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MBR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1126发布日期:2021-06-04 18:2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MBR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污水处理mbr膜组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mbr膜组件。


背景技术:

2.mbr膜组件,指的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用于分离除去污水中杂质的水体过滤膜设备,其结构主要包括膜体以及中空框架,污水中杂质在膜体纤维外侧被阻挡截留,相对干净的水体依次通过膜体纤维和中空框架被向外运出,以达到基本的污水处理效果。
3.另一方面,现有的mbr膜组件,会通过悬吊的方式,在污水池内投放或取出,但是现有的mbr膜组件结构,大多都缺失一类使用方便有效的框架悬吊结构,这就给mbr膜组件的正常使用带来不便,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方便用于稳定悬吊的新型mbr膜组件。
4.专利公告号为cn 209940591u,公告日为2020.01.1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微型污水处理装置的mbr膜组件,其中,包括mbr膜片、框架,框架的内部连接设有复数个mbr膜片,mbr膜片的顶部设有出水口,mbr膜片的底部设有曝气孔,框架的顶部连接设有进气管与出水管,框架为由复数个连接杆组成的立方体型框架,每个连接杆均为中空连接杆。
5.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mbr膜组件存在不方便悬吊搬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mbr膜组件,其能通过在框架立柱上设置矩形框架板、膜体、出水管、固定架单元、悬吊绳单元以及连接绳单元的方式,达到膜组件方便悬吊搬运使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膜组件悬吊结构简单有效,悬吊时框架平稳不易倾斜,悬吊结构稳定性高,拆装方便快捷,无需对现有框架结构进行改造,新增的悬吊结构不会碰损膜体,以及膜组件整体使用方便高效的优点。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mbr膜组件,包括上下两个矩形框架板,四个框架立柱,膜体,以及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立柱上的固定架单元,设置在所述膜体上方的悬吊绳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悬吊绳单元上并分别用于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架单元的四个连接绳单元。
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架单元包括卡合设置在所述框架立柱上的u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板开口一侧两端的两个安装孔,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的螺纹柱,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螺纹柱两端的两组紧固螺母。
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柱上且位于所述u型板开口一侧内的支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的穿过孔。
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固定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块内侧面上并通过弹力压紧所述框架立柱的方式以用于竖向固定所述u型板的弹性片。
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绳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柱位于所述矩形框架板内的端头位置处的固定圆环,以及一端捆绑固定在所述固定圆环上的连接绳主
体。
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悬吊绳单元包括圆形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上并用于捆绑固定所述连接绳主体另一端的捆绑用开孔,一端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中部的悬吊绳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悬吊绳主体另一端上的挂钩。
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悬吊绳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中部的连接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上并用于捆绑固定所述悬吊绳主体的径向柱。
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悬吊绳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外环面上的环形槽,以及嵌入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上并在所述连接绳主体捆绑时起摩擦防滑作用的弹性圈。
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环形槽设有弧形槽底面,所述弹性圈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圆形。
