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3871发布日期:2021-03-05 19:58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3.本申请在现有技术下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生物填料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长时间使用容易对整体的污水处理效率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固定安装有内筒,所述内筒顶部内壁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块,两组所述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之间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圈套接有输送管,所述套筒顶部转动连接有与输送管螺纹连接的紧固套管,所述输送管伸出套筒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方设有与套筒外壁固定安装的生物填料,所述曝气管底部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内筒内壁焊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筒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的生物填料。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筒顶部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套筒顶部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与紧固套管焊接的滑块,所述输送管伸出紧固套管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氧机,且充氧机与安装块通过螺栓固定。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筒顶部设有锥形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焊接有与外筒固定安装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安装有密封圈。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筒底部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外筒内壁焊接,所述外筒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伸入外筒的一端贯穿连接块并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排泥管伸出外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污泥泵。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外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排泥管上方的出水管,且出水管与外筒的内部连通,所述外筒远离出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位于排泥管的上方,且进料管与内筒内部连通,所述进料管伸出外筒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提升泵。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提升泵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进料管内并进入内筒内,通过充氧机对输送管内输送氧气,使得曝气管处产生大量气泡,气泡自下而上冲击污水,使得污水中污泥和水进行分离,之后通过污泥泵、排泥管和吸盘对积聚在外筒底部的污泥进行抽取,清水经出水管排出,实现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中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生物填料进行更换以保证整体装置的处理效率,取下防护罩,并拆卸出充氧机,转动紧固套管使得紧固套管转动并带动套筒向上移动直至套筒两侧的限位块与限位槽脱离,向上提起套筒,当安装板移动至安装块下方时,将套筒旋转180
°
,此时安装板位于两组安装块之间,继续上提套筒即可取出套筒和生物填料,拧下连接板上的螺栓即可对安装板和生物填料进行拆除,进行更换,更换后安装时,将套筒沿着输送管外壁滑下并使得套筒两侧的限位块进入限位槽内,转动紧固套管,紧固套管转动同时下降,进而带动滑块向下移动使得套筒向下移动,使得限位块向下移动至限位槽底部内壁,实现对生物填料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操作,便于更换,提高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安装块俯视安装示意图。
18.图例说明:
19.1-外筒,2-内筒,3-连接块,4-支撑板,5-曝气管,6-输送管,7-连接板,8-安装板,9-生物填料,10-套筒,11-防护罩,12-固定环,13-密封圈,14-进料管,15-出水管,16-排泥管,17-吸盘,18-安装块,19-限位槽,20-限位块,21-紧固套管,2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经固定化微生物法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筒1,外筒1内固定安装有内筒2,内筒2顶部内壁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安装块18,两组安装块1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槽19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0,两组限位块20之间焊接有套筒10,套筒10内圈套接有输送管6,套筒10顶部转动连接有与输送管6螺纹连接的紧固套管21,输送管6伸出套筒10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曝气管5,曝气管5上方设有与套筒10外壁固定安装的生物填料9,曝气管5底部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4,且支撑板4与内筒2内壁焊接,便于通过套筒10对生物填料9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更换生物填料9;
23.参照图1,本申请中,套筒10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两组连接板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焊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的生物填料9,便于生物填料9的安装和拆卸;
24.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中,套筒10顶部内壁开设有凹槽,套筒10顶部两侧开设有对称分布的t形滑槽,t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与紧固套管21焊接的滑块22,便于紧固套管21的转动,同时对套筒10进行压紧,输送管6伸出紧固套管2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氧机,且充氧机与安装块18通过螺栓固定;
25.参照图1,本申请中,外筒1顶部设有锥形的防护罩11,防护罩11底部焊接有与外筒1固定安装的固定环12,固定环12底部安装有密封圈13,防护罩11、固定环12和密封圈13便于对内筒2内部进行防雨,避免雨水进入内筒2内造成处理效率降低;
26.参照图1,本申请中,内筒2底部两侧均焊接有连接块3,且连接块3与外筒1内壁焊接,外筒1两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排泥管16,排泥管16伸入外筒1的一端贯穿连接块3并固定连接有吸盘17,排泥管16伸出外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污泥泵,便于清除外筒1底部的污泥;
27.参照图1,本申请中,外筒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排泥管16上方的出水管15,且出水管15与外筒1的内部连通,外筒1远离出水管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位于排泥管16的上方,且进料管14与内筒2内部连通,进料管14伸出外筒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升泵,出水管15对外筒1内清水进行排出,进料管14便于对内筒2内输送污水进行处理。
28.工作原理:
29.本申请中,使用时,通过提升泵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进料管14内并进入内筒2内,通过充氧机对输送管6内输送氧气,使得曝气管5处产生大量气泡,气泡自下而上冲击污水,使得污水中污泥和水进行分离,之后通过污泥泵、排泥管16和吸盘17对积聚在外筒1底部的污泥进行抽取,清水经出水管15排出,实现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0.本申请中,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生物填料9进行更换以保证整体装置的处理效率,取下防护罩11,并拆卸出充氧机,转动紧固套管21使得紧固套管21转动并带动套筒10向上移动直至套筒10两侧的限位块20与限位槽19脱离,向上提起套筒10,当安装板8移动至安装块18下方时,将套筒10旋转180
°
,此时安装板8位于两组安装块18之间,继续上提套筒10即可取出套筒10和生物填料9,拧下连接板7上的螺栓即可对安装板8和生物填料9进行拆除,进行更换,更换后安装时,将套筒10沿着输送管6外壁滑下并使得套筒10两侧的限位块20进入限位槽19内,转动紧固套管21,紧固套管21转动同时下降,进而带动滑块22向下移动使得
套筒10向下移动,使得限位块20向下移动至限位槽19底部内壁,实现对生物填料9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操作,便于更换,提高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