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7578发布日期:2021-10-09 10:5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地下水中的锰也常以二价锰的形式存在,二价锰被水中溶解氧化的速度非常缓慢,所以一般并不使水迅速变浑,但它产生沉淀后,能使水的色度增大,其着色能力比铁高出数倍,对衣物和卫生器皿的污染能力很强,当锰的含量超过0.3mg/l时,能使水产生异味。水中的铁锰含量过大时,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还会给工业生产带来许多问题。例如,铁锰在锅炉用水中是生成水垢的成分之一。在冷却用水中,铁附着于加热管壁上,会降低管壁的传热系数,甚至会堵塞冷却水管。此外,铁锰细菌不断滋生还会加速金属管道的腐蚀。
3.当地下原水中的铁、锰含量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净水的重要一步就是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使其达到使用标准,长期饮用含铁、含锰高的水对人体不利。现有的去除铁、锰的处理设备,多采用露天曝气,滤池过滤,沉淀贮水,占地面积大,设备利用率低,需要单独对滤池反冲洗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气液混合器以及加气泵,反应罐内设置有上滤板、下滤板、进水管和进气管,上滤板和下滤板配合反应罐内壁形成用于设置滤料的滤料仓,进气管和进水管均安装在滤料仓的下方,进气管位于进水管的上方且其相对的两侧外壁安装有挡板,进气管下沿和进水管上沿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气液混合器的一端通过第一抽水泵与原水水源连通,另一端通过加压泵和管道与进水管连接以向反应罐内供水,加气泵与气液混合器以及进气管连通以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所述反应罐的罐体上对应滤料仓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单向阀,多个单向阀均于设置在清水水源的第二抽水泵连通以便于对滤料进行清洗。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是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气液混合器和加气泵,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上滤板、下滤板、进水管和进气管,上滤板和下滤板的板沿均与反应罐的内壁固接以在反应罐内形成用于填充滤料的滤料仓,上滤板和下滤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下滤板的板面中部开设有排渣口并活动安装有用于封闭排渣口的排渣门,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均水平设置在滤料仓下方,进气管位于进水管的正上放且其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均固设有挡板,进气管的管壁下沿和进水管的管壁上沿均沿管长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反应罐位于滤料仓上方的侧壁上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气液混合器的一端通过第一抽水泵连通原水水源,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与反应罐内的进水管连通,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加压泵,加气泵与气液混合器以及反应罐内的进气管均连通以分别向二者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进水管和进气管均为环形管,二者均通过连接架与反应罐内壁固接,挡板为板面倾斜的环形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罐为圆筒形罐体,下滤板为球面板,排渣口开设于下滤板的板面中心。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罐对应滤料仓的内壁上安装有多个单向阀,单向阀通过第二抽水泵连接清水水源。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安装有排污管,反应罐的顶部安装调压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罐的内壁上位于滤料仓的上方安装有水位监测组件,水位监测机构包括浮球杆、套环和接近开关,浮球杆为两端均固接有浮球的长杆,浮球杆的杆体上活动套设有多个套环,多个套环沿竖直方向固接在反应罐的内壁上以使浮球杆竖直,接近开关安装在反应罐内壁上并位于多个套环的上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罐的外壁上安装有观察窗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有:反应罐的进水管和进气管均位于滤料仓的下方,通过加压泵对反应罐底部加压使原水经过滤料仓从反应罐的顶部排出,原水中的杂物以及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细小沉淀物可直接沉淀到反应罐下方,减小了设备维护的难度;罐体外壁上对应滤料仓的部分安装有多个单向阀,第二抽水泵通过单向阀将清水冲入滤料仓内,滤料仓内的沉淀物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下落,方便处理。