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污水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44093发布日期:2021-07-13 15:2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污水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造纸污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工业制浆有碱法制浆、化学机械法制浆和机械法制浆。造纸业多采用草秆、木浆等作为造纸原料,因此造纸污水中包括大龄的可沉降悬浮物和不可称将悬浮物,如纤维和纤维细料,同时内部还包括低分子量的半纤维素、甲醇、乙酸,甲酸,糖类等可降解的有机物,还有分布在纤维原料中的含有木质素和大分子碳化合物的难降解物质。而造纸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格栅、筛网、纤维回收系统、调节水量及水质等工艺组成。可根据不同的造纸工业污水水质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手段,去除一部分污染物,改善污水水质,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而造纸工业污水中常含有树皮、木屑、塑料、纸浆纤维屑等细小的悬浮物,如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厂在备料过程中排放的污水中往往含有树皮、木屑等,在造纸过程中的抄纸等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白水,白水中含有较高的纤维浓度。这些物质会对水泵等造成损害对主体处理工艺造成影响,特别是对生物处理中uasb、水解酸化等工艺的布水系统造成严重堵塞,因此在进入水泵及主体处理系统之前对其进行拦截,设置格栅拦截大悬浮物,设置筛网拦截细小悬浮物。且对于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木素衍生物以及多酚类物质化学物质处理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使得水的cod值严重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回收造纸污水中的纤维素,产电木质素及衍生物,降低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造纸污水预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造纸污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池和调节池,所述污水收集池内设有格栅,所述污水收集池与所述调节池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池,所述调节池的出液口通过管线连接有第二过滤池,所述第二过滤池的出液口通过管线连接有气浮进水槽,所述气浮进水槽的出液口通过管线连接有气浮机,所述气浮机的污泥排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污泥槽;所述第一过滤池内设有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所述第二过滤池内设有第二重力自流式筛网;所述调节池的顶部设有加药装置,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调节池内靠近出液口的一端设有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竖直平行放置;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的滤孔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之间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包括固定板和多个活动板,多个所述活动板的两端分别旋转固定在第一滤板上和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板为筛网式活动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为直角梯形,所述升降台的斜边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刻度且所述固定板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在所述通孔内上下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为回转式机械格栅,且所述格栅倾斜放置在所述污水收集池。

进一步的,所述气浮进水槽的出液口与气浮机之间设有提升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池内底部设有浆液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底部和第二过滤池均设有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与所述污泥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的滤孔和所述第二重力自流式筛网的滤孔为0.15~0.25mm。

本实用新型造纸污水预处理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有格栅和两级过滤池,格栅能够过滤杂质颗粒,过滤后的含有浆料的污水通过第一过滤池内过滤后收集大量的纤维。再通过调节,产生絮凝后,再通过调节池中的调节装置和第二过滤池进行过滤,能够有效降低污水中的cod,提高后续污水处理的效率。

(2)调节装置中,采用可移动的调节板,根据造纸污水各个工段的污水性质,对调节板内的活动板进行选择性开启,实现对不同浆料浓度、颗粒浓度的污水进行污水处理,扩大污水预处理的范围,提高装置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活动板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1污水收集池,2调节池,3第一过滤池,4第二过滤池,5气浮进水槽,6气浮机,7污泥槽,8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9第二重力自流式筛网,10加药装置,11搅拌装置,12调节装置;

301浆液出口;

1201第一滤板,1202第二滤板,1203固定板,1204活动板,1205电机,1206升降台,1207通孔,1208污泥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造纸污水预处理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污水收集池1和调节池2,所述污水收集池1内设有格栅,所述污水收集池1与所述调节池2之间设有第一过滤池3,所述调节池2的出液口通过管线连接有第二过滤池4,所述第二过滤池4的出液口通过管线连接有气浮进水槽5,所述气浮进水槽5的出液口通过管线连接有气浮机6,所述气浮机6的污泥排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污泥槽7;所述第一过滤池3内设有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8,所述第二过滤池4内设有第二重力自流式筛网9;所述调节池2的顶部设有加药装置10,加药装置10主要是加入絮凝剂。所述调节池2内设有搅拌装置11,所述调节池2内靠近出液口的一端设有调节装置12;

