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缺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0124发布日期:2021-05-07 20:0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缺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缺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氨氮是衡量废水污染程度的常见指标之一,也是废水排放重大限制指标之一。

氮在废水中以有机氮、氨态氮、硝态氮以及亚硝态氮等多种形式存在,而氨态氮是最主要的存在形式之一。

氨氮废水的多重危害具体体现在:水中氨氮的的氧化,会使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水体黑臭、水质下降;水中氮素的积累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疯长、产生毒素、甚至会对人及水生动物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废水治理中氨氮的去除势在必行。

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含反渗透等处理技术;化学法含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加氯、化学沉淀等处理技术;生物法含硝化反硝化等处理技术。由于硝化反硝化法产生的二次污染小且比较经济,因此该生物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生物法去除氨氮是指废水中的氨氮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反硝化反应,最终将氨氮转化为氮气的处理技术。

常见的生物脱氮流程多采用污泥系统,即将污水与微生物混合搅拌,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去除氨氮。该活性污泥法虽然对有机物及氨氮有较高的去除率,但具有系统流程长、处理构筑物多、建设及运行费用高等显著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缺氧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心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缺氧反应器,包括进水管,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微孔曝气器,曝气支管,曝气主管,鼓风机,孔口,混合液回流管,循环泵;

所述缺氧反应器主体为立方体结构;缺氧反应器一端设有进水管、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循环泵;反应器主体结构中安装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下方安装微孔曝气器;微孔曝气器底端连接曝气支管,曝气支管管端连接曝气主管,曝气主管始接于鼓风机;装置由鼓风机供氧;缺氧反应器另一端器壁上方设有孔口,装置出水采用孔口出水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水通过进水管流至缺氧反应器内;进水管伸至装置主体底部,底部管口安装高度距装置底450~5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同侧设有混合液回流管;混合液回流管伸至装置主体底部,底部管口安装高度距装置底450~500mm;混合液回流管上连接循环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整体为立方体结构;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包括主体支撑结构、填料固定绳、组合纤维填料、填料固定支架、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支撑结构材料为l70*5t角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填料固定支架材料为φ16螺纹钢,相邻螺纹钢之间间距200-500mm,以棋盘式焊接于主体支撑结构上下两端;填料采用组合纤维填料,组合纤维填料通过固定绳串连,并固定于填料固定支架上,形成填料层;固定绳材料为不锈钢钢丝φ1.0mm细钢丝线,钢丝长度为:悬挂填料长度+200mm,相邻固定绳之间间隔200.0-500.0mm;支腿材料为l70*5t角钢,高度为1.0-1.5m,间距为2.0-2.5m;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长宽比为1/2-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缺氧特种生物填料为悬挂式填料,填料比表面积300~500m³/㎡,填料填充率5~15%(按堆积体积计),填料填充率50~80%(按填充体积计),容积负荷0.5~2.5kgbod/m³填料⋅d;填料高度为:液位高度-2.0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内曝气系统由微孔曝气器,曝气支管,曝气主管,鼓风机组成;鼓风曝气系统具有动力消耗较低,动力效率较高,供气量易于控制的优点;其中,微孔曝气器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可有效避免曝气器微孔受堵的现象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缺氧反应器由鼓风机供气,并且控制溶解氧在0.3-0.8mg/l。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缺氧反应器一端器壁上方设有孔口;装置出水采用孔口出水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缺氧反应器,结合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辅以微孔曝气技术,保障污水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充分接触,为微生物供氧的同时,既可搅拌生物膜以加速生物膜的更新、提过生物活性,又优化了装置内水力流态,使污水得到净化。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比表面积大,空隙率大,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

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特种缺氧生物模块,可形成泥膜共生的微生物环境,有效提高有机污染物去除率。

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特种缺氧生物模块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组装,广泛适用安装于不同尺寸规格的设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缺氧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进水管,2-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3-微孔曝气器,4-曝气支管,5-曝气主管,6-鼓风机,7-孔口,8-混合液回流管,9-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进行说明,应当声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缺氧反应器,包括进水管1,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2,微孔曝气器3,曝气支管4,曝气主管5,鼓风机6,孔口7,混合液回流管8,循环泵9;

污水通过进水管1流至缺氧反应器内;进水管1伸至装置主体底部,底部管口安装高度距装置底450~500mm。

进水管1同侧设有混合液回流管8;混合液回流管8伸至装置主体底部,底部管口安装高度距装置底450~500mm;混合液回流管8上连接循环泵9。

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2整体为立方体结构;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包括主体支撑结构、填料固定绳、组合纤维填料、填料固定支架、支腿。主体支撑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填料固定支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主体支撑结构;填料采用组合纤维填料,组合纤维填料通过固定绳串连,并固定于填料固定支架上,形成填料层;支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于下层主体支撑结构。

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2下方安装微孔曝气器3;微孔曝气器3底端连接曝气支管4,曝气支管4管端连接曝气主管5,曝气主管5始接于鼓风机6;装置由鼓风机6供气。

缺氧反应器一端器壁上方设有孔口7,装置出水采用孔口出水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运行过程中,污水通过进水管1流至缺氧反应器;缺氧反应器内设有特种缺氧生物填料模块2与曝气系统,该曝气系统主要由微孔曝气器3,曝气支管4,曝气主管5,鼓风机6组成,为装置鼓风曝气。缺氧反应器内,填料模块的安装为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聚集提供了载体,曝气系统则搅拌生物膜以加速生物膜的更新,优化装置内水力流态,使流经填料时,硝态氮被转化为氮气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进水管1同侧设置混合液回流管8,混合液回流管8上连有循环泵9;回流管可将后续好氧系统产生的硝态氮回流至本缺氧反应器中,确保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去除。

净化后的清水从反应器一端器壁上方的孔口7进行收集。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对其他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并不受限,均可在本实用新型记述的技术范围内,对该技术方案继续使用新型构思进行等同替换及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