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位监测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16.图中标记:1、反应罐,2、气液混合器,3、加气泵,4、上滤板,5、下滤板,6、进水管,7、进气管,8、挡板,9、第一抽水泵,10、加压泵,11、浮球杆,12、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所示:一种除铁除锰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罐1、气液混合器2和加气泵3,反应罐1为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罐体,反应罐1通过外支架固定支撑安装并且其轴线竖直,反应罐1内设置有上滤板4、下滤板5、进水管6以及进气管7,上滤板4和下滤板5均为板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过滤孔的网孔板,上滤板4和下滤板5的板沿与反应罐1的内壁固接以与反应罐1内壁配合形成滤料仓,滤料仓用于填充滤料,滤料由石英砂、无烟煤滤料、锰砂、活性炭等构成,滤料填充在滤料仓内以使原水经过时其中的二价铁离子、锰离子等反应,所述上滤板4和下滤板5均为球面板,上滤板4的板面中心上凸,下滤板5的板面中心下凹,下滤板5的板面中心开设有排渣口,下滤板5的底面对应排渣口处安装有用于封闭排渣口的排渣门,优选的,所述排渣门与下滤板5铰接,反应罐1内位于滤料仓的下方安装有电推杆或者气缸等用于通过控制排渣门调节排渣口启闭状态的伸缩部件,所述反应罐1对应滤料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安装口,多个安装口内内均安装有单向阀,反应罐1外部套设有环形的清洗管,清洗管与多个单向阀均连通,清洗管通过第二抽水泵连接清水水源,第二抽水泵定期
将清水送入到滤料仓可对滤料仓内部进行清洗,搅动滤料仓以便于将内部积累的沉淀物排出;
18.所述进水管6和进气管7均水平设置在滤料仓的下方,进水管6和进气管7均环形管,二者均通过连接架与反应罐1内壁固接并且进气管7位于进水管6的正上方,所述进气管7相对两侧管壁均固接有挡板8,挡板8为适应进气管7形状的环形板,位于进气管7内圈的挡板8的内板沿和位于进气管7外圈的挡板8的外板沿均向筒底方向倾斜,进气管7的管壁下沿和进水管6的管壁上沿沿管长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优选的,两个挡板8的底面均固设有多个导向管,导向管与进气管7上的通孔连通以便于气流通过。
19.所述气液混合器2固定安装在反应罐1的外部,气液混合器2的一端与第一抽水泵9连通,第一抽水泵9为潜水泵,第一抽水泵9安装在原水水源内以将待处理的原水抽入气液混合器2内,气液混合器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道反应罐1内的进水管6连通,该段连接管道固定穿设在反应罐1的外壁上并且该段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加压泵10;所述加气泵3可选为功能原理与rb

72s

4型号的加氧泵相似的加氧泵,加气泵3与气液混合器2内部以及进气管7均连通,加气泵3用于向气液混合器2和反应罐1内提供反应所需的氧气。
20.使用时第一抽水泵9设置在原水水源内,第一抽水泵9将待处理的原水抽入气液混合器2内,同时加气泵3向气液混合器2内注入空气或氧气,气液混合器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内部压力的压力表,第一抽水泵9和加压泵10联动将原水和空气从加水管加入到反应罐1内,同时加气泵3也通过进气管7向反应罐1内加入反应所需的空气,原水逐渐漫过滤料仓在滤料仓内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原水从反应罐1靠上部的排水管排出,所述反应罐1的内壁上位于滤料仓的上方安装有水位监测组件,水位监测机构包括浮球杆11、套环12和接近开关,浮球杆11为两端均固接有浮球的长杆,浮球杆11的杆体上活动套设有多个套环12,多个套环12沿竖直方向固接在反应罐1的内壁上以使浮球杆11竖直,接近开关安装在反应罐1内壁上并位于多个套环12的上方,接近开关通过检测浮球杆11顶端浮球的位置来判断反应罐1内水位状态,反应罐1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内部状态的观察窗。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第一抽水泵9、加气泵3和加压泵10停转,待反应罐1内部清空后,启动第二抽水泵对滤料仓内进行冲洗,第二抽水泵将清水通过多个单向阀抽入到反应罐1的滤料仓内以搅动滤料仓,从而将粘附到滤料上的沉淀物从滤料上脱离,打开排渣口后沉淀物从滤料仓内脱离,最终从反应罐1底部的排污口排出。
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