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6488发布日期:2021-05-04 10:4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厂虽然对自来水经过杀菌消毒等处理,但长年使用的管网由于生锈、沉积杂质等因素会污染自来水,同时一般使用消毒时会使用氯气,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在整个消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氧化消毒,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但是氯受热后与水中有机腐质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因此,对于自来水作为饮用水则需要净化,但对于非饮用水则无需净化,直接对所有自来水进行净化将会大大降低滤芯的使用寿命,目前对于自来水进行处理过滤的龙头可以设置两个控制阀门来分别控制净水和自来水,使用时需要先关闭其中一个再打开另一个,使用麻烦,两种出水无法快速有效切换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以解决滤芯寿命低和无法快速切换出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包括本体和转轴,所述本体包括进水管道、分水室、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所述本体下方设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连通分水室,所述本体上方设有第一出水管道,所述第一出水管道连通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二出水管道设有本体左侧,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本体,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优弧盘和第二优弧盘,所述转轴与第一优弧盘上开设用于连通分水室和第一出水管道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优弧盘上开设用于连通分水室和第二出水管道的第二连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道固定连接自来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内设有对自来水进行初步过滤的第一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分水室内本体底部设有对于第一优弧盘的旋转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块和对于第二优弧盘旋转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道内设有对自来水过滤消毒的第二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在第一出水管道处设有外强磁体和内强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所述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之间的夹角为9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第一滤芯对自来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当需要自来水为饮用水时,逆时针转动旋转把手45°,所述旋转把手通过转轴带动第一优弧盘旋转,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分水室和第一出水管道,自来水通过进水管道和分水室进入第一出水管道被第二滤芯、外强磁体和内强磁体之间形成的磁场过滤、消菌和杀毒,然后进入第二出水管道内被排出,当自来水作为非饮用水时,顺时针转动旋转把手45°,所述旋转把手通过转轴带动第二优弧盘旋转,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分水室和第二出水管道,自来水通过进水管道和分水室进入第二出水管道中被排出,具有滤芯寿命高和快速切换出水的优点。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中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中a-a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中b-b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101-进水管道、102-分水室、103第一出水管道、104-第二出水管道、105-第一限位块、106-第二限位块、2-第一滤芯、3-第二滤芯、4-旋转把手、5-转轴、501-第一优弧盘、5011-第一连通孔、502-第二优弧盘、5021-第二连通孔、6-外强磁体、7-内强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由图1~图3所示,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进水管道101、分水室102、第一出水管道103、第二出水管道104、第一限位块105和第二限位块106,所述本体1下方设有进水管道101,所述进水管道101固定连接自来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101内设有对自来水进行初步过滤的第一滤芯2,所述进水管道101连通分水室102,所述分水室102内本体1底部设有第一限位块105和第二限位块106,所述本体1上方设有第一出水管道103,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03内设有对自来水过滤消毒的第二滤芯3,所述本体1在第一出水管道103处设有外强磁体6和内强磁体7,使得第一出水管道103处于强磁场内,对经过第一出水管道103内的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所述第一出水管道103连通第二出水管道104,所述第二出水管道104设有本体1左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块105对于第一优弧盘501的旋转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块106对于第二优弧盘502旋转进行限位。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3,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包括转轴5,所述转轴5转动连接本体1,所述转轴5右端固定连接旋转把手4,所述转轴5上设有第一优弧盘501和第二优弧盘502,所述转轴5与第一优弧盘501上开设第一连通孔5011,所述第一连通孔5011用于连通分水室102和第一出水管道103,所述第二优弧盘502上开设第二连通孔5021,所述第二连通孔5021用于连通分水室102和第二出水管道104。

进一步,在本体1处于关闭的时,所述第一连通孔5011和第二连通孔50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45°,所述第一连通孔5011和第二连通孔5021之间的夹角为90°。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所述第一滤芯2对自来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当需要自来水为饮用水时,逆时针转动旋转把手445°,所述旋转把手4通过转轴5带动第一优弧盘501旋转,所述第一连通孔5011连通分水室102和第一出水管道103,自来水通过进水管道101和分水室102进入第一出水管道103被第二滤芯3、外强磁体6和内强磁体7之间形成的磁场过滤、消菌和杀毒,然后进入第二出水管道104内被排出,当自来水作为非饮用水时,顺时针转动旋转把手445°,所述旋转把手4通过转轴5带动第二优弧盘502旋转,所述第二连通孔5021连通分水室102和第二出水管道104,自来水通过进水管道101和分水室102进入第二出水管道104中被排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将本体1和转轴5结合设计应用到一种水处理滤水龙头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滤芯寿命低和无法快速切换出水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