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8496发布日期:2021-11-06 05:1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是一种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目前人们在进行大型的供热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供热建筑工程污水,为了保护环境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需要对污水进行过滤处理后再利用,目前普遍依赖于简单的过滤网过滤,且自动化不高较依赖人力,费时费力且效率低,过滤效果差,无法科学有效的针对污水成分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座,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内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三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为网状过滤结构,所述第二过滤层为填充有活性炭的网状透气薄盒,所述第一过滤层为填充有硅藻土的网状透气薄盒,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导水管,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导水管的一端,导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箱,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设置有第四过滤层,所述第四过滤层为填充有pp棉的透气薄盒,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盘管,所述盘管的两端均伸出净化箱箱体外侧,所述净化箱顶部开设有进药口,所述净化箱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净化箱内侧底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有导水管的一端,导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水泵的进水口,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第三进水口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两侧均连接于第一过滤箱的内壁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箱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导管的一端,导管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箱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水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箱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盘管,所
述盘管的两端均伸出第二过滤箱箱体外侧,与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连接的导水管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底板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箱一侧开设有第三进水口,所述净化箱另一侧固定安装有ph检测仪并开设有第三出水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和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开关电连接,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装置设置盘管用于制热,加速了净化箱的净化速度。
13.2、设置了多层过滤,使污水过滤更完全。
14.3、设置了带有搅拌功能的净化箱20投掷净化剂对水进行净化,提高了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而且相比较于传统的人工过滤筛选,节省大量人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为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为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19.图中所示:底板1、开关2、支撑座3、第一水泵4、第一支撑杆5、第一过滤层6、第二过滤层7、第三过滤层8、第二出水口9、第一进水口10、第一过滤箱11、第四过滤层12、第一出水口13、第二进水口14、第二过滤箱15、盘管16、进药口17、电机18、搅拌叶片19、净化箱20、ph检测仪21、第三出水口22、第二水泵23、第二支撑杆24、第三水泵25和第三进水口26。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供热建筑工程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底板1、开关2、支撑座3、第一水泵4、第一支撑杆5、第一过滤层6、第二过滤层7、第三过滤层8、第二出水口9、第一进水口10、第一过滤箱11、第四过滤层12、第一出水口13、第二进水口14、第二过滤箱15、盘管16、进药口17、电机18、搅拌叶片19、净化箱20、ph检测仪21、第三出水口22、第二水泵23、第二支撑杆24、第三水泵25和第三进水口26,所述底板1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座3,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箱11,所述第一过滤箱11内部由上至下分别设置有第三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7和第一过滤层6,所述第三过滤层8为网状过滤结构,所述第二过滤层7为填充有活性炭的网状透气薄盒,所述第一过滤层为填充有硅藻土的网状透气薄盒,所述第一过滤层6、第二过滤层7和第三过滤层8的两侧均连接于第一过滤箱1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过滤箱顶部开设有第一进水口10,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水
泵4,所述第一水泵4的进水口连接有导水管,所述第一水泵4的出水口连接有导水管的一端,导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水口10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箱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口13,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箱15,所述第二过滤箱 15内部设置有第四过滤层12,所述第四过滤层12为填充有pp棉的透气薄盒,所述第二过滤箱15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水口14,所述第一出水口13通过导水管与第二水泵2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23的出水口连接有导管的一端,导管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口14相连接,与第一进水口10和第二进水口14连接的导水管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24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底板1上,所述第二过滤箱15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水口9,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箱20,所述净化箱20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盘管16,所述盘管16的两端均伸出净化箱20箱体外侧,所述净化箱20顶部开设有进药口17,所述净化箱20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净化箱20内侧底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19,所述净化箱20 一侧开设有第三进水口26,所述净化箱20另一侧固定安装有ph检测仪21并开设有第三出水口22,所述第二出水口9连接有导水管的一端,导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水泵25的进水口,所述第三水泵25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第三进水口26连接,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安装有开关2,所述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23、第三水泵25和电机18分别通过导线与开关2电连接,所述开关2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3.设置支撑座3用于支撑装置,操作人员打开开关2,污水经由第一水泵4通过第一进水口10泵入至第一过滤箱11内,污水在第一过滤箱11内从上至下分别经由第三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7和第一过滤层6物理过滤后积于第一过滤箱 11底部,再由第二水泵23将于第一过滤箱11中物理过滤后的污水泵入第二过滤箱15内,在第二过滤箱15内经过第四过滤层12再次过滤,污水经过第四过滤层12过滤后积于第二过滤箱15底部,再经第三水泵25将经过第四过滤层12 化学过滤后的污水抽出泵至净化箱20内,从进药口17向净化箱20内注入一定量的净化剂,同时电机18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对净化箱20内部的水进行搅拌,同时往安装于净化箱20外壁的盘管16内注入制热液,提高净化箱20内的温度以便于净水速率更快,缩短净化时间,观察净化箱一侧固定安装的ph检测仪21的数值,直到观察到水的ph值达到正常状态,则净化完毕。本装置设置盘管16用于制热,加速了净化箱20的净化速度,同时设置了多层过滤,使污水过滤更完全,并设置了带有搅拌功能的净化箱20 投掷净化剂对水进行净化,提高了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而且相比较于传统的人工过滤筛选,节省大量人力。
2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