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1522发布日期:2021-01-29 23:5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水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一般的工业废水中氟含量很高且毒性大,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严重。建筑行业的工厂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也多会产生工业废水。
[0003]
现有的工业废水会采用反渗透法净化工业废水。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用反渗透法处理工业废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浓水,反渗透法除氟效果好,且操作方便运行可靠。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建筑行业的工厂产生的工业废水中,易夹杂着大量固定颗粒或碎块,这些固体颗粒或碎块较容易随着废水流动,从而易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各个设备造成破坏,且容易影响废水回收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具有减少废水中夹杂的大量固定颗粒或碎块,从而减少对废水处理设备的破坏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反渗透装置,还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废水缓存罐、初级过滤罐和多层介质过滤罐,所述多层介质过滤罐与所述反渗透装置通过管道连通设置;
[0008]
所述反渗透装置一端通过第一淡水出水管连接有淡水池,另一端通过第一浓水出水管连接有浓水池;所述浓水池通过管道接入所述废水缓存罐;
[0009]
所述初级过滤罐内设置有若干过滤网以及碎块处理组件,所述碎块处理组件定时排出固体颗粒。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水缓存罐内的工业废水经过初级过滤罐内的过滤网过滤后,可以较大程度的将废水中含有的碎块和固体颗粒过滤并留在初级过滤罐内,并通过碎块处理组件定时排出固体颗粒和碎块。具有在过滤废水时减少废水中夹杂的大量固定颗粒或碎块,从而减少对多层介质过滤罐和反渗透装置的破坏的效果。
[0011]
初级过滤罐流出的废水经过多层介质过滤罐过滤废水中的其他杂质。经过多层介质过滤罐过滤的废水通过反渗透装置除氟并形成淡水和浓水,反渗透装置处理过程中无化学物质添加,可以避免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淡水流入淡水池用于二次使用,浓水流入废水缓存罐内与废水缓存罐内原有的废水混合并重复过滤,废水回收利用效果好。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网包括沿所述初级过滤罐水平方向竖直设置的至少一个粗过滤网和一个细过滤网,且所述粗过滤网靠近所述废水
缓存罐一侧设置。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过滤网用于过滤较大的碎块,细过滤网用于过滤固体颗粒,通过分级过滤,避免过滤网堵塞,也可以提升废水中的碎块和固体颗粒的过滤效果,从而减少碎块和固体颗粒对多层介质过滤罐和反渗透装置的破坏的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碎块处理组件包括盛料仓、一级盛料板和二级盛料板,所述盛料仓容积大于所述初级过滤罐的容积;
[0015]
所述盛料仓位于所述初级过滤罐下方,并与所述初级过滤罐连通设置;所述一级盛料板位于所述盛料仓和所述初级过滤罐连接处,且所述一级盛料板朝向所述盛料仓一侧定时启闭设置;
[0016]
所述盛料仓下方设置有碎石存储池,所述二级盛料板位于所述盛料仓朝向所述碎石存储池的一侧,且所述二级盛料板朝向所述碎石存储池一侧定时启闭设置。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级盛料板用于在初级过滤罐过滤时承接被阻隔在过滤网之间的碎块和固体颗粒,并定时朝向盛料仓一侧开启,将承接的碎块和固体颗粒倒入盛料仓内,随后一级盛料板内可以及时关闭。二级盛料板用于累积承接从初级过滤罐内导出的碎块和固体颗粒,且二级盛料板可以定时开启清空盛料仓,将碎块和固体颗粒倒入碎石存储池内,用于处理后二次回收利用这些碎块和固体颗粒。可以在处理碎块和固体颗粒的同时,使得系统可以继续运转,从而提升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处理效率。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盛料仓与所述废水缓存罐之间连接有第一旁路管,所述第一旁路管上连接有第一水泵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废水缓存罐之间。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碎块和固体颗粒具有一定重量,在盛料仓静置一段时间后容易堆积在盛料仓的下方,第一旁路管和第一水泵用于将盛料仓内位于碎块上层的废水抽取至废水缓存罐,便于废水的再次回收和利用,且可以减少处理碎石存储池内的碎块和固体颗粒的工序和成本。第一单向阀可以使得盛料仓内的废水只能单向朝向废水缓存罐侧流动,较难产生回流,且可以防止废水缓存罐内的废水流入盛料仓内。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多层介质过滤罐中设置有若干层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自所述初级过滤罐侧朝向所述反渗透装置侧依次设置,且所述过滤层包括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磁铁矿层的一种或多种。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层的过滤层可以逐成过滤废水中的杂质,从而达到再次进化废水的目的。
