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1361发布日期:2021-03-19 11:02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是由于水里掺入了新的物质或者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水变质不能继续保持原来的使用功能。

在我国西部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和大部分农村地区,部分生活、工业区域由于无流动性河流,且污水处理不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坑塘(涝池)作为排污对象,这些纳污坑塘(涝池)水体处于静止状态,底层水体严重缺氧,导致有机污染物大量积累形成底泥,在厌氧条件下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藻华、黑臭等现象,严重影响周边人们的正常生活。

目前,纳污坑塘(涝池)污水治理主要采用给坑塘加生物菌剂或其他净化药剂治理纳污坑塘污水,其费用高,特别是纳污坑塘多在农村地区,无法承担高昂的药剂费,而且需要不定期投加,对投加的技术要求高,另外有些纳污坑塘由于水深较深,投加药剂时需要橡皮船协助,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一些化学药剂容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等,且不能连续性保持污水达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供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用于对纳污坑塘的污水进行治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放置在纳污坑塘(涝池)内的潜水曝气机局部曝气,再辅助生物填料,利用空气在水中的扰流、扩撒等作用,可以大面积降解纳污坑塘(涝池)污水中cod,bod,氨氮和磷等污染物,使纳污坑塘(涝池)中的污水得到明显的改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框架式基架和设置在所述框架式基架上方的浮筒,所述浮筒与框架式基架通过连杆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式基架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潜水曝气机,所述潜水曝气机设置有空气导管,所述空气导管穿过框架式基架并伸出浮筒的顶面,所述空气导管用于将空气引入潜水曝气机中以完成曝气;

所述框架式基架的底面和顶面分别均匀铺设有多个填料支架,所述填料支架悬挂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用于附载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和代谢活性,以分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导管上部安装消音器。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式基架顶部、任意对称的两个横梁上分别安装有用于移动整个装置的牵引绳。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为空结构,所述生物填料内部生长厌氧菌,产生反硝化作用用于脱氮,所述生物填料外部生长好氧菌,用于去除有机污染物。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采用乙丙共聚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式基架、连杆和填料支架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浮筒材质为聚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通过在框架式基架内、底部设置潜水曝气机,在框架式基架内设置悬浮的生物填料,以及在框架式基架上方设置有能够撑起整个装置的浮筒,使用时,通过吊装设备将整个装置放置于纳污坑塘(涝池)污水中,然后开启潜水曝气机,潜水曝气机在纳污坑塘局部曝气,一方面将空气中的氧气注入水体中,为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好氧菌)提供氧气,增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曝气后空气在水中扰流、扩撒,使得悬浮生物填料在框架式基架内上下浮动,减少悬浮生物填料的沉降堆积,进而增加污水与悬浮填料的接触,从而达到对污水进行净化,提高污水净化速率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生物填料为中空结构,其内部生长厌氧菌,产生反硝化作用用于对纳污坑塘(涝池)污水中的氨氮和磷等污染物进行脱氮处理,外部生长好氧菌,用于去除污水中cod、bod等有机污染物;另外本装置的生物填料采用优质的乙丙共聚材料,长时间浸泡在污水不会降解,也不会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减少更换频率,节约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根据要治理纳污坑塘(涝池)的实际面积和水深进行灵活改装,其装置与污水接触的部件如框架式基架、连杆和填料支架等均采用不锈钢制作,以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本装置投放后定期间歇启动,通过生物填料厌氧好氧环境,达到降解cod,氨氮及磷的作用,同时给坑塘水中补充氧,防止坑塘水质变差,本装置不用投加任何药剂,不要人看管,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经实验验证后,本装置能够使纳污坑塘污水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本装置在框架式基架顶部、对称的两个横梁上分别安装有牵引绳,通过牵引绳固定或者移动整个装置,以针对某处或者全部坑塘区域进行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式基架;2、浮筒;3、连杆;4、潜水曝气机;5、空气导管;6、填料支架;7、生物填料;8、消音器;9、牵引绳;11、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污水治理装置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纳污坑塘的污水治理装置,包括框架式基架1和设置在框架式基架1上方的浮筒2,浮筒2与框架式基架1通过连杆3连接,通过在框架式基架1内安装治理污水设备,然后再使用吊装设备将整个装置放置于要处理的纳污坑塘(涝池)污水中,带有治理污水设备的框架式基架1伸入在污水中,以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处理,浮筒2漂浮与污水表面,浮筒2可选用不锈钢或者聚乙烯等材质制作,用于防止整个装置沉入水中。

