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水处理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2983发布日期:2020-11-25 14:3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水处理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水处理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加药装置是一种通过不同的工艺设计,精确配置各类固体或液体的化学药品的溶液,再用计量泵准确投加,以达到各种设计要求(如除垢、除氧、混凝、加酸、加碱等)的设备。加药装置是水处理上用于投加药剂的常用设备。

但是现有的加药装置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药剂进行循环混合工作,不方便实现智能化加药工作以及进行拆卸清理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的水处理加药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水处理加药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加药装置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药剂进行循环混合工作,不方便实现智能化加药工作以及进行拆卸清理的问题。一种智能化的水处理加药装置,包括处理罐,支撑杆,排放管,循环管,循环泵,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可旋转混合杆结构,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支撑架,加注泵,加注管,流量传感器,卡接板,控制箱,电源开关,plc和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处理罐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排放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处理罐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的上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处理罐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循环泵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旋转混合杆结构安装在处理罐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安装在处理罐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架螺栓连接在支撑杆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加注泵螺栓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注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加注泵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注管的上端左侧螺纹连接在处理罐的右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流量传感器螺钉连接在加注管的左侧内壁下部;所述的卡接板分别焊接在处理罐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控制箱螺栓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螺钉连接在控制箱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plc螺钉连接在控制箱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杆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包括区分管,连接管,汲取管,电磁阀,遮挡盖和存放桶,所述的连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区分管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汲取管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区分管的下端;所述的电磁阀分别螺钉连接在汲取管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遮挡盖套接在汲取管的外壁下部;所述的遮挡盖盖接在存放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旋转混合杆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深沟球轴承,转动杆,推动板和镂空板,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分别镶嵌在第一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的推动板螺栓连接在转动杆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镂空板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转动杆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包括罐盖,第二连接座,螺栓螺母,吊装环和冲洗盖,所述的第二连接座分别焊接在罐盖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螺栓螺母中的螺栓贯穿第二连接座的内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螺母;所述的吊装环分别焊接在罐盖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冲洗盖螺栓连接在罐盖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处理罐的正表面中间镶嵌有表面左侧刻画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的透明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卡接板采用正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的不锈钢板;所述的处理罐和循环泵管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区分管采用两端分别封底的不锈钢管;所述的汲取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蛇形管且插接在存放桶的上侧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遮挡盖采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插接孔且透明的pvc盖。

优选的,所述的存放桶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架的内部底端;所述的连接管的贯穿支撑架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在加注泵的下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和转动杆的两端过盈配合;所述的推动板设置在镂空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处理罐的左右两侧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推动板对应循环泵和处理罐的连接口处。

优选的,所述的罐盖对应冲洗盖的位置开设有冲洗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座采用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座。

优选的,所述的罐盖盖接在处理罐的上端;所述的螺栓螺母中螺栓的下部贯穿卡接板正表面开设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和加注泵分别采用型号为isg40-200的立式自吸泵;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lt-lde的电磁流量计;所述的电源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mts102的钮子开关;所述的plc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48的plc;所述的电磁阀具体采用型号为zcg的电磁阀;所述的循环泵和加注泵以及电磁阀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出端;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和电源开关分别电性连接plc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处理罐,循环管,循环泵,转动杆,推动板和镂空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中通过推动推动板然后带动转动杆和镂空板进行转动,方便进行药液和水循环混合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源开关,plc,加注泵,加注管和流量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通过plc控制加注泵开始工作,进行药品加注工作然后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药液添加数量并将信息输送至plc,在通过plc控制加注泵停止工作,实现智能化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区分管,连接管,汲取管,电磁阀和存放桶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加注泵工作时汲取不同存放桶内部的药液,方便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处理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罐盖,第二连接座,螺栓螺母,冲洗盖和处理罐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后打开冲洗盖,然后使用水管对处理罐的内壁进行冲洗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区分管,汲取管,电磁阀,遮挡盖和存放桶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遮挡盖防止灰尘进入存放桶的内部,增加遮挡功能同时方便在工作中进行药液添加工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座,深沟球轴承,转动杆,推动板和镂空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转动推动板和镂空板,方便工作时进行药液和水混合工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罐盖,第二连接座,螺栓螺母,吊装环,处理罐和卡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松开螺栓螺母中螺母,然后转动罐盖,方便对处理罐的内壁进行清理和刷洗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混合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中:

1、处理罐;2、支撑杆;3、排放管;4、循环管;5、循环泵;6、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61、区分管;62、连接管;63、汲取管;64、电磁阀;65、遮挡盖;66、存放桶;7、可旋转混合杆结构;71、第一连接座;72、深沟球轴承;73、转动杆;74、推动板;75、镂空板;8、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81、罐盖;82、第二连接座;83、螺栓螺母;84、吊装环;85、冲洗盖;9、支撑架;10、加注泵;11、加注管;12、流量传感器;13、卡接板;14、控制箱;15、电源开关;16、plc;1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智能化的水处理加药装置,包括处理罐1,支撑杆2,排放管3,循环管4,循环泵5,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6,可旋转混合杆结构7,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8,支撑架9,加注泵10,加注管11,流量传感器12,卡接板13,控制箱14,电源开关15,plc16和支撑板17,所述的支撑杆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处理罐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排放管3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处理罐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4的上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处理罐1的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循环管4的下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循环泵5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循环泵5螺栓连接在支撑板17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6安装在支撑架9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旋转混合杆结构7安装在处理罐1的内壁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8安装在处理罐1的上端;所述的支撑架9螺栓连接在支撑杆2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加注泵10螺栓连接在支撑架9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注管11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加注泵10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加注管11的上端左侧螺纹连接在处理罐1的右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流量传感器12螺钉连接在加注管11的左侧内壁下部;所述的卡接板13分别焊接在处理罐1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控制箱14螺栓连接在支撑架9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开关15螺钉连接在控制箱14的正表面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plc16螺钉连接在控制箱14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板17螺栓连接在支撑杆2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可分类汲取加注桶结构6包括区分管61,连接管62,汲取管63,电磁阀64,遮挡盖65和存放桶66,所述的连接管62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区分管6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汲取管63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螺纹连接在区分管61的下端;所述的电磁阀64分别螺钉连接在汲取管63的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遮挡盖65套接在汲取管63的外壁下部;所述的遮挡盖65盖接在存放桶66的上端;进行使用时将所需要使用的药液分别加入存放桶66的内部,然后通过外部注水设备将水通过处理罐1左侧上部设置的注水注入处理罐1的内部,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打开电源开关15,使plc16控制加注泵10开始工作,通过区分管61,连接管62和汲取管63把存放桶66内部的药液通过加注管11注入处理罐1的内部,进行药液加注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旋转混合杆结构7包括第一连接座71,深沟球轴承72,转动杆73,推动板74和镂空板75,所述的深沟球轴承72分别镶嵌在第一连接座7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73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深沟球轴承72的内圈;所述的推动板74螺栓连接在转动杆73的上下两端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镂空板75从左到右依次螺栓连接在转动杆73的上下两端;加注药液后,通过plc16控制加注泵10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循环泵5开始工作,通过循环管4将处理罐1内部的药液和水注入处理罐1的底部,进行药液和水循环工作,在循环的过程中推动推动板74,然后使推动板74带动转动杆73和镂空板75进行转动,对水和药液进行混合工作,方便发挥药效。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冲洗转动固定盖结构8包括罐盖81,第二连接座82,螺栓螺母83,吊装环84和冲洗盖85,所述的第二连接座82分别焊接在罐盖81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的螺栓螺母83中的螺栓贯穿第二连接座82的内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螺母;所述的吊装环84分别焊接在罐盖8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冲洗盖85螺栓连接在罐盖81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将水处理好后,通过排放管3连接外部管道进行排放工作,长时间工作在排放后打开冲洗盖85,使用水管等工具伸入处理罐1的内部进行冲洗工作,或者松开螺栓螺母83中的螺母转动罐盖81,对处理罐1的内壁进行清理工作,防止长时间工作后存放水锈等杂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处理罐1的正表面中间镶嵌有表面左侧刻画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的透明钢化玻璃片;所述的卡接板13采用正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的不锈钢板;所述的处理罐1和循环泵5管道连接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区分管61采用两端分别封底的不锈钢管;所述的汲取管6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蛇形管且插接在存放桶66的上侧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遮挡盖65采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插接孔且透明的pvc盖。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存放桶66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架9的内部底端;所述的连接管62的贯穿支撑架9的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在加注泵10的下端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深沟球轴承72的内圈和转动杆73的两端过盈配合;所述的推动板74设置在镂空板75之间。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连接座71分别螺栓连接在处理罐1的左右两侧内壁下部位置;所述的推动板74对应循环泵5和处理罐1的连接口处。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罐盖81对应冲洗盖85的位置开设有冲洗孔;所述的第二连接座82采用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罐盖81盖接在处理罐1的上端;所述的螺栓螺母83中螺栓的下部贯穿卡接板13正表面开设的凹槽。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循环泵5和加注泵10分别采用型号为isg40-200的立式自吸泵;所述的流量传感器12具体采用型号为lt-lde的电磁流量计;所述的电源开关15具体采用型号为mts102的钮子开关;所述的plc16具体采用型号为fx2n-48的plc;所述的电磁阀64具体采用型号为zcg的电磁阀;所述的循环泵5和加注泵10以及电磁阀64分别电性连接plc16的输出端;所述的流量传感器12和电源开关15分别电性连接plc16的输入端。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所需要使用的药液分别加入存放桶66的内部,然后通过外部注水设备将水通过处理罐1左侧上部设置的注水注入处理罐1的内部,然后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打开电源开关15,使plc16控制加注泵10开始工作,通过区分管61,连接管62和汲取管63把存放桶66内部的药液通过加注管11注入处理罐1的内部,进行药液加注工作,加注药液后,通过plc16控制加注泵10停止工作,同时控制循环泵5开始工作,通过循环管4将处理罐1内部的药液和水注入处理罐1的底部,进行药液和水循环工作,在循环的过程中推动推动板74,然后使推动板74带动转动杆73和镂空板75进行转动,对水和药液进行混合工作,方便发挥药效,将水处理好后,通过排放管3连接外部管道进行排放工作,长时间工作在排放后打开冲洗盖85,使用水管等工具伸入处理罐1的内部进行冲洗工作,或者松开螺栓螺母83中的螺母转动罐盖81,对处理罐1的内壁进行清理工作,防止长时间工作后存放水锈等杂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