[002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淡水出水管沿其出水方向设有淡水控制阀,在所述反渗透装置和所述淡水控制阀之间连接有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远离所述第一淡水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渗析装置;
[0023]
所述电渗析装置一端通过第二浓水出水管朝向所述多层介质过滤罐一侧单向连通设置,另一端通过第二淡水出水管朝向所述淡水池一侧单向连通设置。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渗析装置用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渗透性(与膜电荷相反的离子透过膜,相同的离子则被膜截留),使溶液中的离子做定向移动以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
[0025]
当含盐水通过电渗析器,由于水中的离子是带电的,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阳离子
和阴离子各自会作定向迁移,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阴离子向正极迁移,而离子交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通过第二旁通管和电渗析装置可以将反渗透装置过滤的淡水再次过滤,从而降低淡水的含盐量。
[0026]
含盐量降低的淡水通过第二淡水出水管通入淡水池,含盐量升高的淡水通过第二浓水出水管进入多层介质过滤罐内混合再次过滤。具有提升废水的处理效果,且使得淡水池内的淡水干净程度较好的效果。
[002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淡水出水管沿其出水方向设有取样管,且所述取样管位于所述反渗透装置与所述淡水控制阀之间。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样管用于在取样反渗透装置流向淡水池的淡水,从而便于检测反渗透装置处理出的淡水的效果,若检测合格,则淡水控制阀打开,淡水直接流入淡水池;若检测不合格,则关闭淡水控制阀,淡水通过第二旁通管进入电渗析装置经过再次过滤,过滤出的淡水进入淡水池,浓水则被反复过滤。废水回收利用的处理效率较高,且可以较大程度的提升处理出的淡水的检测达标效果。
[002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旁通管上连接有电渗析控制阀。
[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渗析控制阀用于启闭电渗析装置,当反渗透装置处理出的淡水经过取样合格后,在打开淡水控制阀的同时,可以通过关闭电渗析控制阀防止检测合格的淡水流入电渗析装置,从而可以避免造成淡水的重复过滤处理,进而可以提升废水的处理效率。
[003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2]
1.通过初级过滤罐、过滤网以及碎块处理组件的设置,能够起到在过滤废水时减少废水中夹杂的大量固定颗粒或碎块,从而减少对多层介质过滤罐和反渗透装置的破坏的效果;
[0033]
2.通过盛料仓、一级盛料板和二级盛料板的设置,能够起到在处理碎块和固体颗粒的同时,使得系统可以继续运转,从而提升系统的处理效率的效果;
[0034]
3.通过第一旁路管、第一水泵和第一单向阀的设置,能够起到回收盛料仓内的废水,使得废水能够被再次过滤处理,从而可以提升系统的废水处理效率,且减少处理碎石存储池内的碎块和固体颗粒的工序和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1、废水缓存罐;2、初级过滤罐;21、过滤网;3、碎块处理组件;31、盛料仓;32、一级盛料板;33、二级盛料板;34、碎石存储池;4、第一旁路管;41、第一水泵;42、第一单向阀;5、多层介质过滤罐;51、过滤层;6、反渗透装置;7、第一淡水出水管;71、取样管;72、淡水控制阀;73、淡水池;8、第一浓水出水管;81、浓水池;82、氟加工车间;9、第二旁通管;91、电渗析控制阀;92、电渗析装置;93、第二浓水出水管;94、第二淡水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
实施例:
[0039]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废水缓存罐1、初级过滤罐2、多层介质过滤罐5和反渗透装置6。反渗透装置6一端通过第一淡水出水管7连接有淡水池73,另一端通过第一浓水出水管8连接有浓水池81。浓水池81通过管道接入废水缓存罐1与废水缓存罐1内的废水混合并循环过滤。
[0040]
初级过滤罐2内设置有若干过滤网21以及碎块处理组件3,过滤网21沿初级过滤罐2水平方向竖直设置,且自废水缓存罐1至多层介质过滤罐5端的过滤网21的筛分孔孔径逐渐减小,通过分级过滤,将同体积的碎块留在同一个隔腔内,可以避免过滤网21堵塞并提升废水中的碎块和固体颗粒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过滤网21设置一个粗过滤网和一个细过滤网,粗过滤网的孔径大于细过滤网。
