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表面清洁结构的百叶窗校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9245发布日期:2021-03-23 11:1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表面清洁结构的百叶窗校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表面清洁结构的百叶窗校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摩天大楼随之拔地而起,大多数高楼内部都安装百叶窗,百叶窗不仅可以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透气、透光性,使得人们在休息时可以快速的使百叶窗闭合,使得室内变得昏暗,适合人们的休息,对于百叶窗的制造,其扇叶制造环节非常重要,对于一些刚出机器的扇叶会存在弯曲现象,需要对扇叶进行校直,现有的扇叶校直设备没有对扇叶表面进行清洁的结构,使得扇叶在校直后,需要工人重新对扇叶进行表面进行清洁,增大了的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减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表面清洁结构的百叶窗校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扇叶校直设备没有对扇叶表面进行清洁的结构,使得扇叶在校直后,需要工人重新对扇叶进行表面进行清洁,增大了的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减低了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表面清洁结构的百叶窗校直设备,包括扇叶校直设备主体、电机和水泵,所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配电箱的左侧焊接有第一转动仓,且第一转动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并且转动板中心轴的左右两端皆与第一转动仓内壁通过内嵌轴承相连接,所述转动板中心轴的右端穿过第一转动仓内壁延伸至第一转动仓外部,所述第一转动仓的右端安装有电机,所述转动板左侧的前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转动仓的内部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插设有第二铰接杆,且第二铰接杆的后端与第一铰接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前端穿过第一转动仓内壁延伸至第一转动仓外部,所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架,且移动架与第二铰接杆焊接固定,所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匀焊接有四组连接杆,所述移动架的底端均匀焊接有清洁刷,所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的底端焊接有蓄水仓,且蓄水仓的左侧焊接有过滤网,所述蓄水仓的后端安装有水泵,所述蓄水仓的后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且第一连接管与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顶部的右侧安装有喷头,所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的左端焊接有第二转动仓,且第二转动仓的内部插设有转杆,并且转杆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二转动仓内壁通过内嵌轴承相连接,所述转杆的后端穿过第二转动仓内壁延伸至第二转动仓外部,所述转杆的后端焊接有转把,所述转杆表面的外侧套设有两组滑套,且滑套的顶端皆焊接有夹持板。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底端焊接有两组凸块,且凸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皆焊接有与移动架相配合的滑块,所述移动架与连接杆通过滑槽滑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前后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向外螺纹,所述滑套的内壁皆设置有与转杆表面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转杆与滑套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套的顶端皆焊接有凸块,所述夹持板的内部皆开设有滑道。

优选的,所述转把的表面胶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转把的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连接块滑槽的纵截面大于与第二铰接杆的纵截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使得扇叶表面更加清洁,校直后的扇叶不再需要工人进行对其清洁,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工人手部稍微抖动使得插入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内部的扇叶发生倾斜,影响扇叶的校直效果,可对扇叶进行一定的降温;

