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24417发布日期:2021-03-12 11:0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是采用多级预过滤、反渗透、核子级混床树脂纯化、双波长紫外线消解等国外先进处理技术和本公司独特的工艺设计,确保产品卓越的性能及其稳定性。实验室超纯水机整机一体化设计,集预处理系统、ro系统、超纯水系统、后处理系统于一体,易于操作、维护。

现有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比较局限,稳定性高的不便于移动,而可移动的稳定性低,且在特殊地理位置,缺水的情况下,不便于装置本身工作的开展,进而导致适应性低;现有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过滤的杂质还不彻底,从而导致水资源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适用性低且水资源的杂质过滤的不够彻底而导致水源的质量得不到提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包括承载框,所述承载框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柱,所述第一液压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柱,所述第二液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承载框的顶部安装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增压泵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内侧套接有伸缩皮管,所述伸缩皮管的正下方开设有孔洞,所述伸缩皮管远离第一出水管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口,所述伸缩皮管通过连接口套接连接有砂滤器,所述砂滤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碳滤器,所述碳滤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软水器,所述软水器的侧面开设有管口,所述管口的正面安装有控水阀,所述控水阀向内延伸四公分处固定连接有止流球,所述管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斜管,所述斜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管的外侧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内侧卡接有承装槽,所述斜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盐盒,所述盐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净水器,所述第一净水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净水器通过第二进水管固定连接有高压泵,所述高压泵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纯水箱,所述纯水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横管,所述第二横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送泵,所述传送泵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横管,所述第三横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箱,所述紫外线灭菌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横管,所述第四横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净水器,所述第二净水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承载框由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所述承载框内部镂空,所述承载框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滑轮通过轴承分别与四根第二液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斜板与斜管呈三十五度夹角,所述斜板与斜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管口与控水阀以及斜管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斜管通过卡口均卡接有承装槽。

优选的,所述孔洞开设于承载框的顶部,所述孔洞的内侧插入有活塞,所述孔洞的内径与伸缩皮管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孔洞与伸缩皮管套接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承载框、支撑座、第一液压柱以及滑轮,在搬运过程中,为支撑座内的第一液压柱接通电源使得第一液压柱内侧的第二液压柱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的位置时,底座将不再作为支撑点,进而滑轮的底部将会接触地面作为移动点,当移动到指定的位置时,再通过第二液压柱的上升使得滑轮通过轴承同时上升,上升到一定的位置时会存置在底座的内部,使得底座再次作为支撑点,而后使用该种装置即可,且还可将伸缩皮管通过连接口从砂滤器上拆下,而后拔出孔洞的活塞,将伸缩皮管插入孔洞内,再为第一进水管接通送水的管道,启动第一增压泵时,增压泵将会为水源增压,而增压后的水源将会通过第一出水管和伸缩皮管以及孔洞送进承载框内,当特殊位置没有水源时,该种装置通过承载框内部存放水源,用第一增压泵的第一进水管再次接通别的管子对准孔洞进行抽水即可,这样该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就能够达到稳定性高的同时便于移动,且在特殊地理位置,缺水的情况下,通过承载框内部存留的水源也可使该种装置正常工作,从而提高了适应性,进而解决了局限性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采用斜管、控水阀、斜板以及承装槽,当该种装置使用时,为第一进水管接通送水的管道,启动第一增压泵时,增压泵将会为水源增压,而增压后的水源将会通过第一出水管和伸缩皮管以及连接口送进砂滤器内,而后按动砂滤器正面控制箱的控制按钮,使得砂滤器与碳滤器以及软水器将水源进行过滤,而从该三种结构部件过滤后的水源会通过两个管口送进两根斜管内,在斜管内的水源会通过斜板进行阻挡,使得水源下降的位置偏移,偏移后的水源将会落入承装槽内,这样承装槽内部的水源装满后会溢出再从通过斜管流进第一净水器内部进行净化,因杂质具有轻微的重量,这样砂滤器和碳滤器以及软水器过滤后剩余的杂质将会大部分沉淀在承装槽内,从而达到了水资源质量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皮管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管剖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剖视放大图。

图中标号:1、承载框;2、支撑座;201、第一液压柱;202、第二液压柱;203、轴承;204、滑轮;3、底座;4、增压泵;5、第一进水管;6、第一出水管;7、伸缩皮管;8、孔洞;9、砂滤器;901、连接口;10、第一管道;11、碳滤器;12、第二管道;13、软水器;14、管口;15、控水阀;1501、止流球;16、斜管;1601、斜板;1602、卡口;17、承装槽;18、盐盒;19、第一横管;20、第一净水器;21、第二进水管;22、高压泵;23、第二出水管;24、纯水箱;25、第二横管;26、传送泵;27、第三横管;28、紫外线灭菌箱;29、第四横管;30、第二净水器;31、第三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