[0041]
碎块处理组件3包括盛料仓31、一级盛料板32和二级盛料板33,盛料仓31位于初级过滤罐2下方,并与初级过滤罐2连通设置。一级盛料板32位于盛料仓31和初级过滤罐2连接处,且一级盛料板32与盛料仓31的侧壁铰接设置,盛料仓31外侧壁连接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一级盛料板32的铰接轴连接,通过第一电机控制一级盛料板32朝向盛料仓31一侧定时启闭设置。在系统处理废水的同时,将初级过滤罐2中由于过滤网21的过滤而堆积在一级盛料板32上的碎块和固体颗粒倒入盛料仓31。盛料仓31的容积大于初级过滤罐2的容积,可以便于存储随着一级盛料板32打开而从初级过滤罐2中流出的废水。
[0042]
二级盛料板33位于盛料仓31的底端并与盛料仓31铰接设置,盛料仓31与废水缓存罐1之间连接有第一旁路管4,第一旁路管4上连接有第一水泵41。在盛料仓31静置一段时间后,碎块和固体颗粒将逐渐堆积在盛料仓31底部的二级盛料板33上,通过第一水泵41和第一旁路管4将盛料仓31内位于碎块上层的废水抽取至废水缓存罐1。第一水泵41与废水缓存罐1之间的第一旁路管4上连接有第一单向阀42,用于防止废水缓存罐1内的废水回灌至盛料仓31内。
[0043]
进一步的,盛料仓31外侧壁连接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二级盛料板33的铰接轴连接,通过第二电机控制二级盛料板33朝向远离盛料仓31的一侧定时启闭设置。盛料仓31下方设置有碎石存储池34,当盛料仓31内的废水大致被抽取完毕后,第二电机控制二级盛料板33朝向碎石存储池34一侧旋转打开,使得二级盛料板33上堆积的碎块和固体颗粒倒入碎石存储池34。碎石存储池34内的碎块和固体颗粒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再生骨料被二次利用。
[0044]
初级过滤罐2内经过初次过滤的废水进入多层介质过滤罐5中过滤废水中其他的杂质,多层介质过滤罐5内自初级过滤罐2侧朝向反渗透装置6侧依次设置有若干层过滤层51,本实施例中设置各过滤层51为依次设置的活性炭层、石英砂层和磁铁矿层。
[0045]
经过二次过滤的废水流入反渗透装置6内进行除氟处理,本实施例中反渗透装置6的分离氟离子原理在背景技术中已充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为了减少循环过滤的废水中的氟离子,在浓水池81和废水缓存罐1之间通过管道接入氟加工车间82,将富含氟离子的浓水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制成氟离子制品。氟加工车间82的生产加工中产生的废水流入废水缓存罐1内混合并继续循环过滤和利用。
[0046]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淡水出水管7沿其出水方向设有取样管71,取样管71上设置有取样阀。通过取样管71可以定时取样反渗透装置6过滤处理出的淡水,并将过检测判断淡水
处理是否达标。第一淡水出水管7沿其出水方向设有淡水控制阀72,淡水控制阀72位于取样管71和淡水池73之间。在反渗透装置6和淡水控制阀72之间连接有第二旁通管9,第二旁通管9上连接有电渗析控制阀91,第二旁通管9远离第一淡水出水管7的一端连接有电渗析装置92。
[0047]
由于当水中含盐量超过5g/l时,通过反渗透装置6的除氟效果明显降低,当通过取样口取样的淡水检测不达标时,可以关闭淡水控制阀72,打开电渗析控制阀91,使得第一淡水出水管7内的淡水通过第二旁通管9进入电渗析装置92经过再次过滤。电渗析装置92一端通过第二淡水出水管94朝向淡水池73一侧单向连通设置,另一端通过第二浓水出水管93朝向多层介质过滤罐5一侧单向连通设置。电渗析装置92处理出的淡水可以流入淡水池73内被直接利用,含盐浓水经过第二浓水出水管93被送入系统中再次过滤。本实施例中电渗析装置92分离盐离子的原理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已充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0048]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废水积存在废水缓存罐1内,废水缓存罐1内的废水流经初级过滤罐2,在初级过滤罐2内通过过滤网21过滤碎石和固体颗粒。一级盛料板32每隔n小时启闭一次,二级盛料板33每隔(n+1)小时启闭一次,一级盛料板32每次关闭后,水泵开始抽取盛料仓31内的废水,通过第一旁通管流入废水缓存罐1内。二级盛料板33在水泵抽水完毕后,一级盛料板32下次打开前旋转打开,将二级盛料板33上堆积的碎块和固体颗粒倒入碎石存储池34内。
[0049]
初次过滤后的废水流经多层介质过滤罐5过滤其他杂质。二次过滤的废水流入反渗透装置6内进行除氟处理,除氟之后的淡水流入第一淡水出水管7,处理之后的浓水通过第一浓水出水管8流入浓水池81。
[0050]
浓水池81内的含氟浓水流入氟加工车间82二次利用,制成含氟制品,从氟加工车间82流出的废水进入废水缓存罐1二次循环。
[0051]
关闭淡水控制阀72和电渗析控制阀91,第一淡水出水管7内的淡水首先经取样管71取样,水样检测合格后,打开淡水控制阀72,淡水流入淡水池73。取样不合格,则继续关闭淡水控制阀72,打开电渗析控制阀91,使得第一淡水出水管7内的淡水通过第二旁通管9进入电渗析装置92过滤处理。电渗析装置92过滤处理出来的含盐量降低的淡水通过第二淡水出水管94通入淡水池73,含盐量升高的淡水通过第二浓水出水管93进入多层介质过滤罐5内混合再次过滤。
[005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