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5328发布日期:2021-10-27 16: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具体是一种消防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2.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即灭火与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郭孝成《浙江光复记》:“卫队及巡警消防,见势已烈,均袖缀白布,以表输诚。”如:必须抓好消防工作。例如:消防车、消防技术。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消防历史,“消防”一词是二十世纪从日本引进的,是一个外来语。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是从中国的汉字演变而来,汉字早在西晋太康五年就开始传入日本。“消防”一词不仅字形与汉字完全相同,字义也无差别。现代意义的消防可以更深层的理解为消除危险和防止灾难;消防工作时会常常使用到消防工具,如斧头,铁锹等
3.现有的消防工具清洗装置存在清洗速度慢、清洗效率低、劳动量大的缺点,且在清洗过程中无法全方位的对工具进行清洗,另外清洗完成后的消防用具上带有的水渍通常需要人工擦拭,极为浪费消防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消防用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种消防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放置板、连接块、限位滑槽、排水管、过滤罩、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环形水管和万向轮,所述箱体的内腔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箱体的两侧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槽的底部端面与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与连接块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放置板上方的所述箱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上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箱体内腔的左侧端面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罩,所述排水管的左端与箱体的右侧端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右侧端面与箱体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通过水管与环形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左端通过水管与过滤罩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左端与箱体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左端通过通风管与环形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5.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箱体的顶部端面上。
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环形水管与箱体内腔相适应,所述喷头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喷头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环形水管上,所述喷头呈倾斜向下状。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罩的内腔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罩的右侧端面与过滤盖螺纹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所述水泵右端的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门,所述热风机左端的通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控制阀门。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全方位冲洗且具有烘干功能的消防用清洗装置。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环形水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过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箱体,2、放置板,3、连接块,4、限位滑槽,5、弹簧,6、排水管,7、第一控制阀门,8、过滤罩,9、第一安装板,10、水泵,11、第二控制阀门,12、环形水管,13、喷头,14、第二安装板,15、热风机,16、第三控制阀门,1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9.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
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消防用清洗装置,包括箱体1、放置板2、连接块3、限位滑槽4、排水管6、过滤罩8、第一安装板9、第二安装板14、环形水管12和万向轮17,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的两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箱体1的两侧端面均开设有限位滑槽4,两个所述连接块3分别与两个限位滑槽4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槽4的底部端面与弹簧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的顶端与连接块3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放置板2上方的所述箱体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水管12,所述环形水管12上固定连接有喷头13,所述箱体1内腔的左侧端面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罩8,所述排水管6的左端与箱体1的右侧端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右侧端面与箱体1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9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右端通过水管与环形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0的左端通过水管与过滤罩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14的左端与箱体1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14的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5,所述热风机15的左端通过通风管与环形水管12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底部端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7。
24.所述万向轮17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17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箱体1 的顶部端面上,便于移动;所述箱体1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环形水管12与箱体1内腔相适应,所述喷头13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喷头13呈环形阵列的形式分布在环形水管12上,所述喷头13呈倾斜向下状,便于清洗;所述过滤罩8的内腔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罩8的右侧端面与过滤盖螺纹连接,便于更换活性炭;所述放置板2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便于过滤;所述排水管6 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7,所述水泵10右端的水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门11,所述热风机15左端的通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控制阀门16,便于调节。
25.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将待清洗的消防器材放在放置板2的顶端,将箱体1内腔充满水,打开第二控制阀门11,水泵10工作,将箱体1内腔的水通过过滤罩8净化吸收并通过水管输送到环形水管12之中,再通过环形水管12内侧若干个喷头13对放置板2上的消防器材进行冲洗,若干个倾斜向下的喷头13可以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冲洗,通过放置板2两侧的连接块3与限位滑槽4内的弹簧5之间的配合,使得冲洗时放置板2进行抖动,让消防器材上的尘土得到更好的冲洗,保证了消防器材冲洗干净,冲洗过的水通过放置板2上的过滤孔滤出,再进入过滤罩 8之中通过活性炭净化,可以通过打开过滤罩8右端的过滤盖对活性炭进行更换,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冲洗完成后,打开第一控制阀门7,使得箱体1的水通过排水管6排出,再打开第三控制阀门16,启动热风机15,使得热风通过通风管进入环形水管12并由喷头13喷出,对清洗后的消防器材进行烘干,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6.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27.1.本技术通过环形水管上设有的倾斜向下的若干个喷头可以实现对放置板上的消防工具进行全方位的清水冲洗,提高了清洗速度和清洗效率,冲洗过后的水通过过滤罩内的活性炭进行净化再被水泵送入环形水管之中,形成一个水循环,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可以通过打开过滤罩右端的过滤盖对活性炭进行更换,保证了过滤罩的净化效果;
28.2.本技术通过放置板两侧的连接块与限位滑槽内的弹簧之间的配合,使得冲洗时放置板进行抖动,让消防器材上的尘土得到更好的冲洗,通过热风机与环形水管上的喷头相互配合,使得清洗后的消防器材得到烘干,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29.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