第一液压柱:yzcx。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皮管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管剖视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剖视放大图。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包括承载框1,承载框1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支撑座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液压柱201,第一液压柱2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液压柱202,第二液压柱2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203,轴承20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204,承载框1的顶部安装有增压泵4,增压泵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水管5,增压泵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6,第一出水管6的内侧套接有伸缩皮管7,伸缩皮管7的正下方开设有孔洞8,伸缩皮管7远离第一出水管6的一端套接有连接口901,伸缩皮管7通过连接口901套接连接有砂滤器9,砂滤器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0,第一管道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碳滤器11,碳滤器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12,第二管道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软水器13,软水器13的侧面开设有管口14,管口14的正面安装有控水阀15,控水阀15向内延伸四公分处固定连接有止流球1501,管口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斜管16,斜管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斜板1601,斜管16的外侧开设有卡口1602,卡口1602的内侧卡接有承装槽17,斜管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盐盒18,盐盒1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横管19,第一横管1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净水器20,第一净水器2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水管21,第一净水器20通过第二进水管21固定连接有高压泵22,高压泵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23,第二出水管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纯水箱24,纯水箱2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横管25,第二横管2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送泵26,传送泵2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横管27,第三横管2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灭菌箱28,紫外线灭菌箱2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横管29,第四横管2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净水器30,第二净水器3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出水管31。

进一步的,承载框1由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承载框1内部镂空,承载框1与支撑座2固定连接,这样由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且内部镂空的承载框1可以存留大量的水源且不会水源容易变质。

进一步的,滑轮204设置有四个,四个滑轮204通过轴承203分别与四根第二液压柱202固定连接,这样通过四个滑轮204可以作为该种处理装置的移动点,方便移动,而后移动后,再通过第一液压柱201和第二液压柱202将滑轮204进行收缩,使得底座3作为支撑点,增加该种装置的稳定性,进而解决了局限性大的问题。

进一步的,斜板1601与斜管16呈三十五度夹角,斜板1601与斜管16固定连接,这样斜板1601与斜管16呈三十五度夹角可以更好的将水源进行阻挡,使得斜管16内部的水源偏离落入承装槽17内进行沉淀杂质。

进一步的,管口14与控水阀15以及斜管16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斜管16通过卡口1602均卡接有承装槽17,当两个承装槽17使用一段时间后,通管控水阀15的止流球1501将其中一个管口14内的水源阻断,再将承装槽17通过卡口1602从斜管16取下进行清理内部杂质再消毒即可,当清理消毒完毕,可将承装槽17通过卡口1602再次卡接在斜管16上,而后再通过同种方式进行清理另外一个承装槽17即可。

进一步的,孔洞8开设于承载框1的顶部,孔洞8的内侧插入有活塞,孔洞8的内径与伸缩皮管7的外径相适配,孔洞8与伸缩皮管7套接连接,这样可将伸缩皮管7通过连接口901从砂滤器9上拆下,而后拔出孔洞8的活塞,将伸缩皮管7插入孔洞8内,再为第一进水管5接通送水的管道,启动第一增压泵4时,增压泵4将会为水源增压,而增压后的水源将会通过第一出水管6和伸缩皮管7以及孔洞8送进承载框1内,当特殊位置没有水源时,该种装置通过承载框1内部存放水源,用第一增压泵4的第一进水管5再次接通别的管子对准孔洞8进行抽水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反渗透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在搬运过程中,为支撑座2内的第一液压柱201接通电源使得第一液压柱201内侧的第二液压柱202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的位置时,底座3将不再作为支撑点,进而滑轮204的底部将会接触地面作为移动点,当移动到指定的位置时,再通过第二液压柱202的上升使得滑轮204通过轴承203同时上升,上升到一定的位置时会存置在底座3的内部,使得底座3再次作为支撑点,而后使用该种装置即可,使用时,为第一进水管5接通送水的管道,启动第一增压泵4时,增压泵4将会为水源增压,而增压后的水源将会通过第一出水管6和伸缩皮管7以及连接口901送进砂滤器9内,而后按动砂滤器9正面控制箱的控制按钮,使得砂滤器9与碳滤器11以及软水器13将水源进行过滤,而从该三种结构部件过滤后的水源会通过两个管口14送进两根斜管16内,在斜管16内的水源会通过斜板1601进行阻挡,使得水源下降的位置偏移,偏移后的水源将会落入承装槽17内,这样承装槽17内部的水源装满后会溢出再从通过斜管16流进第一净水器20内部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源将会通过第二进水管21送进高压泵22,再从高压泵22送进纯水箱24,而纯水箱24内的水源将会通过传送泵26和第三横管27送进紫外线灭菌箱28内,灭菌后的水源将会通过第四横管29送进第二净水器30内,最后用盛器在第三出水管31承装即可,且还可将伸缩皮管7通过连接口901从砂滤器9上拆下,而后拔出孔洞8的活塞,将伸缩皮管7插入孔洞8内,再为第一进水管5接通送水的管道,启动第一增压泵4时,增压泵4将会为水源增压,而增压后的水源将会通过第一出水管6和伸缩皮管7以及孔洞8送进承载框1内,当特殊位置没有水源时,该种装置通过承载框1内部存放水源,用第一增压泵4的第一进水管5再次接通别的管子对准孔洞8进行抽水即可,当两个承装槽17使用一段时间后,通管控水阀15的止流球1501将其中一个管口14内的水源阻断,再将承装槽17通过卡口1602从斜管16取下进行清理内部杂质再消毒即可,这样就完成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