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0021发布日期:2021-05-07 19:5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



背景技术:

高浓度化工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粒子较多,预处理中采用沉淀池和过滤工艺也只能去除一定粒径范围的悬浮颗粒,对于更为细小的悬浮物,常用的办法是加入絮凝药剂,通过絮凝沉淀处理。

基于上述描述,并检索一件申请号为:cn20149297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关于一种旋流式絮凝反应沉淀器,包括旋流式絮凝反应沉淀器是由罐体和锥形筒连接,罐体的侧面连接切向进水口,罐体的上端连接出水口,罐体的下端连接排水口...。通过检索发现主要通过反应沉淀器能在短时间完成絮凝反应沉淀,实现提高了絮凝反应沉淀效率的目的;

经过检索分析后,上述专利中旋流絮凝设备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絮凝效率,但是存在出口易积聚絮凝产物的问题以及不能很好的将其进入的化工废水合理的均分处理,促使其达到的絮凝反应和沉淀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提供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以解决上述专利中旋流絮凝设备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絮凝效率,但是存在出口易积聚絮凝产物的问题以及不能很好的将其进入的化工废水合理的均分处理,促使其达到的絮凝反应和沉淀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的目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包括沉淀设施、一号絮凝机构、二号絮凝机构、三号絮凝机构,所述沉淀设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絮凝机构,所述一号絮凝机构内侧的沉淀设施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絮凝机构,所述二号絮凝机构内侧的沉淀设施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絮凝机构。

优选的,所述沉淀设施包括:贯通口、进入口、出入框和辅助框,所述沉淀设施左侧的上端贯穿有贯通口,同时贯通口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入口,且沉淀设施内部的底端贯穿固定设置有出入框,其出入框内部的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辅助框。

优选的,所述出入框的右端贯穿沉淀设施外部设置,同时位于外部的出入框设置为其的出口,其出口位置设置为往下倾斜,并且进入口呈漏斗状贯穿固定设置在贯通口上。

优选的,所述一号絮凝机构包括:一号絮凝框、一号通孔、辅助转板、贯通槽、一号倾斜框板、一号出入板、分隔弧形板和过滤板,所述一号絮凝框固定位于沉淀设施内部,同时一号絮凝框的下端的两侧均是由一号倾斜框板固定设置,两侧的一号倾斜框板下端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号出入板,且一号絮凝框的左端和右端的一号倾斜框板上均贯穿设置有一号通孔,并且左端的一号倾斜框板和一号絮凝框的右端均转动设置有辅助转板。

优选的,所述其辅助转板均是由转轴贯穿其一号倾斜框板和一号絮凝框后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辅助转板,同时辅助转板均是往下倾斜设置,且底部的一号出入板中部设置有缺口,并且一号出入板的上端均匀固定设置有分隔弧形板,其每个分隔弧形板均分为两部分设置,使其每组分隔弧形板之间均固定设置有过滤板,其次,左端的一号倾斜框板上的辅助转板两端均贯穿设置有贯通槽。

优选的,所述二号絮凝机构包括:二号絮凝框、二号通孔、二号倾斜框板和二号出入板,所述二号絮凝框位于一号絮凝框内侧并固定在沉淀设施内部的顶端,同时二号絮凝框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二号倾斜框板,且左端的二号倾斜框板和右端的二号絮凝框均贯穿有二号通孔,其两端的二号倾斜框板下端之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出入板,并且二号出入板的中部设置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三号絮凝机构包括:三号絮凝框和三号通孔,所述三号絮凝框位于二号絮凝框内部并固定设置在沉淀设施内部的顶端,同时二号絮凝框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三号通孔,其两端三号通孔均是相互错位设置,并且一号絮凝框与二号絮凝框以及二号絮凝框与三号絮凝框之间均是相互包裹但其之间均是相距相等距离。

有益效果:

1、本实用通过化工废水从进入口以及贯通口进入到沉淀设施内,由一号絮凝框左端的一号通孔将其化工废水进入到一号絮凝机构内,使其在辅助转板的辅助下往下移动进入到一号出入板上,便可由一号出入板上的分隔弧形板以及过滤板再次进行化工废水的过滤以及进行相应的絮凝处理。

