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除砂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的净化过程,其中在对污水中砂粒进行去除时使用到的时曝气沉砂池,通过在曝气沉砂池的水渠内设置曝气装置,在曝气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颗粒经常处于悬浮状态,砂粒互相摩擦并受曝气的剪切力,能够去除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有利于取得较为纯净的砂粒,砂粒在重力和旋转力的综合作用力下沉到池底的集砂槽内,与水分离去除。但是现有的曝气沉砂池长期使用后,其集砂槽内部会残留部分黏性较强的泥块,进一步导致集砂槽内部的砂粒难以从排砂管排出,使得曝气沉砂池内部残存较多砂粒,而公开号cn201920619689.4采用的是停水使用刮板进行手工清洁,工作量大费时,后期维护工作量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污水处理厂进水除砂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除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除砂装置包括:曝气沉淀池;行车吸砂机构,所述行车吸砂机构安装在曝气沉淀池上;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安装于行车吸砂机构上,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电机、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动轴、轴套和刮板,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行车机构上,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啮合,所述轴套套设在转动轴上,且轴套固定连接在行车吸砂机构上,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曝气沉淀池包括水渠、集砂槽、曝气管、排沙渠、导轨、进水块、出水块和过滤网,所述水渠开设于曝气沉淀池内,所述集砂槽开设于曝气沉淀池内并位于水渠下方,所述曝气管安装于水渠侧壁上,所述排沙渠安装于曝气沉淀池一侧,所述导轨安装于曝气沉淀池顶部,所述进水块,出水块分别设置在曝气沉淀池的两端并连通水渠,所述过滤网安装于出水块内。
优选的,所述行车吸砂机构包括行车架、电控装置、驱动装置、吸砂吊架、排沙泵、排砂管和滚轮,所述行车架安装于曝气沉淀池上,所述电控装置安装在行车架顶端,所述驱动装置、吸砂吊架和排砂泵均安装于行车架中间部位,所述排砂管安装于行车架内,所述滚轮与行车架底端固定连接并安装于导轨上。
优选的,所述刮板数量为二并倾斜设置,刮板外侧安装若干个齿钉。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与第二圆锥齿轮均开设排砂管通孔,所述排砂管通孔内安装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排砂管穿过排砂管通孔至集砂槽底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污水处理厂进水除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行车吸砂机构内安装有清洁机构,在平时移动排砂的同时清洁机构的刮板随着行车移动集砂槽进行清洁,可以以有减少粘性物质聚在一起附着在集砂槽内从而影响除砂效果;
2、当曝气沉淀池需要清洁时启动电机,在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转动轴的带动下转动,旋转清洗集砂槽,去除平时刮板清洁不了的粘性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污水处理厂进水除砂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行车吸砂机构和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曝气沉淀池;11、水渠;12、集砂槽;13、曝气管;14、排砂渠;15、导轨;16、进水块;17、出水块;18、过滤网;2、行车吸砂机构;21、行车架;22、电控装置;23、驱动装置;24、吸砂吊架;25、排沙泵;26、排砂管;27、滚轮;3、清洁机构;31、电机;32、第一圆锥齿轮;33、第二圆锥齿轮;34、转动轴;34a、排砂管通孔;35、轴套;