所述调节装置12包括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所述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竖直平行放置;所述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之间的滤孔相互对应;所述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之间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包括固定板1203和多个活动板1204,多个所述活动板1204的两端分别旋转固定在第一滤板1201上和固定板1203上,所述固定板1203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动板1204为筛网式活动板1204。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8的滤孔、活动板1204上的滤孔和所述第二重力自流式筛网9的滤孔依次减小。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上的滤孔较大,使第一铝板和第二滤板1202之间形成较大流量的水流通路。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8中滤孔之间的距离在0.15~0.25mm之间,截留纤维效果最佳,既能满足过水量的需要,又能达到提高回收率的目的。而活动板1204上的筛网孔的孔径不小于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8中的滤孔孔径,活动板1204的滤网可使调节池2中有大量絮凝沉淀时的过滤,当具有少量沉淀时,则可将活动板1204放下,污水直接通过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进入第二过滤池4中进行过滤,能够适应多种情况的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板1203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1205和与所述电机1205连接的升降台1206,所述升降台1206为直角梯形,所述升降台1206的斜边与所述固定板1203的底部接触连接。所述调节池2顶部设有通孔1207,所述固定板1203的上端设有刻度且所述固定板1203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1207并在所述通孔1207内上下运行。通过外部控制按键控制电机1205的旋转,电机1205的转轴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与升降台1206连接。当污水含有杂质较少不需要调节池2中过滤时,活动板1204平行设置,使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互通。当污水含有杂质较多需要调节池2中过滤时,开启电机1205使伸缩杆伸长并推动升降台1206前行,固定板1203随着升降台1206的斜面而升上,从而时活动板1204倾斜,形成过滤通道,达到过滤。同时可根据具体的污水情况,开启不同程度的过滤。升降台1206底部设有滑槽,方便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格栅为回转式机械格栅,且所述格栅倾斜放置在所述污水收集池1。回转式机械格栅是一种可以连续自动清除的格栅。它由许多个相同的耙齿机件交错平行组装成一组封闭的耙齿链,在电动机和减速机的驱动下,通过一组槽轮和链条组成连续不断的自上而下的循环运动,达到不断清除格栅的目的。当耙齿链运转到设备上部及背部时,由于链轮和弯轨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平行的耙齿排产生错位,使固体污物靠自重下落到渣槽内,脱落不干净时,这类格栅容易把污物带到栅后渠道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浮进水槽5的出液口与气浮机6之间设有提升泵。气浮机6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过滤池3内底部设有浆液出口301,浆液主要是沉淀物质。调节池2底部和第二过滤池4均设有污泥出口1208,所述污泥出口1208与所述污泥槽7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造纸污水经过污水收集池1内的格栅并将杂质过滤后,污水进入第一过滤池3中,通过第一过滤池3中的第一重力自流式筛网8将细小的纤维、木质素衍生物等截留后通过浆液出口301收集纤维;而污水则进入调节池2中。当污水含有杂质较少不需要调节池2中过滤时,活动板1204平行设置,使第一滤板1201和第二滤板1202互通,污水直接通过调节池2中的絮凝后进入第二过滤池4,通过第二重力自流式筛网9进行固液分离,污水再进入气浮进水槽5,通过气浮机6再次进行固液分离,将污水中的微小分子分离。

当污水含有杂质较多需要调节池2中过滤时,开启电机1205使伸缩杆伸长并推动升降台1206前行,固定板1203随着升降台1206的斜面而升上,从而时活动板1204倾斜,形成过滤通道,达到过滤。同时可根据具体的污水情况,开启不同程度的过滤。

各设备的污泥则通过管道进入污泥槽7中进行收集并处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