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4768发布日期:2021-02-26 23:0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纯水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通量的纯水机,即可快速更换滤芯,同时解决了第一杯水tds高的问题。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原水污染而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的净水机得到应用。目前家庭过滤净水以ro反渗透纯水机装置为主要方法,通过粗过滤系统和ro反渗透过滤的方式,对市政自来水进行处理,以获得能直接饮用的水。目前的纯水机普遍存在第一杯水tds高,不能饮用的问题,而且水路板上的接口安装时需要焊接,很不方便。
[0003]
另外,现有的纯水机在工作时增压泵噪音较大,在结构上也需要改进。
[0004]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201811639762.0的中国专利《一种解决第一杯水tds高的反渗透膜滤芯》,其包括外壳、滤材机构、中心管、纯净水出口、废水出口、进水口、上端盖、下端盖,滤材机构位于外壳内,中心管穿过滤材机构的中间,纯净水出口位于外壳的侧面且位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废水出口位于滤材机构的底端;进水口位于外壳的一端,上端盖、下端盖都位于外壳和滤材机构之间。该结构通过改变产水流向,改变滤芯所处高盐环境,解决了第一杯水tds高的问题,但是结构比较复杂,不利于快速组装拆卸。
[0005]
最后,传统的纯水机一般是将过滤滤芯是垂直设置在机器内,所以更换滤芯需把机器拉出来更换,显得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水路连接方便的纯水机,即可快速更换滤芯。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纯水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过滤系统、纯水箱以及增压泵组件、进水电磁阀、控制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的各种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复合滤芯、ro滤芯和后置滤芯三个滤芯,壳体内设有滤芯导向支架及水路板,壳体的前端面开设有供滤芯插入的开孔,水路板采用一次性成型免焊接结构,三个滤芯分别穿过壳体的前端面插置在滤芯导向支架中、与对应的滤芯固定座旋卡固定,滤芯的后端设有便于手动旋转的拉手部,滤芯固定座上连接有接头与水路板上对应的接口相连接,壳体内设有用于控制ro滤芯冲洗的组合电磁阀。
[0008]
作为改进,所述壳体是由前面板、后盖板、上盖、底座、左侧板和右侧板组装而成箱体结构,纯水箱和增压泵组件分别前后设置在底座上,滤芯导向支架通过支撑块设置在增压泵组件的上方,水路板设置在后盖板的内侧与滤芯导向支架的后端相连接。
[0009]
再改进,所述滤芯导向支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滤芯导向支架从上至下设有三个供复合滤芯、ro滤芯和后置滤芯置入的筒状的滤壳结构,前面板上设有对应的三个圆形开孔,滤芯导向支架的后端边缘四角设有连接孔,水路板的边缘设有对应的通孔,二者通过螺
丝连接固定,支撑块为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固定在底座上,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滤芯导向支架的底部左右两侧连接支撑,在后盖板上开设有供进出水接头穿置的安装孔,进出水接头的一端与水路板上对应的进出水接口相连接。
[0010]
进一步,所述增压泵组件包括增压泵和增压泵罩壳,增压泵罩壳是由上罩壳和下罩壳对合而成,增压泵设置在上罩壳和下罩壳对合对合而成的腔体内,底座上设有供下罩壳定位的定位柱,上罩壳上设有进水接头,增压泵的头部套设有减震硅胶套,减震硅胶套的一端设有出水接头与增压泵的出水孔相连通,增压泵的后部套设有电机减震硅胶套。
[0011]
再进一步,所述进水电磁阀为三个,其中第一进水阀设置在复合滤芯的出水口与增压泵的进水管道之间,第二进水阀设置在纯水箱与水路板的出水接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三进水阀设置在增压泵与纯水箱之间的管路上。
[0012]