1、设置有清洁刷与移动架,首先对扇叶校直设备主体与电机进行外接电源,使得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和电机工作,扇叶进入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内部进行校直,当扇叶到达清洁刷下方后,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移动架进行前后移动,使得清洁刷底部与扇叶相接触的部位,对扇叶不断的进行前后扫刷,使得扇叶表面更加清洁,使得校直后的扇叶不再需要工人进行对其清洁,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设置有夹持板与转把,当扇叶从扇叶校直设备主体的左端刚进入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内部前,可通过转动转把带动两组滑套相互靠近,带动两组夹持板相互靠近,使得放入到夹持板内部的扇叶更加的水平,使得扇叶更好的进入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内部,避免了因工人手部稍微抖动使得插入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内部的扇叶发生倾斜,影响扇叶的校直效果,且维护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3、设置有水泵与喷头,对水泵进行外接电源,当扇叶进入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内部进行校直时,通过扇叶校直设备主体内部不断的对扇叶进行摩擦,会使得扇叶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影响扇叶的校直工作,通过水泵工作,把蓄水仓内部冷水抽取出来,通过喷头喷射出的冷水打在扇叶上,对扇叶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保证了扇叶在校直的过程中温度处于常温,使得校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a处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b-b处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扇叶校直设备主体;2、第一转动仓;3、转动板;4、电机;5、第一铰接杆;6、连接块;7、第二铰接杆;8、移动架;9、连接杆;10、清洁刷;11、蓄水仓;12、过滤网;13、水泵;14、第一连接管;15、第二连接管;16、喷头;17、第二转动仓;18、转杆;19、转把;20、滑套;21、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具有表面清洁结构的百叶窗校直设备,包括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电机4和水泵13,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配电箱的左侧焊接有第一转动仓2,且第一转动仓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3,并且转动板3中心轴的左右两端皆与第一转动仓2内壁通过内嵌轴承相连接,转动板3中心轴的右端穿过第一转动仓2内壁延伸至第一转动仓2外部,第一转动仓2的右端安装有电机4,转动板3左侧的前端铰接有第一铰接杆5,第一转动仓2的内部焊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内部插设有第二铰接杆7,且第二铰接杆7的后端与第一铰接杆5铰接相连,第二铰接杆7的前端穿过第一转动仓2内壁延伸至第一转动仓2外部,连接块6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连接块6滑槽的纵截面大于与第二铰接杆7的纵截面,通过连接块6内部开设有滑槽,使得第二铰接杆7在连接块6内部可以前后滑动,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架8,且移动架8与第二铰接杆7焊接固定,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匀焊接有四组连接杆9,移动架8的底端焊接有两组凸块,且凸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连接杆9的顶端皆焊接有与移动架8相配合的滑块,移动架8与连接杆9通过滑槽滑块相连接,通过滑槽与滑块相连接,使得移动架8能进行前后移动,移动架8的底端均匀焊接有清洁刷10;

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的底端焊接有蓄水仓11,且蓄水仓11的左侧焊接有过滤网12,蓄水仓11的后端安装有水泵13,蓄水仓11的后端连通有第一连接管14,且第一连接管14与水泵13相连通,水泵13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管15,且第二连接管15顶部的右侧安装有喷头16;

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的左端焊接有第二转动仓17,且第二转动仓17的内部插设有转杆18,并且转杆18的前后两端皆与第二转动仓17内壁通过内嵌轴承相连接,转杆18的后端穿过第二转动仓17内壁延伸至第二转动仓17外部,转杆18的后端焊接有转把19,转把19的表面胶合有橡胶垫,且橡胶垫与转把19的表面相贴合,通过转把19表面胶合有橡胶垫,增大了手部与转把19的摩擦力,使得工人更加方便的用力,转杆18表面的外侧套设有两组滑套20,转杆18前后两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反向外螺纹,滑套20的内壁皆设置有与转杆18表面相配合的内螺纹,转杆18与滑套20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转杆18与滑套20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使得转杆18转动带动两组滑套20相互靠近,滑套20的顶端皆焊接有夹持板21,滑套20的顶端皆焊接有凸块,夹持板21的内部皆开设有滑道,通过夹持板21内部开设有滑道,使得扇叶可以支撑在夹持板21内部。

工作原理:首先,工人需要对电机4和水泵13进行外接电源,对蓄水仓11内部注入冷水,当扇叶放入到第二转动仓17表面时,工人通过转动转把19带动转杆18转动,转杆18与滑套20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带动两组滑套20相互靠近,带动两组夹持板21相互靠近,使得放入到第二转动仓17顶部的扇叶,通过放置在夹持板21内部,对其水平方向进行限定,使得扇叶进入到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内部时,不易发生倾斜,更好的进行校直;

当扇叶在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内部运动到清洁刷10下方时,通过电机4带动转动板3转动,转动板3带动第一铰接杆5进行前后移动,带动连接块6在第二铰接杆7的内部进行前后移动,带动移动架8进行前后移动,带动清洁刷10对扇叶进行来回清理,使得清洁刷10表面得以进行清理;

水泵13工作,通过第一连接管14对蓄水仓11内部的冷水进行抽取,通过第二连接管15输送至喷头16内部,通过喷头16喷射出的冷水对扇叶校直设备主体1内部进行校直的扇叶进行降温,使得扇叶表面温度处于常温,使得对扇叶的校直效果更佳。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