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3533发布日期:2021-01-12 07: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带有提升泵的调节池和提升井以及一侧的一体化设备生化系统,该一体化设备生化系统从左到右依次为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好氧沉淀池、混凝池和生物过滤池,每个池子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隔开,并在隔板的上开设有让水流通的格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一侧通过提升井将水流入只调节池,并在提升井的进水口处设置提篮细格栅以截留细小悬浮物和颗粒物,调节池的另一侧通过提升泵将水通过带进水口的管道分别直插预脱硝池、厌氧池和缺氧池中,其中预脱硝池中的进水口位于液面以上0.1cm,厌氧池中的进水口位于液面以下1.4m,缺氧池中的进水口位于液面以上0.1cm,该进水口出口处均设置球阀便于调节进水量,所述预脱硝池与厌氧池的格网位于隔板的底部,厌氧池与缺氧池的格网位于隔板顶部液面处,好氧池与缺氧池的格网位于隔板底部,好氧池与好氧曝气池的网格位于隔板顶部液面处,所述预脱硝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底部还安装曝气器,其中预脱硝池底部和缺氧池底部安装穿孔管曝气器,厌氧池底部和好氧池底部安装微孔曝气器,好氧沉淀池底部设置单排微孔曝气器,所述混凝池由搅拌混凝槽、沉淀槽和底部至少一组泥斗构成,其中该泥斗设置在混凝池的底部两侧,并与底部呈倾角55°所述混凝槽中部位置安装穿孔管曝气器进行搅拌混凝,沉淀槽内沉淀分离后出水由顶部溢流孔进入生物过滤池,所述生物过滤池分为配水区和过滤区,混凝出水由配水区进入生物过滤池底部,采用升流式过滤,经填料过滤后,达标出水由顶部排水口自流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脱硝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加装固定床填料,该填料为悬浮球填料串接固定而成,填料间隔10~20cm,其中悬浮球填料内填充聚氨酯海绵填料,填充率≥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底部曝气器的进气管设置电磁阀控制进气频率,所述厌氧池可在厌氧功能和好氧功能之间切换,电磁阀控制开启10~30s、关闭1~3min模式可实现厌氧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沉淀池底部设置的单排微孔曝气器的两侧靠近池壁处安装两组内置沉淀池,所述内置沉淀池采取底部进流、同时底部重力回流方式,沉淀池底部泥斗倾角55°,沉淀出水由顶部得两组三角堰过水进入混凝池,顶部三角堰位于好氧沉淀池和混凝池隔板一侧,所述三角堰前端远离隔板一侧设置挡板,防止浮渣进入混凝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池由一侧的配水区和生物过滤区组成,混凝沉淀出水经配水区均匀布水后进入生物过滤区底部,配水区底部过水通道内焊接过水挡板以保证均匀布水,过水挡板倾角135°,经过升流过滤后出水由顶部收水三角堰收集出水,所述生物过滤区由下至上分别为底部不锈钢隔板、填料承托层、填料/滤料、顶部不锈钢隔板,所述底部不锈钢隔板和填料承托层之间设置由穿孔曝气管组成的长方形曝气器,通过电磁式隔膜气泵供气,由池壁的曝气管接入曝气器,定期对滤池内填料/滤料进行气反洗,所述生物过滤池底部设置反洗排水管和反洗排水进气管,定期进行气反洗,经过所述气反洗后,反洗液通过反洗排水管排入调节池,滤池排空后进入下一轮进水过程,所述生物过滤池内填料/滤料装入由不锈钢穿孔板加工成的滤料容器中,所述滤料容器顶部两侧设有用于方便吊装用的半圆形状吊装耳朵,可实现对滤料的人工便捷更换,所述填料/滤料为模块化方式,可更换为石英砂/活性炭成为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火山岩滤料成为曝气生物滤池或反硝化滤池、硫磺复合滤料成为自养反硝化滤池,满足不同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灵活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沉淀池内设置有3组污泥气提管,分别为位于池端的气提排泥管、池末的气提污泥回流管,所述气提排泥管将生化池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所述气提污泥回流管将硝化液分别回流至预脱硝池和缺氧池,所述气提排泥管进气管设置电磁阀,定期自动开启进气以气提排泥,气提污泥回流管的进气管设置调节球阀,通过调节进气量间接控制排泥量和污泥回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内设置2组气提排泥管,分别对应于2个沉淀污泥斗,将混凝物化剩余污泥通过气提排泥管排出系统外。


技术总结
一种深度脱氮除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它包括带有提升泵的调节池和提升井以及一侧的一体化设备生化系统,该一体化设备生化系统从左到右依次为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好氧沉淀池、混凝池和生物过滤池,每个池子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隔开,并在隔板的上开设有让水流通的格网,所述调节池一侧通过提升井将水流入只调节池,并在提升井的进水口处设置提篮细格栅以截留细小悬浮物和颗粒物,调节池的另一侧通过提升泵将水通过带进水口的管道分别直插预脱硝池、厌氧池和缺氧池中,它具有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可远程监管,便于运营维护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强;汪召楼;王则寒;赵飞;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水艺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6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