进一步,所述控制部件还包括主控板、高压开关和报警器,报警器设置在底座上,通过报警器盖固定,主控板设置在滤芯导向支架的上端前侧。
[0013]
进一步,所述前面板的内侧左右两侧凸设有连接柱,滤芯导向支架的前端边缘四角设有对应的连接孔,二者通过螺丝固定,前面板的下端弯折插入底座的下端相抵,底座的底部设有若干脚垫。
[0014]
在进一步,所述前面板的上端设有一矩形镂空,显示板安装在矩形镂空处,显示板的背面设置遮光盒,在前面板的的外端面上对合设有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上均开设有供三个滤芯穿置的圆形孔,前面板的下端设有灯带和装饰件。
[0015]
最后,所述后盖板的边缘开设有连接通孔,水路板上设有对应的通孔,二者通过螺丝固定,后盖板的下端向下弯折插入底座的下端相抵,后盖板和前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卡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两侧设有对应的第三卡扣,左侧板和右侧板通过扣接的方式与后盖板和前面板固定;滤芯导向支架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与上盖配合卡接的卡位,上盖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有对应的第一卡扣,前面板的上端凸设有第二卡扣,上盖的前端内侧设有对应的卡槽,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凸设有定位凸条,上盖通过卡接的方式罩盖在滤芯导向支架、前面板、后盖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方。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水路板采用一次性成型免焊接结构,使得管路连接方便快捷,且密封性好;前面板设有供滤芯穿置的开孔,壳体内设置滤芯导向支架,滤芯导向支架与水路板固定,安装滤芯时,只要将滤芯从对应的开孔插入滤芯导向支架中,旋转滤芯就可与滤芯固定座固定,无需打开壳体或者拉出机器就能快速更换滤芯;采用纯水对ro滤芯进行冲洗,将ro膜内的浓水冲洗干净,解决了第一杯水tds高的问题;增压泵的两端设置减震硅胶,使得工作时,噪音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紧凑,通量大,安装拆卸方便,便于日常维护和更换滤芯,同时噪音小,无第一杯水tds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在底座和右侧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图1的分解图;
[0020]
图4为图1的进一步分解图;
[0021]
图5为增压泵组件的分解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
如图1~6所示,一种纯水机,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过滤系统、水路板6、纯水箱3以及增压泵组件4、进水电磁阀10、20和30、控制部件以及用于连接的各种接头,水路板6采用一次性成型免焊接结构,就是水路板6分布有水路管路,在管路各个进口和出口设置有连接接头作为接口,便于连接水路板6外面管道和器件;过滤系统包括滤芯2和滤芯导向支架5,滤芯2具有复合滤芯21、ro滤芯22和后置滤芯23三个,壳体1的前端面开设有供滤芯2插入的开孔,三个滤芯2分别穿过壳体1的前端面插置在滤芯导向支架5中、通过对应的滤芯固定座24固定,各个滤芯固定座24上分别连接有接头转251、252和253与水路板6上对应的接口相连接,同时,转接头251、252和253与各自的复合滤芯21、ro滤芯22和后置滤芯23装配连接,壳体1内设有用于控制ro滤芯22冲洗的组合电磁阀40,制水后,ro滤芯22采用纯水冲洗。
[0025]
具体结构为:壳体1是由前面板11、后盖板12、上盖13、底座14、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组装而成箱体结构,纯水箱3和增压泵组件4分别前后设置在底座14上,滤芯导向支架5通过支撑块设置在增压泵组件4的上方,水路板6设置在后盖板12的内侧与滤芯导向支架5的后端相连接。滤芯导向支架5为立方体框架结构,滤芯导向支架5从上至下设有三个供复合滤芯21、ro滤芯22和后置滤芯23置入的筒状的滤壳结构,滤芯固定座24为复合滤芯固定座241、ro滤芯固定座242和后置滤芯固定座243三个,复合滤芯21、ro滤芯22和后置滤芯23分别穿过滤芯导向支架5上对应的滤壳结构与复合滤芯固定座241、ro滤芯固定座242和后置滤芯固定座243旋卡连接,前面板11上设有对应的三个圆形开孔111,复合滤芯21、ro滤芯22和后置滤芯23的外端设有便于手动旋转的拉手部2a,安装更换滤芯2时,只要将滤芯2从对应的开孔111插入滤芯导向支架5中,旋转滤芯2就可与滤芯固定座24卡住固定,实现无需打开壳体1就能快速更换滤芯2。