36、刮板;36a、齿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除砂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行车吸砂机构和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曝气沉淀池1、行车吸砂机构2和清洁机构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行车吸砂机构2安装在曝气沉淀池1上,清洁机构3安装于行车吸砂机构2上,清洁机构3包括电机31、第一圆锥齿轮32、第二圆锥齿轮33、转动轴34、轴套35和刮板36,电机31固定连接于行车机构上,第一圆锥齿轮32与电机31的输出端同轴连接,第二圆锥齿轮33与转动轴34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圆锥齿轮32与第二圆锥齿轮33啮合,轴套35套设在转动轴34上,且轴套35固定连接在行车吸砂机构2上,刮板36固定连接于转动轴34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清洁机构3日常随着行车吸砂机构2的移动而移动,通过安装在转动轴35上的刮板36与齿钉36a组合在移动过程中刮除破碎沉淀在集砂槽12内的粘性物质并随着砂子排出,当粘性物质难以刮除后,排出曝气沉淀池1内的水后,启动电机31,电机3通过第一圆锥齿轮31和第二圆锥齿轮33带动转动轴34转动,轴套35起到辅助转动轴34转动旋转,刮板36以及齿钉36a开始旋转清洁附着在集砂槽12内难以清洁的粘性物质,随着行车架21的移动清洁整个集砂槽12,旋转清除几个行程后通入一定量水后,启动排砂泵25将破碎后的黏性物质以及混杂的砂子排出集砂槽。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曝气沉淀池1包括水渠11、集砂槽12、曝气管13、排砂渠14、导轨15、进水块16、出水块17和过滤网18,水渠11开设于曝气沉淀池1内,集砂槽12开设于曝气沉淀池1内并位于水渠11下方,曝气管13安装于水渠11侧壁上,排砂渠14安装于曝气沉淀池1一侧,导轨15安装于曝气沉淀池1顶部,进水块16,出水块17分别设置在曝气沉淀池1的两端并连通水渠11,过滤网18安装于出水块17内;
需要说明的是:曝气管13在通入气体后对曝气沉淀池1内的污水进行曝气使得水流旋转砂子沉淀以及附着在砂子上的油污分离,沉淀后落入集砂槽12内在经过行车吸砂机构2排砂至排砂渠14,导轨15用于行车吸砂机构2的移动导向,在出水块17设置过滤网18为了防止沉淀不充分部分砂子大颗粒杂质流出。
参考图1和图2所示,行车吸砂机构2包括行车架21、电控装置22、驱动装置23、吸砂吊架24、排沙泵25、排砂管26和滚轮27,行车架21安装于曝气沉淀池1上,电控装置22安装在行车架21顶端,驱动装置23、吸砂吊架24和排砂泵均安装于行车架21中间部位,排砂管26安装于行车架21内,滚轮27与行车架21底端固定连接并安装于导轨15上;
需要说明的是:行车吸砂机构2工作时通过电控装置22控制驱动装置23,在通过滚轮27在导轨15滚动而带动整个行车吸砂机构2移动,同时电控装置22控制排沙泵25启动进行排砂。
参考图2和图3所示,刮板36数量为二个并倾斜设置,刮板36外侧安装若干个齿钉36a;
需要说明的是:刮板36可以在平时行车吸砂机构2移动吸砂过程中对集砂槽12进行刮除粘性附着物,齿钉36a可以破坏粘性物质之间的聚集。
参考图2所示,转动轴34与第二圆锥齿轮33均开设排砂管通孔34a,排砂管通孔34a内安装有轴承;
需要说明的是:排砂管通孔34a和轴承使得排砂管26穿过转动轴34吸砂并且不影响清洁机构3清洁。
参考图2所示,排砂管26穿过排砂管通孔34a至集砂槽12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便于排砂以及排出清洁机构2清洁破碎的粘性物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进水除砂时,污水从进水块16进入,曝气管13启动进行曝气除砂,在通过电控装置22控制驱动装置23、排沙泵25启动,从而行车吸砂机构2进行移动排砂,同时在行车吸砂机构2移动的同时通过安装在吸砂吊架24上清洁机构3上的刮板36对集砂槽内粘性物质进行刮除破碎,在随时砂子排出,防止粘性物质聚集附着在集砂槽12内影响除砂效果,当出现刮板36刮除粘性物质效果不理想时,停止进水除砂,启动电机31,电机31通过第一圆锥齿轮32、第二圆锥齿轮33和转动轴34的转动下带动刮板36旋转,可以清洁集砂槽12难以刮除的粘性物质以及附着在刮板36上的粘性物质,完成集砂槽12的清洁工作,因此可以很好地解决污水处理的进水除砂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