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8507发布日期:2021-02-26 22:1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属于油泥分离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用锗单晶经过多线切割工序后,产生了含有矿物油、航空煤油、碳化硅砂及锗屑的混合油泥,该油泥含有10%左右的锗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而提取油泥中的锗必须先进行脱油的预处理,即除去油泥中的矿物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分。现有技术中,行业内较为普遍的脱油的处理方式是焚烧油泥,然而焚烧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大气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可以有效脱除锗泥中的矿物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分,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将油分回收利用。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包括罐体、带孔支撑板、第一管路、冷凝装置、第二管路、第一接油容器、第三管路、第二接油容器、第四管路和真空泵;
[0006]
罐体为底部封端、顶部敞口的结构,罐体的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罐体侧壁底部设有进气口,罐体侧壁顶部设有出气口;
[0007]
带孔支撑板设在罐体内侧、并将罐体内侧分割为上下两层,带孔支撑板位于进气口的上方,带孔支撑板上分布有透气孔;
[0008]
第一接油容器和第二接油容器均为密闭结构;
[0009]
第一管路一端与罐体顶部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冷凝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冷凝装置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伸入第一接油容器内的底部;第三管路一端伸入第一接油容器内、另一端伸入第二接油容器内的底部;第四管路一端伸入第二接油容器内、另一端与真空泵的吸气口连通。
[0010]
使用时,将装有含锗油泥的敞口容器放置在带孔支撑板上,将罐体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开启真空泵,加热含锗油泥至150-200℃,在真空泵的吸引和空气的携带下,含锗油泥中的油分从油泥中分离,被冷凝装置冷凝后,流入第一接油容器内,少部分油气经第三管路冷凝后进入第二接油容器内。分离得到的矿物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分可用作燃料或他用。
[0011]
申请人经长期的研发实践发现,上述罐体上进气口的设置,可以增加油气的流动性,使油泥中的油分快速蒸发,缩短蒸馏时间,提高了油泥分离的效率。
[0012]
敞口容器的放置要确保不能将带孔支撑板上的透气孔全部封堵,也即要确保空气能从罐体的进气口进入并流入带孔支撑板上方,增加油气的流动性,加快油分的速蒸。
[0013]
可根据需要在各管路上设置各种转接头、仪表等常用部件。冷凝装置、各管路、真空泵等,可借助现有的安装夹具、安装平台等安装,具体可根据操作场镜结合现有技术布置。
[0014]
为了便于使用,上述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罐体位于加热装置内,第一管路一端与罐体顶部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穿出加热装置与冷凝装置的进料口连通。这样方便了加热操作。进一步,加热装置优选为烘箱。
[0015]
为了避免油气进入真空泵,第二接油容器内设有水体,第三管路一端伸入第一接油容器内、另一端伸入第二接油容器内的水面以下;第四管路伸入第二接油容器内的一端位于水面以上。这样没有在第一接油容器内冷凝的油气会被截留在水体内。
[0016]
为了方便使用,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还包括不锈钢托盘,不锈钢托盘活动放置在罐体内的带孔支撑板上,且不锈钢托盘的底部不会将带孔支撑板上透气孔完全封堵。使用时,将不锈钢托盘取出,将含锗油泥倒入不锈钢托盘中,再将不锈钢托盘放置在罐体内的带孔支撑板上,将罐体顶部用密封盖密封,进行后续加热、抽真空等操作即可,方便了使用。
[0017]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第一接油容器和第二接油容器的顶部均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
[0018]
作为本申请的其中一种实现方案,罐体内侧设有沿周边设置的支撑凸棱,带孔支撑板设在支撑凸棱上。这样方便带孔支撑板的清洁和更换。
[0019]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0]
本实用新型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可以有效脱除锗泥中的矿物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分,使锗金属得到富集,利于锗的提取工作,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环保、高效,同时还能将油分回收利用;设置罐体进气口可以增加油气的流动性,使油泥中的油分快速蒸发,缩短蒸馏时间,提高了油泥分离的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为烘箱,2为罐体,201为进气口,202为密封盖,203为支撑凸棱,3为带孔支撑板,4为第一管路,5为冷凝装置,6为第二管路,7为第一接油容器,8为第三管路,9为第二接油容器,901为水体,10为第四管路,11为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4]
本申请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包括烘箱、罐体、带孔支撑板、第一管路、冷凝装置、第二管路、第一接油容器、第三管路、第二接油容器、第四管路和真空泵;
[0027]
罐体为底部封端、顶部敞口的结构,罐体的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罐体侧壁底部设有进气口,罐体侧壁顶部设有出气口;罐体位于烘箱内;
[0028]
带孔支撑板设在罐体内侧、并将罐体内侧分割为上下两层,带孔支撑板位于进气口的上方,带孔支撑板上分布有透气孔;
[0029]
第一接油容器和第二接油容器均为密闭结构,第二接油容器内设有水体;
[0030]
第一管路一端与罐体顶部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穿出烘箱与冷凝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与冷凝装置的出料口连通、另一端伸入第一接油容器内的底部;第三管路一端伸入第一接油容器内、另一端伸入第二接油容器内的水面以下;第四管路一端伸入第二接油容器内、且高于水面,另一端与真空泵的吸气口连通。
[0031]
将5kg的含锗油泥倒入不锈钢托盘内,再将不锈钢托盘放置在罐体内的带孔支撑板上,将罐体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将罐体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开启真空泵,加热含锗油泥至150-160℃,在真空泵的吸引和空气的携带下,含锗油泥中的油分从油泥中分离,被冷凝装置冷凝后,流入第一接油容器内,没有在第一接油容器内冷凝的油气会被截留在第二接油容器内水体中;4个小时后,冷凝装置不再流出液体时,停止抽真空、加热,待冷却到常温时,打开罐体,取出盛有锗富集物的托盘,完成含锗油泥的脱油处理,脱油率达到98.6%。
[0032]
实施例2
[003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第一接油容器和第二接油容器的顶部均设有活动连接的密封盖。
[0034]
实施例3
[003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如下改进:罐体内侧设有沿周边设置的支撑凸棱,带孔支撑板设在支撑凸棱上。这样方便带孔支撑板的清洁和更换。
[0036]
经实践验证,上述各例的光伏用锗单晶线切割油泥脱油装置,可以有效脱除锗泥中的矿物油和航空煤油等油分,使锗金属得到富集,利于锗的提取工作,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环保、高效,同时还能将油分回收利用;设置罐体进气口可以增加油气的流动性,使油泥中的油分快速蒸发,缩短蒸馏时间,提高了油泥分离的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