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1456发布日期:2021-04-16 13:4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提纯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垃圾渗滤液、市政污水、电力、化工、冶金、医药、食品、海水淡 化、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等行业,急需要对高浓度、高盐度有机废水的进行浓缩减量处理,从而实现透过液回用和废水的零排放。
3.现有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拆装复杂,不易快速安装拆卸,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提纯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宽流道纳滤膜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拆卸不便和提纯效果不佳的情况,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实现了一个电机带动多个部件运转,实现了对分离提纯溶液的正转和反转,加深了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效果,还可以快速的安装拆卸宽流道纳滤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包括放置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和从动杆上设有差速组件,所述放置框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和从动杆传动连接,所述主动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和旋转杆上均固定安装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之间设有宽流道纳滤筒,所述纳滤筒和两个转盘上设有多个卡接组件,实现了一个电机带动多个部件运转,实现了对分离提纯溶液的正转和反转,加深了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效果,还可以快速的安装拆卸宽流道纳滤膜。
7.优选地,所述分离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分离筒的前端外侧壁铰接有密封门。
8.优选地,所述分离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透析管,所述透析管的出液端固定安装有单向压力阀。
9.优选地,所述差速组件包括与主动杆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从动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差速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待分离溶液的正转和反转处理,从而可以提高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提纯效果。
10.优选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于转盘内的几型块,所述几型块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远离宽流道纳滤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宽流道纳滤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宽流道纳滤筒内设有与卡杆相匹配的卡孔,所述卡杆插设于卡孔内,卡接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宽流道纳滤膜的快速安装拆卸。
11.优选地,所述卡杆的前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利用卡接实现了对宽流道纳滤膜的快速安装拆卸,解决了现有情况中分离装置拆装复杂,不易快速安装拆卸的情况。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差速组件的设置,实现了一个电机带动多个部件运转,提高了电机的利用率,还可以实现对待分离溶液的正转和反转处理,从而可以提高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提纯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中的宽流道纳滤筒立体示意图。
19.图中:1放置框、2主动杆、3从动杆、4分离筒、5旋转杆、6旋转轴、7转盘、8宽流道纳滤筒、9防护板、10密封门、11透析管、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几型块、15通孔、16弹簧、17卡杆、18卡孔、19驱动杆、2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

4,一种便于拆装的宽流道纳滤膜分离装置,包括放置框1,放置框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主动杆2和从动杆3,主动杆2和从动杆3上设有差速组件,放置框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20,电机20为西德宝牌,型号为ye2

80m

2,电机20的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杆5,旋转杆5和从动杆3传动连接,此处的传动连接为旋转杆5和从动杆3上均固定安装有链盘,两个链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主动杆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分离筒4,分离筒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9,防护板9为倾斜45度设置,这样设置防止在旋转溶液的过程中,因离心力的作用导致溶液洒到分离筒4外部,分离筒4的前端外侧壁铰接有密封门10,密封门10的设置方便看对宽流道纳滤筒的安装拆卸处理,分离筒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透析管11,透析管11的出液端固定安装有单向压力阀,单向压力阀的设置用于排放提纯分离的液体,分离筒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轴6,旋转轴6和旋转杆5上均固定安装有转盘7,旋转杆5上的转盘7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设置螺纹孔用于通入溶液,而螺纹杆的设置用于密封住螺纹孔,防止溶液转动的过程中四溅,两个转盘7之间设有宽流道纳滤筒8,纳滤筒8和两个转盘7上设有多个卡接组件。
23.其中,差速组件包括与主动杆2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2,从动杆3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3啮合连接,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的齿轮比不同,即从动杆3和主动杆2的转速不同,而且,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分离筒4内溶液的转动方向和分离筒4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加深了宽流道纳滤筒8中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提纯效果。
24.更具体的,卡接组件包括设于转盘7内的几型块14,几型块14内设有通孔15,通孔15远离宽流道纳滤筒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簧16,弹簧16靠近宽流道纳滤筒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17,宽流道纳滤筒8内设有与卡杆17相匹配的卡孔18,卡杆17的宽度和长度与卡孔18的宽度和长度相同,这样使得卡杆17插入到卡孔18内无缝隙,保证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晃动的情况,卡杆17插设于卡孔18内,卡杆17的前端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19。
25.本实用新型中,打开密封门10,使得上下两个转盘7上的驱动杆19均往二者相背的方向拉动,使得卡杆17完全位于通孔15内,此时的弹簧16被挤压,将宽流道纳滤筒8放置于两个转盘7之间,使得通孔15与卡孔18相连通,此时松开驱动杆19,弹簧16在弹力的作用下带动卡杆17插入进卡孔18内,而卡杆17的宽度和长度与卡孔18的宽度和长度相同,使得卡杆17插在卡孔18内并无缝隙,不会产生晃动,此时将旋转杆5上的转盘7上螺纹孔内的螺纹杆取出,通过螺纹孔往宽流道纳滤筒8内注射溶液,注射完毕后,用螺纹杆将螺纹孔密封住,此时开启电机20,电机20启动带动了旋转杆5转动,而旋转杆5和从动杆3通过两个链盘和链条传动连接,即旋转杆5转动带动了从动杆3同步转动,而从动杆3和主动杆2通过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进行啮合连接,而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3的齿轮比不同,不仅使得从动杆3和主动杆2的转速不同,还使得从动杆3和主动杆2的转动方向不同,即使得分离筒4整体的转动方向和分离筒4内溶液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分离筒4内宽流道纳滤筒8内的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提纯效果得到提升,这样不仅实现了一个电机20带动多个部件的运转,提高了宽流道纳滤筒8内的宽流道纳滤膜的分离提纯效果,还可以快速的安装拆卸宽流道纳滤筒8。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