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5461发布日期:2021-08-13 16:1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废汽车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加,废旧汽车数量也急剧上升。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其制造消耗大量资源,因此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和材料的再使用、再制造和再利用,可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在汽车回收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带有油污的污水,这些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现在的汽车回收厂家大多都是将污水排入污水池中静置,长时间静置后油污便会浮到水面上,然后再进行分离。但是这种做法存在耗费时间长,油水分离不完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长时间静置进行油水分离存在耗费时间长以及油水分离不完全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有油水分离罐和油水分离池,所述油水分离罐和所述油水分离池通过一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池包括有曝气组件、刮油部件和油污收纳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底部,所述刮油部件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上端,所述油污收纳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一端侧壁面上。

可选的,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有多个曝气管,多个所述曝气管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底部。

可选的,所述刮油部件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至少两个第二驱动组件和刮油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两相对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刮油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两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气缸和刮油连接板,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上,所述刮油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所述刮油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刮油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油污收纳组件包括有第三驱动气缸、油污收纳连接板和滤水袋,所述第三驱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的侧壁面上,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气缸连接,所述滤水袋与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使用时,先将污水注入油水分离罐进行初步分离,然后污水通过第一管道注入油水分离池,当水位到达指定工作水位时,曝气组件开始工作,曝气组件将气泡通入到污水中,使气泡与污水中的油滴相互接触,带动油滴一同上浮,增加油水分离效率,使油水快速形成分层,然后刮油部件开始工作,刮油部件将水面表层的油污和水从油水分离池的另一端刮到位于油水分离池一端的油污收纳组件内,然后油污收纳组件上移,然后水就会从油污收纳组件渗透出去,回到油水分离池,油污则留在油污收纳组件内,进一步将油污和水分离,此时油水分离池内的水达到了重复利用或者直接排放的标准,实现了油水分离效果的增强,缩短了油水分离的时间,提高了油水分离池的污水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的刮油部件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油水分离罐1、油水分离池2、曝气组件3、刮油部件4、油污收纳组件5、曝气管31、第一驱动组件41、第二驱动组件42、刮油板43、第一驱动气缸44、第二驱动气缸45、刮油连接板46、第三驱动气缸51、油污收纳连接板52、滤水袋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回收的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有油水分离罐1和油水分离池2,所述油水分离罐1和所述油水分离池2通过一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油水分离池2包括有曝气组件3、刮油部件4和油污收纳组件5,所述曝气组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2底部,所述刮油部件4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2上端,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2的一端侧壁面上。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先将污水注入所述油水分离罐1进行初步分离,然后污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注入所述油水分离池2,当水位到达指定工作水位时,所述曝气组件3开始工作,所述曝气组件3将气泡通入到污水中,使气泡与污水中的油滴相互接触,带动油滴一同上浮,增加油水分离效率,使油水快速形成分层,然后所述刮油部件4开始工作,所述刮油部件4将水面表层的油污和水从所述油水分离池2的另一端刮到位于所述油水分离池2一端的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内,然后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上移,然后水就会从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渗透出去,回到所述油水分离池2,油污则留在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内,进一步将油污和水分离,此时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的水达到了重复利用或者直接排放的标准,实现了油水分离效果的增强,缩短了油水分离的时间,提高了油水分离池2的污水处理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曝气组件3包括有多个曝气管31,多个所述曝气管31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2底部。在使用时,当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的水位达到工作水位时,所述曝气管31开始工作,所述曝气管31从所述油水分离池2底部排出气泡,气泡在从所述油水分离池2底部上升的过程中会与污水中的油污相互接触,气泡将带动油污一起上浮,增加油水分离效率,使油水快速形成分层,大大缩短了油水分离时间,提高了油水分离池2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刮油部件4包括有第一驱动组件41、至少两个第二驱动组件42和刮油板4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2的两相对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上,所述刮油板43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和所述刮油板43移动到所述油水分离池2远离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的一端,然后所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带动所述刮油板43下移带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的液面表层,然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往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一端移动,则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带动所述刮油板43往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一端移动,所述刮油板43将所述油水分离池2表层的油污刮到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内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增强了油水分离效果,减少了油污的残留,提高了油水分离池2的污水处理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1包括有第一驱动气缸44,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4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2的两侧壁面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4上。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4带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水平移动,使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可以带动所述刮油板43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刮油板43可以将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液面表层的油污刮到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内,提高了所述油水分离池2的油水分离能力,减少了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油污的残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2包括有第二驱动气缸45和刮油连接板46,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5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4上,所述刮油连接板4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5连接,所述刮油连接板46的另一端与所述刮油板43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4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5水平移动,使得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5带动所述刮油连接板46移动,所述刮油连接板46带动所述刮油板43移动到远离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的一端,然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5带动所述刮油连接板46下移,使得所述刮油连接板46带动所述刮油板43下移到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液面的表层,然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44带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5往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处移动,所述刮油板43随着移动,所述刮油板43将油污刮到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内进一步进行油水分离,提高了所述油水分离池2的油水分离能力,减少了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油污的残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油污收纳组件5包括有第三驱动气缸51、油污收纳连接板52和滤水袋53,所述第三驱动气缸51固定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池2的侧壁面上,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气缸51连接,所述滤水袋53与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52固定连接。在使用时,所述第三驱动气缸51带动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52下移,使得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52带动所述滤水袋53下移到与所述刮油板43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使得所述刮油板43可以将所述油水分离池2内液面表层的油污刮到所述油污收纳袋内,然后所述第三驱动气缸51带动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52上移,使得所述油污收纳连接板52带动所述滤水袋53上移,所述滤水袋53内的水会渗透出去回到所述油水分离池2,油污则留在所述滤水袋53内,从而实现了油水分离效果的增强,缩短了油水分离的时间,提高了油水分离池2的污水处理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