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9851发布日期:2021-02-05 17:2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硬质下垫面迅速增加。降雨冲刷建筑物和道路等形成雨水径流,其中携带有大量的污染物,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初期雨水,其污染负荷远高于中后期雨水,若不治理,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目前,对初期雨水的治理方法主要为建设初期雨水调蓄池,雨后错峰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行排放。但这无疑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担,甚至打破城市污水处理厂稳定的运行工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以在低投资、低运行成本的情况下,处理初期雨水,并进行生态回用为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效沉淀池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在水流方向上先后布置形成整套系统,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呈槽型,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的一侧底端设有进水口,另一侧顶端设有出水口,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内设有混凝剂和絮凝剂;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人工湿地单元的顶端连通;所述人工湿地单元内设有基质,所述基质按粒径由小到大分层填置填料,所述人工湿地单元由上到下包括基质层一、基质层二、基质层三、基质层四和基质层五;于各所述基质层之间均设有隔层;于所述基质层二内埋设有布水干管,于所述基质层五底端埋设有集水干管。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基质层一为200mm厚种植土,所述基质层二为250mm厚碎石布水层,所述基质层三为250mm厚火山岩,所述基质层四为250mm厚陶粒,所述基质层五为250mm厚碎石集水层。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为无纺布/土工布。
[0008]
进一步的,于所述人工湿地单元的挡墙和基质之间铺设防渗层。
[0009]
进一步的,于所述基质层一中种植水生植物。
[0010]
进一步的,于所述布水干管上垂直连接布水支管,布水支管围绕布水干管呈丰字型延申。
[0011]
进一步的,于所述集水干管上垂直连接集水支管,集水支管围绕集水干管呈丰字型延申。
[001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13]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高效沉淀池单元可有效缓解初期雨水对人工湿地的冲击,延缓人工湿地的堵塞,可以显著的提高人工湿地单元的处理能力和效果。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中高效沉淀池单元和人工湿地单元,进行优势互补,分别对悬浮态和溶解态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0014]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单元的基质按粒径分层填置高性能填料,可以高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氮和磷。
附图说明
[0015]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布水管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1-高效沉淀池;2-人工湿地;21-基质层一;22-布水干管;23-水生植物;24-基质层二;25-基质层三;26-基质层四;27-基质层五;28-集水干管;29-无纺布/土工布;210-防渗层;211-布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5]
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高效沉淀池单元1和人工湿地单元2,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1和人工湿地单元2在水流方向上先后布置形成整套
系统,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1呈槽型,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1的一侧底端设有进水口,另一侧顶端设有出水口,所述高效沉淀池单元1内设有混凝剂和絮凝剂;所述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的顶端连通;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内设有基质,所述基质按粒径由小到大分层填置填料,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由上到下包括基质层一21、基质层二24、基质层三25、基质层四26和基质层五27;于各所述基质层之间均设有隔层;于所述基质层二24内埋设有布水干管22,于所述基质层五27底端埋设有集水干管28。高效沉淀池单元1可有效缓解初期雨水对人工湿地的冲击,延缓人工湿地的堵塞,可以显著的提高人工湿地单元1的处理能力和效果。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中高效沉淀池单元1和人工湿地单元2,进行优势互补,分别对悬浮态和溶解态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0026]
进一步的,所述基质层一21为200mm厚种植土,所述基质层二24为250mm厚碎石布水层,所述基质层三25为250mm厚火山岩,所述基质层四26为250mm厚陶粒,所述基质层五27为250mm厚陶粒,所述基质层五27为250mm厚碎石集水层;基质层三25的火山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是优质的人工湿地填料。作为一种天然填料,质地轻、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适宜、表面粗糙,而且孔隙发达、分布合理,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在好氧-缺氧-厌氧的微环境下,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吸附及同化作用,对氮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磷进行吸附和吸收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基质层四26的陶粒可采用粉煤灰、底泥、污泥、高炉渣、垃圾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来烧制,起到一个以废治废的作用。由于陶粒比表面积大,且富含钙、铁、铝等元素,能与污水中的磷酸盐形成不溶性沉底,有利于磷的深度去除;基质层五27为较大粒径碎石,且布置集水干管28和与其垂直连接的集水支管,有利于快速均匀集水。
[0027]
进一步的,所述隔层为无纺布/土工布29。
[0028]
进一步的,于所述人工湿地单元2的挡墙和基质之间铺设防渗层210。
[0029]
进一步的,于所述基质层一21中种植水生植物23,基质层一21选择种植根系发达、去污能力强的,并且适应本地气候生长的水生植物23,水生植物23根系起到疏通阻塞和输氧的作用,也是微生物固着的载体。
[0030]
进一步的,于所述布水干管22上垂直连接布水支管211,布水支管211围绕布水干管22呈丰字型延申,布水均匀。
[0031]
进一步的,于所述集水干管28上垂直连接集水支管,集水支管围绕集水干管呈丰字型延申,集水均匀。
[0032]
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高效沉淀池1和人工湿地2,初期雨水先流经高效沉淀池1,再流经人工湿地2。人工湿地采用下向流垂直潜流形式,初期雨水由上向下依次流经基质层二24、基质层三25、基质层四26和基质层五27。
[0033]
所述高效沉淀池1中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高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悬浮物,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磷和重金属等。
[0034]
所述人工湿地2中基质层二24为布水层,初期雨水经布水干管22和与其垂直连接的布水支管211均匀配水,布水支管211绕布水干管22呈丰字型分布。
[0035]
所述人工湿地2中基质层三25的火山岩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是优质的人工湿地填料。作为一种天然填料,质地轻、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适宜、表面粗糙,而且孔隙发达、分布合理,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在好氧-缺氧-厌氧的微环境下,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物
进行吸附及同化作用,对氮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磷进行吸附和吸收作用。可以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氮和磷等。
[0036]
所述人工湿地2中基质层四26的陶粒可采用粉煤灰、底泥、污泥、高炉渣、垃圾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来烧制,起到一个以废治废的作用。由于陶粒比表面积大,且富含钙、铁、铝等元素,能与污水中的磷酸盐形成不溶性沉底,有利于磷的深度去除。
[0037]
所述人工湿地2中基质层五27为较大粒径碎石,且布置集水干管28和与其垂直连接的集水支管,有利于快速均匀集水。
[0038]
所述人工湿地2中基质层一21选择种植根系发达、去污能力强的,并且适应本地气候生长的水生植物23。
[0039]
所述人工湿地2中不同基质层间铺设无纺布/土工布29,可以便于施工和防止后期运行中湿地基质混层等。
[0040]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强化的生态型初期雨水处理系统,流程简单,在去污机制上,分工明确,优势互补,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生态化初期雨水治理技术。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