具体的,如图1所示,框架式基架1内、底部固定安装有潜水曝气机4,潜水曝气机4设置有空气导管5,空气导管5穿过框架式基架1并伸出浮筒2的顶面,空气导管5用于将空气引入潜水曝气机4中以完成曝气,为了削弱曝气时产生的噪音,优选的,在空气导管5上部安装有消音器8,以保护水中生物的生态。

本装置所选的潜水曝气机4为qxb型离心式潜水曝气机,可以根据要治理目标纳污坑塘(涝池)的大小选择不同的规格,其工作原理为:旋转的叶轮在水中产生一个离心力,通过离心力在叶轮周围形成一个负压区,空气通过空气导管5被吸入,被吸入的空气和水在混合盘内混合,产生气液混合效应,出口排出的气液混合液形成循环和对流,大量空气分子中的氧气高速运动获得一个极高的氧气吸收效率,该潜水曝气机优点为:(1)较高的氧气溶解率,微小气泡所占比率大,充氧效率高且充氧面积宽;(2)池中无死区,夹带气泡的水平曝气流能完全冲刷池底的每个角落;(3)结构简单、紧凑、机组寿命长,能承受大负荷的轴承,采用油浴的转轴密封和吸入叶轮腔的空气防止工作时水与密封件接触,这些都保证曝气机在24小时连续工作,长期无故障运行;(4)节省工程投资,无需提供气源,省去鼓风机,安装方便,噪音小。

框架式基架1的底面和顶面分别均匀铺设有多个填料支架6,填料支架6在上下两个面分别形成栅格,填料支架6所形成的栅格用于悬挂生物填料7,生物填料7用于附载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和代谢活性,以分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以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其中,生物填料7为中空结构,生物填料7内部生长厌氧菌,产生反硝化作用用于对纳污坑塘(涝池)污水中的氨氮和磷等污染物进行脱氮处理,外部生长好氧菌,用于去除污水中cod、bod等有机污染物。

另外,本装置的生物填料7采用优质的乙丙共聚材料,优点为长时间浸泡在污水不会降解,也不会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从而减少更换频率,节约成本。

由于本装置工作环境位于污水中,为了防止装置生锈,本装置框架式基架1、连杆3和填料支架6等与污水接触的部件均采用304不锈钢制作,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框架式基架1顶部、任意对称的两个横梁11上分别安装牵引绳9,通过两侧的牵引绳9固定或者移动整个装置,以针对某处或者全部坑塘区域进行污水处理,所述牵引绳9优选的为钢丝绳,以避免浮筒2脱落,装置沉入水中无法拉出。

本装置工作时,通过吊装设备将整个装置放置于纳污坑塘(涝池)污水中,然后开启潜水曝气机,潜水曝气机在纳污坑塘(涝池)污水中曝气,空气被引入污水中而产生扰流,加速水体流动,使得悬浮生物填料在框架式基架内上下浮动,减少悬浮生物填料的沉降堆积,进而增加污水与悬浮填料的接触,以便附着在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与污染物充分接触,实现对污水进行净化,另外空气中的氧气注入水体中,为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好氧菌)提供氧气,增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进一步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通过曝气机不断的曝气,污水持续扩散,反复循环,从而对于纳污坑塘(涝池)一定区域内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直至满足环保要求。

本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纳污坑塘(涝池)污水和污泥的水质问题,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低廉,便于在相对落后的地区推广普及;本装置经实验验证,能够使纳污坑塘污水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