2、还通过进入的化工废水进入到一号絮凝机构内后便可通过二号通孔进入到二号絮凝框内进行再次的分离以及均分化工废水的处理,使其得到的絮凝效果更佳。

3、其次,由二号絮凝框内的化工废水再次通过三号通孔进入到三号絮凝框内,使其化工废水在进行沉淀时能够不拥挤,相互之间均匀分布,使其达到絮凝反应沉淀效果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出入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倾斜框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入框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沉淀设施-1,贯通口-101,进入口-102,出入框-103,辅助框-104,一号絮凝机构-2,一号絮凝框-201,一号通孔-202,辅助转板-203,贯通槽-204,一号倾斜框板-205,一号出入板-206,分隔弧形板-207,过滤板-208,二号絮凝机构-3,二号絮凝框-301,二号通孔-302,二号倾斜框板-303,二号出入板-304,三号絮凝机构-4,三号絮凝框-401,三号通孔-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化工废水旋流絮凝反应沉淀设施,包括沉淀设施1、一号絮凝机构2、二号絮凝机构3、三号絮凝机构4,沉淀设施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絮凝机构2,一号絮凝机构2内侧的沉淀设施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絮凝机构3,二号絮凝机构3内侧的沉淀设施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号絮凝机构4。

其中,沉淀设施1包括:贯通口101、进入口102、出入框103和辅助框104,沉淀设施1左侧的上端贯穿有贯通口101,同时贯通口10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进入口102,且沉淀设施1内部的底端贯穿固定设置有出入框103,其出入框103内部的两侧均嵌入设置有辅助框104,沉淀设施1的设置均是便于其进入的化工废水能够精准进入,从而达到其相应的化工废水均匀处理。

其中,出入框103的右端贯穿沉淀设施1外部设置,同时位于外部的出入框103设置为其的出口,其出口位置设置为往下倾斜,并且进入口呈漏斗状贯穿固定设置在贯通口101上,出入框103的设置是为了其在进行排水时更加方便。

其中,一号絮凝机构2包括:一号絮凝框201、一号通孔202、辅助转板203、贯通槽204、一号倾斜框板205、一号出入板206、分隔弧形板207和过滤板208,一号絮凝框201固定位于沉淀设施1内部,同时一号絮凝框201的下端的两侧均是由一号倾斜框板205固定设置,两侧的一号倾斜框板205下端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号出入板206,且一号絮凝框201的左端和右端的一号倾斜框板205上均贯穿设置有一号通孔202,并且左端的一号倾斜框板205和一号絮凝框201的右端均转动设置有辅助转板203,一号絮凝机构2的设置便于其进入到一号絮凝框201内的化工废水更好的进入到二号絮凝机构3以及三号絮凝机构4内,使其达到均分效果更佳。

其中,其辅助转板203均是由转轴贯穿其一号倾斜框板205和一号絮凝框201后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辅助转板203,同时辅助转板203均是往下倾斜设置,且底部的一号出入板206中部设置有缺口,并且一号出入板206的上端均匀固定设置有分隔弧形板207,其每个分隔弧形板207均分为两部分设置,使其每组分隔弧形板207之间均固定设置有过滤板208,其次,左端的一号倾斜框板205上的辅助转板203两端均贯穿设置有贯通槽204,两端辅助转板203的设置均是便于其下端和上端的化工废水在进行往下排出时更加的方便。

其中,二号絮凝机构3包括:二号絮凝框301、二号通孔302、二号倾斜框板303和二号出入板304,二号絮凝框301位于一号絮凝框201内侧并固定在沉淀设施1内部的顶端,同时二号絮凝框301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二号倾斜框板303,且左端的二号倾斜框板303和右端的二号絮凝框301均贯穿有二号通孔302,其两端的二号倾斜框板303下端之间固定设置有二号出入板304,并且二号出入板304的中部设置有缺口,二号絮凝机构3的设置是进行其进入的化工废水进一步的均分处理,使其达到其絮凝反应和沉淀效果均较好。

其中,三号絮凝机构4包括:三号絮凝框401和三号通孔402,三号絮凝框4位于二号絮凝框301内部并固定设置在沉淀设施1内部的顶端,同时二号絮凝框301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有三号通孔402,其两端三号通孔402均是相互错位设置,并且一号絮凝框201与二号絮凝框301以及二号絮凝框301与三号絮凝框401之间均是相互包裹但其之间均是相距相等距离,三号絮凝机构4的设置也均是进一步进行化工废水的均匀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将其化工废水从进入口102进入到贯通口101后接着进入到沉淀设施1内,进入到沉淀设施1内的化工废水便会由一号通孔202进入到一号絮凝框201内,使其化工废水依次由二号通孔302和三号通孔402进入到二号絮凝框301和三号絮凝框401内,促使进入到沉淀设施1内的化工废水,可以达到均匀分布分离效果,从而使其进入的化工废水在进行絮凝反应以及沉底时均可达到充分不拥挤的反应和沉淀,从而提高其反应和沉淀效率,最后化工废水通过两端倾斜辅助转板203更顺的达到其一号出入板206上,以及二号絮凝框301和三号絮凝框401内的化工废水均会通过其下端的出入板进入到下端的一号出入板206上,使其均与一号出入板206上的过滤板208进行最后的过滤沉淀,接着便进入到出入框103内,通过出入框103进行废水的排出以及不打扰其沉淀反应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