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2774发布日期:2021-06-29 23:3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87008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该专利技术通过智能控制装置设置于机架一侧并与搅拌装置、浓缩装置、输送装置和干燥装置电连接,具体是系统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操作控制即可,智能控制对淤泥进行依此搅拌、浓缩、输送、干燥后排出利用,对淤泥处理效果好,可靠性强,智能效果好,方便操作控制,在搅拌导出腔设有隔板与搅拌腔体分隔,并两侧设有斜面,导出位于斜面低端设有导出管与浓缩装置相连,通过隔板分隔,设置斜面能够很好的将淤泥通过导出管导出至浓缩装置进行浓缩处理,实用性强,但是由于淤泥本身具有一定的粘稠性,若通过斜面将淤泥直接导出至浓缩装置内,易使一些淤泥粘附在隔板的表面上,影响淤泥的传递,且长时间使用下,易导致淤泥堆积,不利于淤泥导入至下一道工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包括搅拌设备和浓缩设备,所述搅拌设备和浓缩设备之间设有导泥斜板,所述浓缩设备上设有与所述导泥斜板相对应的导出板,所述导出板开设有导出腔,所述导泥斜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导泥斜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导泥斜板上方设有旋转板,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旋转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板底部通过安装螺栓螺接固定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底部端面与所述导泥斜板顶部端面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内侧端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轴转动在所述转动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料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挡板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料板底部端面具有斜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料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旋转板底部,所述推料板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为l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板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插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板的长度等于所述导泥斜板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推料板能够旋转运动,推料位于导泥斜板的上方,由于推料板能够旋转,使其不影响淤泥的导出,当淤泥通过导泥斜板进入到浓缩设备中时,启动电机并带动旋转板转动,从而可以使推料板与导泥斜板平面接触,使位于导泥斜板上的淤泥能够充分导出到浓缩设备内,不易或不会使导泥斜板的表面粘附大量的淤泥,提高淤泥导入至浓缩设备内的效果,且通过安装螺栓能够将推料板固定在旋转板上,定位块插接在定位槽内,能够定位推料板安装的位置,便于推料板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中导泥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中导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中推料板运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中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设备;2、浓缩设备;3、导泥斜板;31、挡板;32、第一支撑板;321、电机;33、第二支撑板;331、转动槽;4、旋转板;401、转轴;402、定位槽;41、推料板;411、斜角;42、定位块;43、安装螺栓;5、导出板;501、导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包括搅拌设备1和浓缩设备2,搅拌设备1和浓缩设备2之间设有导泥斜板3,浓缩设备2上设有与导泥斜板3相对应的导出板5,导出板5开设有导出腔501,导泥斜板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31,导泥斜板3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第一支撑板32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21,电机32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导泥斜板3上方设有旋转板4,电机321输出端与旋转板4固定连接,且旋转板4靠近第二支撑板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401,转轴401与第二支撑板33转动连接,旋转板4底部通过安装螺栓43螺接固定有推料板41,推料板41底部端面与导泥斜板3顶部端面贴合。

在图1-4中:搅拌设备1和浓缩设备2之间设有导泥斜板3,搅拌设备1和浓缩设备2的使用原理与公开号cn208700863u,名称为一种智能淤泥处理系统说明书中第22和24段中所提到的搅拌装置和浓缩装置使用原理一致,通过搅拌腔体容纳淤泥,通过导入连接管将淤泥导入,在导入后通过搅拌电机驱动搅拌叶进行搅拌,在循环搅拌过程中导入连接管为持续导入淤泥,当淤泥达到一定高度时,从搅拌导出腔导出,从而保证导出的淤泥被循环搅拌均匀,便于后续的处理,浓缩电机驱动转轮将导出管导入的淤泥进行筛选浓缩,在转动转轮过程中浓缩的淤泥将从浓缩导出腔导出至输送装置上输送,效率高,可靠性强,智能控制对淤泥进行依此搅拌和浓缩,对淤泥处理效果好,可靠性强,智能效果好,方便操作控制,淤泥通过搅拌设备1搅拌完成后,能够通过导泥斜板3进入到浓缩设备2内,当淤泥通过导泥斜板3时,启动电机321(型号y90s),电机321设有独立的开关按钮,通过开关能够单独的控制电机321的动作,电机321能够带动旋转板4转动,第二支撑板33内侧端面开设有转动槽331,转轴401转动在转动槽331内,转轴401在转动槽331内转动,使旋转板4稳定的转动,同时推料板41转动,推料板41的长度大于挡板31的长度,使推料板41不影响淤泥的导出,推料板41材质可以选用铁氟龙,其本身具有抗湿性,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提高推动淤泥的效果,推料板41的底面能够贴合在导泥斜板3的顶面上,推料板41底部端面具有斜角411,便于使推料板41与导泥斜板3接触,旋转板4的长度等于导泥斜板3的宽度,能够在导泥斜板3上推动淤泥,使位于导泥斜板3上的淤泥能够充分通过导出板5上的导出腔501,导出到浓缩设备2内,不易或不会使导泥斜板3的表面粘附大量的淤泥,提高淤泥导入至浓缩设备2内的效果。

在图5-6中:推料板41倾斜设置在旋转板4底部,使推料板41与导泥斜板3相对应,推料板41侧壁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2,且定位块42为l形,旋转板4侧壁开设有定位槽402,定位块42插接在定位槽402内,通过安装螺栓43能够将推料板41固定在旋转板4上,定位块42插接在定位槽402内,能够定位推料板41安装的位置,便于推料板41的安装和拆卸,可以便于对推料板41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淤泥通过搅拌设备1搅拌完成后,能够通过导泥斜板3进入到浓缩设备2内,当淤泥通过导泥斜板3时,启动电机321,电机321能够带动旋转板4转动,转轴401在转动槽331内转动,使旋转板4稳定的转动,同时推料板41转动,使推料板41的底面能够贴合在导泥斜板3的顶面上,能够在导泥斜板3上推动淤泥,使位于导泥斜板3上的淤泥能够充分通过导出板5上的导出腔501,导出到浓缩设备2内,不易或不会使导泥斜板3的表面粘附大量的淤泥,提高淤泥导入至浓缩设备2内的效果,通过安装螺栓43能够将推料板41固定在旋转板4上,定位块42插接在定位槽402内,能够定位推料板41安装的位置,便于推料板41的安装和拆卸。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