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6385发布日期:2021-03-09 20:0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食品工业的内容极其复杂,包括制糖、酿造、肉类和乳品加工等生产过程,所排出的废水都含有机物,具有强的耗氧性,且有大量悬浮物随废水排出,动物性食品加工排出的废水中还含有动物排泄物、血液、皮毛和油脂等,并可能含有病菌,因此耗氧量很高,比植物性食品加工排放的废水的污染性高得多;
3.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申请号为(201210521037.x),该专利:通过沉砂池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初沉池完成初步沉淀,生物处理池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改善污水处理厂的环境;
4.但是该专利在对污水进行净化时,由于没有多种设备处理污水,导致污水在净化时,有部分有机污染物没有被去除,使得污水净化不全面,所以我们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多种设备处理污水,导致污水在净化时,有部分有机污染物没有被去除,使得污水净化不全面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净化箱,净化箱内部固定连接有预沉集水池,所述预沉集水池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油沉淀池,所述隔油沉淀池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浮池,所述气浮池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缺氧池,所述缺氧池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mbr处理池,所述mbr处理池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净化箱内部位于mbr处理池底部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消毒池,所述消毒池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外端转动连接有出水阀;
7.所述净化箱底端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净化塔,所述净化塔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端安装有抽风电机,所述净化塔顶端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端放置有活性炭填料层,所述连接筒外端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连接筒顶端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铰链,所述铰链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抽风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净化箱顶端位于净化塔底端位置处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隔油沉淀池与通风口相通。
9.优选的,所述连接筒内壁开设有嵌入口,所述放置板一端嵌入在嵌入口内。
10.优选的,所述盖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扣板,所述连接筒内径等于扣板外径。
11.优选的,所述净化箱一端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端转动连接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外端位于进水阀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增压泵,所述进水管外端远离增压泵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壁嵌入安装有机械格栅,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2.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粘贴有密封条,所述增压泵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4.1、设置有预沉集水池、隔油沉淀池、厌氧池和mbr处理池,通过预沉集水池,便于去除污水中的泥沙等沉淀物,并通过隔油沉淀池,除去污水中较厚的上浮油层,并通过厌氧池内部厌氧菌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以此降低污水中cod、bod 等污染物,最终通过mbr处理池,使得在好氧的状态下,通过好氧微生物吸附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从而便于对污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更加全面的净化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
15.2、设置有通过活性炭填料层、螺纹槽、握杆和盖板,通过活性炭填料层,便于对隔油沉淀池内部的异味进行过滤净化,避免异味直接排出净化箱外部,对周围坏境造成污染,并通过握杆和螺纹槽,从而便于对抽风电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避免在实际净化过程中,抽风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另外,通过铰链和盖板,使得在雨雪天气时,避免雨水从连接筒进入净化箱内部,从而对污水净化造成影响。
16.3、设置有机械格栅、滑槽、支撑板和固定板,通过机械格栅,对污水进行第一次过滤,便于污水对较大的悬浮物质和漂浮物进行过滤,避免较大的杂质对设备运行造成阻碍,降低净化效率,并通过滑槽,便于对留在固定板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保证机械格栅的洁净。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净化箱的剖视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净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格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净化箱;2、预沉集水池;3、第一连接管;4、隔油沉淀池;5、第二连接管;6、气浮池;7、第三连接管;8、厌氧池;9、第四连接管;10、缺氧池;11、第五连接管;12、mbr处理池;13、输送管;14、消毒池;15、出水管;16、出水阀;17、净化塔;18、固定架;19、抽风电机;20、螺纹槽;21、连接筒;22、放置板;23、活性炭填料层;24、握杆;25、铰链;26、盖板;27、进水管;28、进水阀;29、增压泵;30、固定板;31、滑槽;32、支撑板;33、机械格栅;3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浓度食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净化箱1,净化箱1内部固定连接有预沉集水池2,预沉集水池2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油沉淀池4,隔油沉淀池4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5一端固定连接有气浮池6,气浮池6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7,第三连接管7一端固定连接有厌氧池8,厌氧池8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9,第四连接管9一端固定连接有缺氧池10,缺氧池10一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11,第五连接管11一端固定连接有mbr处理池12,mbr处理池12底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13,净化箱1内部位于mbr处理池12底部一侧位置处开设有消毒池14,消毒池14内壁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外端转动连接有出水阀16;
26.净化箱1底端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净化塔17,便于异味能够进入净化塔17内部,净化箱1顶端位于净化塔17底端位置处开设有通风口,隔油沉淀池4与通风口相通,净化塔17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8,固定架18顶端安装有抽风电机19,净化塔17顶端开设有螺纹槽20,螺纹槽20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筒21,连接筒21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2,放置板22顶端放置有活性炭填料层23,便于对活性炭填料层23进行放置,连接筒21内壁开设有嵌入口,放置板22一端嵌入在嵌入口内,连接筒21外端固定连接有握杆24,连接筒21顶端一侧位置处安装有铰链25,铰链25一端转动连接有盖板26,避免雨水进入连接筒21内部,盖板26底端固定连接有扣板,连接筒21内径等于扣板外径,抽风电机19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27.净化箱1一端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7,进水管27外端转动连接有进水阀28,进水管27外端位于进水阀28一侧位置处安装有增压泵29,进水管27外端远离增压泵29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固定板30顶端开设有滑槽31,滑槽31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2,避免污水从滑槽31内部泄漏,滑槽31内部粘贴有密封条,增压泵29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支撑板32内壁嵌入安装有机械格栅33,便于对污水进行第一次过滤,支撑板32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4。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打开进水阀28和增压泵29,通过进水管27将污水导向净化箱1内部,在污水经过固定板30时,通过机械格栅33,对污水进行第一次过滤,以此便于机械格栅33过滤掉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质和漂浮,同时,避免较大的杂质对污水净化装置造成阻碍,降低污水净化效率,另外,通过拉动把手34,使得把手34带动支撑板32从而滑槽31内部滑出,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留在支撑板32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进而保持机械格栅33的洁净;
29.其次预沉集水池2,以此便于预沉集水池2去除污水中的泥沙等沉淀物,并通过第一连接管3将污水导向隔油沉淀池4,以此便于隔油沉淀池4去除污水中较厚的上浮油层,同时,通过抽风电机19将隔油沉淀池4内部的异味吸入到净化塔17中,再次通过抽风电机19,将汇集在净化塔17内部的异味,导向活性炭填料层23中,并通过活性炭填料层23过滤,从而便于对隔油沉淀池4内部的异味进行净化过滤,随后,通过连接筒21将过滤后的异味排放到净化箱1外部,从而避免异味直接排放在净化箱1外部,对周围坏境造成污染,另外通过用手
转动握杆24,使得握杆24带动连接筒21在螺纹槽20内部进行转动,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抽风电机19进行检查和维修,当雨雪天气时,通过转动盖板26,铰链25带动盖板26进行转动,从而避免雨水进入净化箱1内部,影响污水净化效果;
30.最后,通过第三连接管7将污水导向厌氧池8,从而便于厌氧池8内部厌氧菌分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以此降低污水中cod、bod 等污染物,并通过第五连接管11将污水导向mbr处理池12,从而使得mbr处理池12处于好氧的状态下,通过好氧微生物吸附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随后输送管13污水将导向消毒池14,并通过消毒池14的消毒,便于将净化后的污水导向出水管15,进而便于出水管15将净化的污水排出净化箱1内部。
3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