[0026]
滤芯导向支架5的后端边缘四角设有连接孔,水路板6的边缘设有对应的通孔,二者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支撑块为左支撑块7和右支撑块8,左支撑块7和右支撑块8固定在底座14上,左支撑块7和右支撑块8的上端通过连接件与滤芯导向支架5的底部左右两侧连接支撑。增压泵组件4包括增压泵41和增压泵罩壳,增压泵罩壳是由上罩壳42和下罩壳43对合而成,增压泵41设置在上罩壳42和下罩壳43对合而成的腔体内,底座14上设有供下罩壳43定位的定位柱,上罩壳42上设有进水接头421,增压泵41的头部套设有减震硅胶套44,减震硅胶套44的一端设有出水接头441与增压泵41的出水孔相连通,增压泵41的后部套设有电机减震硅胶套45。增压泵41的出水接头441连接的出水管设有三通接头分为二路,其中一路与水路板6上对应的接口相连接,通过该接口与ro滤芯22的进水口相连接,另一路与纯水箱3相连接,纯水箱3通过管路与水路板6上对应的出水接口相连接,该出水接口与龙头200相连接。进水电磁阀为三个,其中第一进水阀10设置在复合滤芯21的出水口与增压泵41的进水管道之间,第二进水阀20设置在纯水箱3与水路板6的出水接口之间的管路上,第三进水阀30设置在增压泵41与纯水箱3之间的管路上。控制部件还包括主控板50、高压开关b和报警器100,报警器100设置在底座14上,通过报警器盖101固定,主控板50设置在滤芯导向支
架5的上端前侧。前面板11的内侧左右两侧凸设有连接柱,滤芯导向支架5的前端为矩形,其边缘四角设有对应的连接孔,二者通过螺丝固定,前面板11的下端弯折插入底座14的下端相抵,前面板11的上端设有一矩形镂空112,显示板60安装在矩形镂空112处,显示板60的背面设置遮光盒70,在前面板11的的外端面上对合设有一显示面板17,显示面板17上开设有供三个滤芯2穿置的圆形孔171,前面板11的下端设有灯带80和装饰件90。后盖板12的边缘开设有连接通孔,水路板6上设有对应的通孔,二者通过螺丝固定,后盖板12的下端向下弯折插入底座14的下端相抵,后盖板12和前面板1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卡孔121和114,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的两侧设有对应的第三卡扣151,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通过扣接的方式与后盖板12和前面板11固定,在后盖板12上开设有供进出水接头穿置的安装孔,进出水接头的一端与水路板6上对应的进出水接口相连接。滤芯导向支架5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与上盖13配合卡接的卡位51,上盖13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有对应的第一卡扣131,前面板11的上端凸设有第二卡扣113,上盖2的前端内侧设有对应的卡槽,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的上端凸设有定位凸条161,上盖12通过卡接的方式罩盖在滤芯导向支架5、前面板11、后盖板12、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的上方。底座14的底部设有若干脚垫141。
[0027]
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0028]
正常制水时,第二进水阀20关闭,水直接从龙头200出,龙头200采用带霍尔开关,龙头200关闭后,第二进水阀20打开,开始往纯水箱3制水,直到水满后第二进水阀20关闭,第一进水阀10关闭,第三进水阀30、组合电磁阀40打开,纯水从纯水箱3被抽出冲洗ro滤芯22,浓水排放,直到纯水箱3的水位到低水位停止冲洗,增压泵41停止工作,整机停机;
[0029]
本实用新型将ro滤芯22内的浓水全部用纯水冲洗掉,解决第一杯水tds高的问题。
[0030]
由于在增压泵41的两端套设了减震硅胶套44和电机减震硅胶套45,有效减少了增压泵41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003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