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8412发布日期:2021-06-25 16:4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宾馆、农家乐、景区等地方产生的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如果这些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外界,势必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健康。目前,随着监管的严格执行和人们关注度的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由于上述地点往往远离城市污水处理厂,给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带来不便,而化粪池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很低,而且处理后出水不能达到国家综合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能够实现对生活废水的一体化综合除污功能,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池、絮凝沉降池、好氧池、搅拌室、厌氧池和清水池,所述絮凝池的外侧下部设置有絮凝池进液口,所述絮凝池内安装有絮凝电极,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设置有絮凝池出泥口,所述絮凝池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絮凝池出液口,所述絮凝池位于絮凝沉降池的内侧上部,所述絮凝沉降池的底端设置有絮凝沉降池出泥口,所述絮凝沉降池的侧壁中部与好氧池的侧壁中部通过絮凝沉降池管道连通,该絮凝沉降池管道的外端位于絮凝沉降池内设置有絮凝过滤罩,所述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好氧池出泥口,所述好氧池内位于好氧池出泥口上方设置有好氧池曝气盘,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上部通过好氧池出液口与搅拌室连通,所述搅拌室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室位于厌氧池的上方,所述搅拌室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室出口,所述搅拌室出口与厌氧池的顶端连通,所述厌氧池的侧壁上部连通有厌氧池排气孔,所述厌氧池的底端设置有厌氧池出泥口,所述厌氧池出泥口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厌氧池出水口,所述厌氧池出水口与清水池的上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搅拌电机竖直安装在搅拌室的顶端,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水平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等间距竖直安装有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池、絮凝沉降池、好氧池、搅拌室、厌氧池的底端均为漏斗形。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池内位于好氧池出液口的内侧设置有好氧池过滤网,好氧池过滤网从好氧池的顶端延伸到好氧池的下部,将好氧池内分割出一个过滤池。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的水平长度与漏斗形搅拌室的底端形状相匹配。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生活污水原水从絮凝池进液口注入,依次经过絮凝池、絮凝沉降池、好氧池、过滤池、搅拌室、厌氧池进行处理,最后处理完的清水排放到清水池中,能够对生活污水中的多种杂质进行去除,实现生活废水的一体化综合除污功能,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絮凝池;2、絮凝沉降池;3、好氧池;4、过滤池;5、搅拌室;6、厌氧池;7、清水池;11、絮凝电极;12、絮凝池出液口;13、絮凝池出泥口;14、絮凝池进液口;21、絮凝过滤罩;23、絮凝沉降池出泥口;31、好氧池曝气盘;32、好氧池过滤网;33、好氧池出泥口;41、好氧池出液口;51、搅拌电机;52、搅拌杆;53、搅拌叶;54、搅拌室出口;61、厌氧池排气孔;62、厌氧池出泥口;63、厌氧池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絮凝池1、絮凝沉降池2、好氧池3、搅拌室5、厌氧池6和清水池7,絮凝池1的外侧下部设置有絮凝池进液口14,用于向絮凝池1内注入生活污水,絮凝池1内安装有絮凝电极11,絮凝池1的底部设置有絮凝池出泥口13,絮凝池出泥口13与外部的排污泵连接,用于排出絮凝池1底端聚集的杂质泥渣,絮凝池1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絮凝池出液口12。生活污水从絮凝池1的外侧下部进入到絮凝池1内,在絮凝池1内从底部向上部的絮凝池出液口12运动,使得生活污水能够被更好的电絮凝。

絮凝池1位于絮凝沉降池2的内侧上部,絮凝沉降池2的底端设置有絮凝沉降池出泥口23,电絮凝后的污水在絮凝沉降池2内经过沉降,絮凝沉降池出泥口23也与外部的排污泵连接,用于排出絮凝沉降池2底端聚集的杂质泥渣,电絮凝沉降后的污水进入到好氧池3中。絮凝沉降池2的侧壁中部与好氧池3的侧壁中部通过絮凝沉降池管道连通,该絮凝沉降池管道的外端位于絮凝沉降池2内设置有絮凝过滤罩21,好氧池3的底部设置有好氧池出泥口33,好氧池3内位于好氧池出泥口33上方设置有好氧池曝气盘31,通过与外部风机连接为好氧池3曝气,通过曝气使得好氧池3内的水中溶解氧维持在一个合适的数值,适宜好氧微生物生长繁殖,污水中的有机物经氧化可以转化成二氧化碳、氨以及氢等气体产物,污泥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降解程度高,清液bod浓度低,消化污泥量少,无臭、稳定、易脱水,处置方便,方便用于处理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构筑物。

好氧池3的侧壁上部通过好氧池出液口41与搅拌室5连通,好氧池3内位于好氧池出液口41的内侧设置有好氧池过滤网32,好氧池过滤网32从好氧池3的顶端延伸到好氧池3的下部,将好氧池3内分割出一个过滤池4。搅拌室5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51、搅拌杆52和搅拌叶53,搅拌电机51竖直安装在搅拌室5的顶端,本实施例中的搅拌电机51使用220v交流电机,搅拌电机51的驱动端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水平安装有搅拌杆52,搅拌杆52的水平长度与漏斗形搅拌室5的底端形状相匹配,搅拌杆52上等间距竖直安装有搅拌叶53,搅拌电机51工作时带动搅拌轴旋转,利用搅拌杆52及搅拌叶53对搅拌室5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提高混合效果,使得厌氧细菌与污水中物质进行充分的接触反应。搅拌室5位于厌氧池6的上方,搅拌室5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室出口54,搅拌室出口54与厌氧池6的顶端连通,搅拌后的污水从搅拌室出口54进入到厌氧池6中,在厌氧池6内,首先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使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水解与发酵转化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二氧化碳及氢等。然后,在产氢产酸菌的作用下,把上述产物转化成氢、二氧化碳和乙酸,参与的微生物是产氢产乙酸菌以及同型乙酸菌。最后,通过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的作用,一组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对乙酸脱羧产生甲烷,参与的微生物是甲烷菌,主要代谢产物是甲烷,厌氧池6的侧壁上部连通有厌氧池排气孔61,产生的气体从厌氧池排气孔61中排出,厌氧池6的底端设置有厌氧池出泥口62,厌氧池出泥口62与外部的排污泵连接,用于排出厌氧池6底端聚集的淤泥,厌氧池出泥口62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厌氧池出水口63,厌氧池出水口63与清水池7的上部连通。为了方便杂质淤泥的聚集,将絮凝池1、絮凝沉降池2、好氧池3、搅拌室5、厌氧池6的底端均设计为漏斗形,便于污水中的杂质向底端聚集。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作时,污水原水从絮凝池进液口14注入,依次经过絮凝池1、絮凝沉降池2、好氧池3、过滤池4、搅拌室5、厌氧池6进行处理,最后处理完的清水排放到清水池7中。生活污水从絮凝池1的外侧下部进入到絮凝池1内,在絮凝池1内从底部向上部的絮凝池出液口12运动,使得生活污水能够更好的在絮凝池1内发生电絮凝,而后在絮凝沉降池2内发生絮凝沉降,絮凝池1、絮凝沉降池2内的絮凝剂能够吸附污水中的胶体、悬浮物、可溶性污染物、细菌、病毒等结合生成较大絮状体,经沉淀后被去除。絮凝沉降后的污水进入到好氧池3内,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然后经过过滤后进入到搅拌室5内,搅拌电机51旋转带动搅拌杆52及搅拌叶53对搅拌室5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提高混合效果,使得厌氧池6内厌氧细菌与污水中物质进行充分的接触及反应,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常见物质,最后排放到清水池7中被收集。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