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7167发布日期:2021-02-03 17:4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工业化的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及生活、工业用水。目前采用生态浮床净化水体的方法在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利用浮床载体将植物置于水面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原理,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吸附作用和根系微生物降解作用,消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从而有效进行水体修复。
[0003]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等优点,近年来,光伏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土地资源的限制因素愈发凸显,而漂浮式光伏技术的应用突破了陆地光伏建设的瓶颈,利用浮体支撑结构将光伏组件漂浮在水面上进行发电,一方面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另一方面还具备抑制藻类繁殖、有效对光伏组件和电缆进行冷却等优点。我国河道、湖泊、水库众多,可用于漂浮式光伏发电的水域面积广阔,因此该项技术得到了业内的大力推广和应用。
[0004]
由于生态浮床和漂浮式光伏具有较大的结构相通性,均需要通过载体对植物或光伏板进行支撑,目前行业内少有将生态浮床与漂浮式光伏共用同一浮床载体的公开案例。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浮床与漂浮式光伏相结合的,可同时具备生态浮床水质净化功能和漂浮式光伏发电功能的复合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设置在岩体边,包括浮床框体,若干浮床单元,锚固系统和光伏组件,所述浮床框体包括横向横梁和纵向横梁,所述浮床框体内设有浮床单元,所述浮床框体上设有锚固系统,所述浮床框体上设有光伏组件支撑,所述光伏组件支撑上设有光伏组件,所述锚固系统包括地锚杆,系泊绳,配重块和配重绳,所述浮床框体通过系泊绳和地锚杆固定在岩体上。
[0008]
所述浮床框体下方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设置阻尼锤。阻尼锤利用波浪推进的波高波谷相位差,与浮床单元发生反向运动来实现阻尼作用,可有效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锚固系统的耐久性。
[0009]
所述若干浮床单元通过连接卡扣连接。该设计便于若干浮床单元的拼接安装。
[0010]
所述至少一根横向横梁为运维走道。
[0011]
所述至少一根纵向横梁为运维走道。运维走道可供工作人员行走,便于整体装置的维护,特别是能够更好地管护浮床单元中的植物。
[0012]
所述浮床单元包括浮床床体,所述浮床床体上设有基质,所述基质上设有植物。基质即植物所需的填料。
[0013]
所述浮床床体包括种植孔和漏水孔。漏水孔的设计能够防止浮床框体进水导致的下沉,同时节省材料。
[0014]
所述浮床框体下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抱箍,所述抱箍内设有浮筒。通过浮筒的设计增加整个装置的浮力。
[0015]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固定于岩体上,该装置包括光伏系统,能够使用太阳能电板进行发电,而且整体设备被固定于岸边岩体上,便于光伏系统所发电能接入陆地电网。
[0016]
本实用新型锚固系统包括地锚杆,系泊绳,配重块和配重绳,本实用新型的浮床框体下通过配重绳安装有配重块,并且浮床框体通过系泊绳和地锚杆被固定在岩体上,可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7]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8]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同时具备生态浮床水质净化功能和漂浮式光伏发电功能,利用生态浮床的浮床框体和浮床单元为光伏组件提供漂浮式支撑,实现了一种装置,两种功效的目的。且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岸边岩体上,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维护也便于光伏系统所发电接入陆地电网。
[0019]
(2)浮床框体下设阻尼锤,利用波浪推进的波高波谷相位差,与浮床单元发生反向运动来实现阻尼作用,可有效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锚固系统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中浮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2]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中浮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中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图1a-a视角的俯视图;
[0025]
图6图1b-b视角的俯视图;
[0026]
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中地锚杆的安装示意图;
[0027]
其中标号:1.岩体;2.浮床框体;21.横向横梁;22.纵向横梁;23.运维走道;3.浮体单元;31.浮床床体;311.种植孔;312.漏水孔;313.连接卡扣;32.基质;33.植物;4.浮筒;41.抱箍;42.托盘;5.锚固系统;51.地锚杆;511.砼垫圈;512.垫板;513.螺母;514.螺杆;52.系泊绳;53.配重块;54.配重绳;6.光伏组件;61.光伏组件支撑;7.阻尼锤;71.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图1-7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9]
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设置在岩体1边,包括浮床框体2,若干浮床单元3,锚固系统5和光伏组件6(光伏组件6即太阳能发电装置,该装置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浮床框体2包括横向横梁21和纵向横梁22,浮床框体2内设有浮床单元3,浮床框体3上设有锚固系统5(图5中为浮床框体2四角上均设置锚固系统5的情况),浮床框体2上设有光伏组件支撑61,光伏组件支撑61上设有光伏组件6,锚固系统5包括地锚杆51,系泊绳52,配重块53和配重绳54,浮床框体2通过系泊绳52和地锚杆51固定在岩体1上。
[0030]
浮床框体2下方设有连杆71,连杆71另一端设置阻尼锤7。阻尼锤7利用波浪推进的波高波谷相位差,与浮床单元3发生反向运动来实现阻尼作用,可有效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锚固系统5的耐久性。
[0031]
若干浮床单元3通过连接卡扣313连接(如图2)。该设计能够方便若干浮床单元3的拼接安装。
[0032]
至少一根横向横梁21为运维走道23,至少一根纵向横梁22为运维走道23。运维走道23可供工作人员行走,便于整体装置的维护,特别是能够更好地打理浮床单元3中的植物33。
[0033]
浮床单元3包括浮床床体31,浮床床体31上设有基质32,基质32上设有植物33(植物选择植株高度较低的品种,以防止生长受光伏板阻挡)。基质32即植物33所需的填料。
[0034]
浮床床体31包括种植孔311和漏水孔312。漏水孔312的设计能够防止浮床床体31进水导致的下沉,同时节省材料。
[0035]
浮床框体2下设有托盘42,托盘42上设有抱箍41,抱箍41内设有浮筒4(浮筒4中间区域为圆柱体,两端为半球形,浮筒4内部可填充高强度泡沫塑料)。浮筒4通过抱箍41和连接托盘42与横向横梁21固定连接)。通过浮筒4的设计能够增加整个装置的浮力。
[0036]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浮床的漂浮光伏发电装置,被固定于岩体1上,该装置包括光伏系统6,能够使用太阳能电板进行发电,而且由于整体设备被固定在岩体1上,便于光伏所发电接入陆地电网。
[0037]
本实用的锚固系统包括地锚杆51,系泊绳52,配重块53和配重绳54,本实用新型的浮床框体2下通过配重绳54安装有配重块53(配重块53本身也可以防止浮床框架2飘走),并且浮床框体2通过系泊绳52和地锚杆51被固定在岩体1上,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0038]
浮床床体31的材质为聚乙烯,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在满足环保的前提下兼具回收再利用功能。
[0039]
地锚杆51被插入至岸边岩体1内,地锚杆51与岸边岩体1接触的地方套设砼垫圈511和垫板512,地锚杆51套设螺杆514,最后螺杆514上设置螺母513压住砼垫圈511和垫板512实现固定(如图7所示)。
[0040]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