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2.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区域环境治理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未纳入城市市政管网覆盖范围,地处市郊或远离城镇的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风景区、度假区等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绝大多数只经过简单的处理而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未经过任何处理排入到水体中,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遭到污染,不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区域环境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3.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只经过简单的处理而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未经过任何处理排入到水体中,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遭到污染,还严重威胁到地下水,甚至有些浅层地下水已经遭到污染而不可取用;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只有一根污水处理管道,大大降低污水处理的效率,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利于对污水进行分流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高效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和污水分流器,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所述污水分流器;
7.所述污水分流器的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进料斗;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外壁底部设置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设置有三个,且所述分流管沿所述污水分流器环绕阵列设置;所述分流管的外壁设置电磁阀门;
8.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内壁设置液位计,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外壁设置控制屏,所述控制屏的侧边设置警报器,且所述控制屏分别与所述液位计、所述警报器和所述电磁阀门电连接设置;
9.所述进料斗的上部设置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沿所述过滤框的竖向依次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网的滤网直径依次递减。
1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斗的上部设置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为伸缩管构件设置。
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外壁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沿所述污水分流器的长度方向设置。
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底部设置废渣口,所述废渣口为漏
斗状构件设置。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分流管的外壁设置污水处理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设置有三个,且所述污水处理机构与所述分流管一一对应连接设置。
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气浮池和生化处理池,所述气浮池分别与所述分流管、所述生化处理池连接设置;所述生化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清水出管。
1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生化处理池包括水解酸化区、好氧区和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生化处理池内,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为所述水解酸化区和所述好氧区;所述隔板的外壁设置流通孔。
1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生化处理池的上部设置防护盖。
17.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支管、底板和膨胀螺栓,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污水分流器,所述底板的上部设置所述膨胀螺栓。
18.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架和污水分流器,所述支架的上部设置所述污水分流器;所述污水分流器的上部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进料斗;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外壁底部设置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设置有三个,且所述分流管沿所述污水分流器环绕阵列设置;所述分流管的外壁设置电磁阀门;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内壁设置液位计,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外壁设置控制屏,所述控制屏的侧边设置警报器,且所述控制屏分别与所述液位计、所述警报器和所述电磁阀门电连接设置;所述进料斗的上部设置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框、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基于以上机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利于对污水进行分流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
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斗的上部设置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为伸缩管构件设置;基于以上机构,利于从任意位置进行连接设置。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外壁设置观察窗,所述观察窗沿所述污水分流器的长度方向设置;基于以上机构,利于查看分流的过程。
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污水分流器的底部设置废渣口,所述废渣口为漏斗状构件设置;基于以上机构,利于所述污水分流器底部废水收集。
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流管的外壁设置污水处理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设置有三个,且所述污水处理机构与所述分流管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对分流后的污水进行污水处理。
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气浮池和生化处理池,所述气浮池分别与所述分流管、所述生化处理池连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气浮池可有效地去除小粒径的油花和乳化油,除油效果显著。
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化处理池包括水解酸化区、好氧区和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为所述水解酸化区和所述好氧区;所述隔板的外壁设置流通孔;基于以上机构,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
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生化处理池的上部设置防护盖;基于以上机构,形成防护效果,避免影响生化处理。
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管、底板和膨胀螺栓,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污水分流器;基于以上机构,固定方便,稳固性强。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利于对污水进行分流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同时操作方便,污水处理效果佳。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0.图1为一种高效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污水处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路线图。
34.附图中,1、支架,11、支管,12、底板,13、膨胀螺栓,2、污水分流器, 21、进水管,22、分流管,221、电磁阀门,23、液位计,24、观察窗,25、废渣口,3、进料斗,31、连接软管,4、控制屏,41、警报器,5、过滤机构,51、过滤框,52、第一过滤网,53、第二过滤网,54、第三过滤网,6、污水处理机构,61、气浮池,62、生化处理池,621、水解酸化区,622、好氧区,623、隔板,63、流通孔,7、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和污水分流器2,支架1的上部设置污水分流器2;支架1起到支撑的作用;
37.支架1包括支管11、底板12和膨胀螺栓13,支管11的两端分别连接底板 12和污水分流器2,底板12的上部设置膨胀螺栓13;使用膨胀螺栓13固定在地面或者需求的位置,同时固定方便,稳固性强;
38.污水分流器2的上部设置进水管21,进水管21的上端设置进料斗3;利于污水的进入;进料斗3的上部设置连接软管31,连接软管31为伸缩管构件设置,利于从任意位置进行连接设置;
39.进料斗3的上部设置过滤机构5,过滤机构5包括过滤框51、第一过滤网 52、第二过滤网53和第三过滤网54,第一过滤网52、第二过滤网53和第三过滤网54沿过滤框51的竖向依次阵列设置,且第一过滤网52、第二过滤网53 和第三过滤网54的滤网直径依次递减;
40.通过三次过滤,过滤掉其中直径比较大的杂质,第一过滤网52、第二过滤网53和第三过滤网54依次过滤不同直径的杂质,同时过滤后直接从进料斗3 内提起,取出过滤出的杂质;
41.污水分流器2的外壁底部设置分流管22,分流管22设置有三个,且分流管22沿污水分流器2环绕阵列设置;分流管22的外壁设置电磁阀门221;通过进行分流,利于三个方向同时进行污水处理,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42.污水分流器2的内壁设置液位计23,污水分流器2的外壁设置控制屏4,控制屏4的侧边设置警报器41,且控制屏4分别与液位计23、警报器41和电磁阀门221电连接设置;
43.液位计23感应污水分流器2内污水量,如果达到需求,液位计23传递信号给控制屏4,控制屏4控制警报器41发出警报,提醒关闭污水阀门;
44.污水分流器2的外壁设置观察窗24,观察窗24沿污水分流器2的长度方向设置,利于查看分流的过程;
45.污水分流器2的底部设置废渣口25,废渣口25为漏斗状构件设置;利于污水分流器2底部废水收集;
46.分流管22的外壁设置污水处理机构6,污水处理机构6设置有三个,且污水处理机构6与分流管22一一对应连接设置;污水处理机构6包括气浮池61 和生化处理池62,气浮池61分别与分流管22、生化处理池62连接设置;
47.由于原水中含有大量油脂,为减轻后续处理的压力,保证处理效果,必须进行预处理,气浮法可有效地去除小粒径的油花和乳化油,除油效果显著;
48.生化处理池62包括水解酸化区621、好氧区622和隔板623,隔板623设置于生化处理池62内,隔板623的两侧分别为水解酸化区621和好氧区622;隔板623的外壁设置流通孔63;
49.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工艺是厌氧工艺的前阶段,其功能是将油、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有机低分子物质,便于好氧工艺处理;
50.生化处理池62的上部设置防护盖7;形成防护效果,避免影响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池62的底部设置清水出管;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清水出管进入下一道程序,直至处理至达到排放标准进行排放,保护环境。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