
[0007]
所述聚乙烯醇海绵具有若干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聚乙烯醇海绵的两端设置有挡环组件,所述挡环组件套设在所述耐磨硅胶管上。
[0008]
所述挡环组件包括第一半环、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环内弧上的插柱、与所述插柱的另一端活动接触的第二半环,所述第二半环的内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插柱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的外径小于所述反渗透膜壳的内径。
[0009]
所述耐磨硅胶管的两端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三通孔,两个所述定位柱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u型杆的两端连接。
[0010]
所述u型杆的两端设置有嵌入柱,两个所述嵌入柱分别通过过盈配合插入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内。
[0011]
所述定位环的外径和所述嵌入柱的长度之和小于所述反渗透膜壳的内径。
[0012]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0013]
(1)本实用新型采用截面直径250mm的圆柱体聚乙烯醇海绵,海绵直径略大于反渗
透膜壳内腔直径,不仅有利于反渗透膜壳内壁的清理,而且也可以避免海绵直径尺寸过大不能贯穿反渗透膜壳内腔;
[0014]
(2)海水淡化水厂反渗透基本都是配置7芯装的膜壳,膜壳长度在7500mm左右,本实用新型硅胶管长度为9000mm,便于清理者在反渗透膜壳两端往复拉动清理工具,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工作;
[0015]
(3)设置有供水系统,并在硅胶管外部开设第一通孔,使得海绵在清理的过程中,即时对海绵供水湿润,避免频繁的取出海绵,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理装置的结构图。
[0017]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耐磨硅胶管和聚乙烯醇海绵的连接结构图。
[0018]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环组件的结构图。
[0019]
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撑板;2、滚轮;3、推杆;4、水箱;5、水泵;6、水管;7、耐磨硅胶管;7-1、第一通孔;8、聚乙烯醇海绵;9、挡环组件;9-1、第一半环;9-2、第二半环;9-3、插柱;10、定位环;11、u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装置,包括耐磨硅胶管7、设置在耐磨硅胶管7外侧面的胶水层以及套设在耐磨硅胶管7外侧面的聚乙烯醇海绵8,聚乙烯醇海绵8与胶水层粘结,聚乙烯醇海绵8的直径略大于反渗透膜壳内腔直径,耐磨硅胶管7的长度大于反渗透膜壳的长度;
[0022]
耐磨硅胶管7的外侧面阵列设置有第一通孔7-1,耐磨硅胶管7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与供水系统连接。
[0023]
供水系统包括水管6、与水管6连接的水箱4以及设置在水管6上的水泵5,水管6还通过接头与耐磨硅胶管7,供水系统设置在推车上。
[0024]
推车包括支撑板1、设置在支撑板1下端部的滚轮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1端部的推杆3;此外,支撑板1上设置有开口槽,使用完毕,可以将硅胶管卡设置在开口槽内。
[0025]
聚乙烯醇海绵8具有若干且相互间隔设置,聚乙烯醇海绵8的两端设置有挡环组件9,挡环组件9套设在耐磨硅胶管7上。
[0026]
相邻的两个聚乙烯醇海绵8之间具有第一通孔7-1,即第一通孔7-1并不完全被聚乙烯醇海绵8封堵住。
[0027]
参见图3,挡环组件9包括第一半环9-1、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半环9-1内弧上的插柱9-3、与插柱9-3的另一端活动接触的第二半环9-2,第二半环9-2的内外侧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插柱9-3穿过第一通孔并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一半环9-1和第二半环9-2的外径小于所述反渗透膜壳的内径。
[0028]
为了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的稳固连接,插柱实质应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通孔7-1和第二通孔内。
[0029]
耐磨硅胶管7的两端设置有定位环10,定位环10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三通孔,两个定位柱通过第三通孔与u型杆11的两端连接。
[0030]
u型杆11的两端设置有嵌入柱,两个嵌入柱分别通过过盈配合插入两个第三通孔内。
[0031]
定位环的外径和嵌入柱的长度之和小于反渗透膜壳的内径。
[0032]
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过程:
[0033]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聚乙烯醇海绵8和硅胶管组成。
[0034]
在聚乙烯醇海绵8的中心贯通一个截面直径略小于硅胶管外径的通道,然后在硅胶管外壁中间位置向两侧各150mm范围内涂抹强力胶水,硅胶管快速穿装聚乙烯醇海绵8,并将海绵通过强力胶水固定在硅胶管中间位置;
[0035]
为了更优地清理效果,同时也是为了便于清理海绵,设置有若干个海绵,海绵之间的空间具有第一通孔7-1,通过供水系统的清洗液,可以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海绵内或者膜壳内壁上,设置有挡环组件9,有助于对海绵进行限位,避免海绵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错位;
[0036]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u型杆设置在反渗透膜壳的外部,可以通过u型杆来旋转清理装置,当需要使得清理装置往复移动时,此时可以卸载u型杆,以定位环和定位柱作为把手,手握定位环10和定位柱,使得清理装置能够往复的来回移动;
[0037]
在使用时,清理者将聚乙烯醇海绵8浸上清洗液,在反渗透膜壳两端往复拉动该清理工具即可进行反渗透膜壳内壁清理工作,使用完毕,将清理工具设置在支撑板1上的开口槽上。
[0038]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