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6387发布日期:2021-05-04 10:4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渗滤液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堆放、填埋过程中由于雨水的淋洗、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通过萃取、水解和发酵而过滤出来的含有大量有机杂质的渗滤液;具有水质复杂、含有重金属和腐殖质和可生化性差等特性。渗滤液若不经妥善处理而直接进入环境,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最终影响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平衡,危害巨大。

现有的用于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处理装置,其处于效率较差,处理完成后的渗滤液中仍然存在杂质,且不便于对处理过程中的过滤的杂质进行清理,影响下次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体和过滤箱体,所述反应箱体的上半部分为柱形结构,下半部分为圆台状结构,且反应箱体一侧面的顶端安装有进液管,反应箱体圆台状的底端安装有沉淀管道,反应箱体的顶端上居中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机轴在反应箱体内连接有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下方的反应箱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上和第二挡板上均开设有竖向连通的通孔,第二挡板下方的反应箱体一侧还通过管道与过滤箱体相连通;

所述过滤箱体为长方体结构,且过滤箱体的顶端通过合页铰接有与过滤箱体转动的箱盖,所述箱盖在过滤箱体内的一侧面居中设置有紫外线灯,过滤箱体的内部还依次设置有纱网过滤板、超滤膜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且所述纱网过滤板、超滤膜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均通过两端设置的卡块与过滤箱体的两侧内壁卡接固定,其上端面两侧端均安装有u型的拉杆。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电机机轴同轴焊接的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两侧的搅拌叶,所述电机一侧的反应箱体顶端上还设置有用于下药的且与反应箱体内部连通的加药管,加药管的顶端与沉淀管道的底端均套有管塞。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上通孔相互连通,且第二挡板的外侧套设有卡接在反应箱体内壁的从动齿轮,且反应箱体的内壁上卡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在反应箱体内壁上转动设置,其一侧面伸出至反应箱体外侧。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体的对称的两组竖向内壁两侧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在过滤箱体的一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三列,每列对称有两阻,卡槽内部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卡在卡槽底壁内,卡槽与卡块相吻合,且深度大于卡块在水平长度。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体的内壁底端还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倾斜底端与出水管的底端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通过在反应箱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可由主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从而调节与第一挡板上通孔的位置,实现对第一挡板上液体的阻隔,使进入反应箱体内的渗滤液能够在与药品混合后便于进入反应箱体的内部底端,更方便对渗滤液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在过滤箱体内设置有纱网过滤板、滤膜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能够将初步沉淀后剩余的渗滤液进行过滤清理,除去渗滤液中的有害杂质,除杂效率高,经过环保,且可反复使用,另外纱网过滤板、滤膜过滤板和活性炭过滤板均通过卡块卡在过滤箱体内,且上端均设有拉杆,从而能够通过拉杆的使用,将其抽出,便于清理,保证了其使用的寿命,并保证了过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纱网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运动示意图。

图中:1反应箱体、2进液管、3沉淀管道、4电机、5加药管、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箱盖、9紫外线灯、10过滤箱体、11纱网过滤板、12超滤膜过滤板、13活性炭过滤板、14斜板、15弹簧、16卡槽、17卡块、18出水管、19从动齿轮、20主动齿轮、21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体1和过滤箱体10,所述反应箱体1的上半部分为柱形结构,下半部分为圆台状结构,且反应箱体1一侧面的顶端安装有进液管2,反应箱体1圆台状的底端安装有沉淀管道3,反应箱体1的顶端上居中固定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机轴在反应箱体1内连接有搅拌装置,且搅拌装置下方的反应箱体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且第一挡板6上和第二挡板7上均开设有竖向连通的通孔,第二挡板7下方的反应箱体1一侧还通过管道与过滤箱体10相连通;

所述过滤箱体10为长方体结构,且过滤箱体10的顶端通过合页铰接有与过滤箱体10转动的箱盖8,所述箱盖8在过滤箱体10内的一侧面居中设置有紫外线灯9,用于进行初步的杀菌,并通过内置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过滤箱体10的内部还依次设置有纱网过滤板11、超滤膜过滤板12和活性炭过滤板13,且所述纱网过滤板11、超滤膜过滤板12和活性炭过滤板13均通过两端设置的卡块17与过滤箱体10的两侧内壁卡接固定,其上端面两侧端均安装有u型的拉杆21,且三者之间结构尺寸相同,材料不同,均为弧形结构,使渗滤液从中部过滤。

具体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电机4机轴同轴焊接的搅拌轴和固定在搅拌轴两侧的搅拌叶,所述电机4一侧的反应箱体1顶端上还设置有用于下药的且与反应箱体1内部连通的加药管5,方便在处理时由加药管5向内部加入与渗滤液反应成絮凝沉淀的药物,加药管5的顶端与沉淀管道3的底端均套有管塞,能够避免搅拌过程中液体甩出。

具体的,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上通孔相互连通,且第二挡板7的外侧套设有卡接在反应箱体1内壁的从动齿轮19,且反应箱体1的内壁上卡接有与从动齿轮19相啮合的主动齿轮20,所述主动齿轮20在反应箱体1内壁上转动设置,其一侧面伸出至反应箱体1外侧,从而能够通过转动主动齿轮20,使从动齿轮19和与之连接的第二挡板7转动30°转角,进而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通孔不在连通,能保证搅拌过程中液体不会从通孔流出,如图5所示。

具体的,所述过滤箱体10的对称的两组竖向内壁两侧还设置有卡槽16,所述卡槽16在过滤箱体10的一侧壁均匀间隔设置有三列,每列对称有两阻,卡槽16内部设置有弹簧15,且弹簧15的一端卡在卡槽16底壁内,使安装后由弹簧15的弹性保证安装的稳定性,卡槽16与卡块17相吻合,且深度大于卡块17在水平长度,使卡块17全部卡入卡槽16内。

具体的,所述过滤箱体10的内壁底端还设置有斜板14,所述斜板14的倾斜底端与出水管18的底端相平齐,使过滤完成后的液体能够给方便从出水管18排出。

具体的,该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在处理时,将渗滤液从进液管2排入反应箱体1内,初始状态下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通孔不相连通,此时打开电机4并从加药管5向反应箱体1内加药,电机4带动搅拌装置转动,搅拌完成后,旋转主动齿轮20,由齿轮间的啮合,使第二挡板7反向转动30°转角,从而使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通孔相连通,搅拌完成的渗滤液进入反应箱体1的下半部分,在圆台处进行堆积,并使沉淀下沉至沉淀管道4内,其余的液体从管道进入过滤箱体10内,在过滤箱体10内经过紫外线灯照射后由纱网过滤板11过滤一些大颗粒杂质,再由超滤膜过滤板12过滤,使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都能被超滤膜截留下来,完成净化,再由活性炭过滤板13进行除臭味后,经斜板14汇流从出水管18排出净水,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箱盖8,拽住拉杆21,使纱网过滤板11、超滤膜过滤板12和活性炭过滤板13一侧的卡块17全部向紧挨的卡槽16内推,使另一侧的卡块17伸出卡槽,从而完成拆卸,进行取出清洗,安装时也是先从一侧安装,再安装另一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