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四个所述捆绑用开孔在所述圆形固定板上按圆周排列方式均匀间隔设置。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立柱上设置矩形框架板、膜体、出水管、固定架单元、悬吊绳单元以及连接绳单元的方式,达到膜组件方便悬吊搬运使用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膜组件悬吊结构简单有效,悬吊时框架平稳不易倾斜,悬吊结构稳定性高,拆装方便快捷,无需对现有框架结构进行改造,新增的悬吊结构不会碰损膜体,以及膜组件整体使用方便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单元在俯视角度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悬吊绳单元的使用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悬吊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圈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25.实施例:如附图1、2、3、4、5以及附图6所示,污水处理mbr膜组件,包括上下两个矩形框架板11,四个框架立柱12,膜体13,以及出水管1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立柱12上的固定架单元1,设置在所述膜体13上方的悬吊绳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悬吊绳单元2上并分别用于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架单元1的四个连接绳单元3。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单元1套在所述框架立柱12上,所述连接绳单元3往上拉所述固定架单元1时,所述矩形框架板11就会限位固定所述固定架单元1,这样整个所述膜组件也就被顺利拉起了,而所述悬吊绳单元2配合四个所述连接绳单元3,通过中心悬吊的方式,保证呈长方体状的框架可以被平稳地拉起悬吊。
27.其中,所述膜体13按照现有技术的方式,安装在上下两个所述矩形框架板11上,因此所述固定架单元1不会妨碍所述膜体13,所述连接绳单元3也可以通过延长自身长度、减
小倾斜角度的方式,避开所述膜体13,避免碰损所述膜体13。
28.所述固定架单元1包括卡合设置在所述框架立柱12上的u型板101,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板101开口一侧两端的两个安装孔102,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102的螺纹柱103,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螺纹柱103两端的两组紧固螺母104。所述固定架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柱103上且位于所述u型板101开口一侧内的支撑块105,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05上的穿过孔106。所述固定架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05内侧面上并通过弹力压紧所述框架立柱12的方式以用于竖向固定所述u型板101的弹性片107。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板101加上螺纹柱103以及两组紧固螺母104,就已经可以在所述框架立柱12上、在所述矩形框架板11下方悬吊拉起整个框架了,而所述支撑块105以及弹性片107的引入,就可以保证所述u型板101不与所述框架立柱12发生相对滑动,悬吊过程中也不会发出碰撞声响。
30.其中,所述弹性片107始终被所述框架立柱12和所述支撑块105压紧,起到弹性防滑固定的作用,两组共四个所述紧固螺母104可以保证螺接动作的整体高效性。
31.此外,为了保证所述膜组件可以长期安全地使用,所述固定架单元1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的材质。
32.所述连接绳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柱103位于所述矩形框架板11内的端头位置处的固定圆环301,以及一端捆绑固定在所述固定圆环301上的连接绳主体302。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主体302的材质为弹性较小的高分子树脂材料,四个所述固定圆环301全部统一保持圆环面竖直的状态,这样所述固定圆环301与所述螺纹柱103之间的连接部位不易折断。
34.所述悬吊绳单元2包括圆形固定板201,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201上并用于捆绑固定所述连接绳主体302另一端的捆绑用开孔202,一端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201中部的悬吊绳主体203,以及设置在所述悬吊绳主体203另一端上的挂钩204。所述悬吊绳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201中部的连接孔205,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孔205上并用于捆绑固定所述悬吊绳主体203的径向柱206。所述悬吊绳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固定板201外环面上的环形槽207,以及嵌入设置在所述环形槽207上并在所述连接绳主体302捆绑时起摩擦防滑作用的弹性圈208。所述环形槽207设有弧形槽底面,所述弹性圈208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圆形。四个所述捆绑用开孔202在所述圆形固定板201上按圆周排列方式均匀间隔设置。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固定板201以及挂钩20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在mbr膜组件使用时一直挂在上方悬吊结构上,不用拉起,但也不能让所述挂钩204落在污水中,所述捆绑用开孔202的数量为四个,按圆周排列方式均匀间隔设置后可以保证四根所述连接绳主体302上的拉力是对称相等的,这样所述mbr膜组件才能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悬吊搬运时不会发生倾斜问题。
36.此外,所述悬吊绳主体203为现有麻绳,所述挂钩204的形状与现有弯钩相同,所述径向柱206位于所述连接孔205内,这样就可以保证所述悬吊绳主体203可以在整个所述圆形固定板201的中部稳定打结捆绑。
37.其中,所述弹性圈208的材质为现有高强度橡胶,在所述环形槽207上卡在后再被所述连接绳主体302捆绑固定,这样所述连接绳主体302的捆绑绳结就可以有更大的摩擦
力,避免轻易散开的问题,而且当所述弹性圈208上被所述连接绳主体302捆绑压紧的地方发生塌陷甚至断裂后,还可以通过旋转所述弹性圈208的方式再换别的地方进行摩擦防滑,因此所述弹性圈208具有可靠耐用的优点。
3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