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7764发布日期:2021-08-31 14:00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工业污水处理领域,污水排放量大,水质复杂,毒性大,氨氮、cod比较高,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采用格栅拦截粗大颗粒物,再经过刮油板去除飘浮的油渍,然后通过曝气沉沙和生物降解来降低水中的cod、bod、氨氮、ss数值,实践表明,此类污水处理方式仅适用于常规废水处理,但对于难降解的化工类废水处理效果很差、或者根本没有处理效果,而且工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在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中,微电解技术正日益受到重视,微电解法又称内电解法,是一种集电解、混凝、电絮凝、吸附等多种物理、化学作用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铁屑在水溶液中铁的高电位和其中碳的低点位之间形成电位2+差,产生无数微小的微原电池,电极反应生成的新生态h、fe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使难降解的环状或带有不饱和键的有机污染物断链,生成相对易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能有效地去2+除废水中的有色物质及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铁失去电子后产生的新生态fe具有较高的吸附混凝活性,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胶体物质,因此,市场从上出现了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的曝气时,污水和气体的混合度较差,且微电解填充料在电解的过程中以出现沉淀物粘附在表面,形成板结,影响电解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具备曝气效果好和防止板结以及处理效果不衰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的曝气时,污水和气体的混合度较差,且微电解填充料在电解的过程中以出现沉淀物粘附在表面,形成板结,影响电解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包括罐体和固定环,所述罐体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细化叶片,所述细化叶片的内表面开设有细化孔,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细化金属转板,所述罐体内腔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之间设置有铁碳微电解填料,所述罐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板,所述曝气板的顶部开设有曝气孔,所述固定环后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罩和气泵,所述罐体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清洗泵。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罐体右侧的下端连通有排污管,所述罐体右侧的上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罐体左侧的下端连通有进污管,所述进污管和排水管以及排污管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细化孔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细化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气泵的进气端通过管道和过滤罩的一侧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和曝气板连通。

优选的,所述清洗泵的进液端和进水管连通,所述清洗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和罐体的顶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进污管内的电磁阀,使得污水通过进污管进入罐体内腔的下端,同时,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电机和气泵,气泵工作时能够吸入过滤罩内过滤后的空气,输送到曝气板内,由曝气孔细化排出,在电机工作时,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了搅拌杆和细化叶片以及细化金属转板转动,搅拌杆和细化叶片转动时能够对细化后的气体进一步搅拌和细化,且在气体通过转动过程中的细化金属转板后,最大程度的使气体和污水混合,达到了曝气效果好的目的,接着,混合后的污水通过铁碳微电解填料后,实现了开环断链,去毒性好的能力,而过滤后的水体通过排水管排出,通过清洗泵的作用,能够向罐体内腔的上端输入清洗水体,而加压输入的清洗水体会逆向通过铁碳微电解填料,实现反向清洗的能力,而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从而达到了方便清洗的能力,多次的清洗能够有效的防止板结,且避免了处理效果衰减的情况出现,通过以上结构配合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的曝气时,污水和气体的混合度较差,且微电解填充料在电解的过程中以出现沉淀物粘附在表面,形成板结,影响电解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曝气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状态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细化金属转板;3、细化叶片;4、排污管;5、曝气板;6、固定环;7、电机;8、搅拌杆;9、进污管;10、细化孔;11、清洗泵;12、排水管;13、导流板;14、铁碳微电解填料;15、曝气孔;16、底板;17、过滤罩;18、气泵;19、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罐体1、细化金属转板2、细化叶片3、排污管4、曝气板5、固定环6、电机7、搅拌杆8、进污管9、细化孔10、清洗泵11、排水管12、导流板13、铁碳微电解填料14、曝气孔15、底板16、过滤罩17、气泵18和转动杆1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包括罐体1和固定环6,罐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罐体1右侧的下端连通有排污管4,罐体1右侧的上端连通有排水管12,罐体1左侧的下端连通有进污管9,进污管9和排水管12以及排污管4的内表面均活动连接有电磁阀,罐体1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搅拌杆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细化叶片3,细化叶片3的内表面开设有细化孔10,细化孔10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两个细化孔10之间的距离相等,转动杆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细化金属转板2,罐体1内腔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13,导流板13之间设置有铁碳微电解填料14,罐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板5,曝气板5的顶部开设有曝气孔15,固定环6后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6,底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罩17和气泵18,气泵18的进气端通过管道和过滤罩17的一侧连通,气泵18的出气端通过管道和曝气板5连通,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进污管9内的电磁阀,使得污水通过进污管9进入罐体1内腔的下端,同时,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电机7和气泵18,气泵18工作时能够吸入过滤罩17内过滤后的空气,输送到曝气板5内,由曝气孔15细化排出,在电机7工作时,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了搅拌杆8和细化叶片3以及细化金属转板2转动,搅拌杆8和细化叶片3转动时能够对细化后的气体进一步搅拌和细化,且在气体通过转动过程中的细化金属转板2后,最大程度的使气体和污水混合,达到了曝气效果好的目的,接着,混合后的污水通过铁碳微电解填料14后,实现了开环断链,去毒性好的能力,而过滤后的水体通过排水管12排出,罐体1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清洗泵11,清洗泵11的进液端和进水管连通,清洗泵11的出水端通过管道和罐体1的顶部连通,通过清洗泵11的作用,能够向罐体1内腔的上端输入清洗水体,而加压输入的清洗水体会逆向通过铁碳微电解填料14,实现反向清洗的能力,而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4排出,从而达到了方便清洗的能力,多次的清洗能够有效的防止板结,且避免了处理效果衰减的情况出现(本申请中外置控制器为plc控制器,同时,外置控制器的两个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且本申请中采用市电进行供电)。

使用时,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进污管9内的电磁阀,使得污水通过进污管9进入罐体1内腔的下端,同时,通过外置控制器打开电机7和气泵18,气泵18工作时能够吸入过滤罩17内过滤后的空气,输送到曝气板5内,由曝气孔15细化排出,在电机7工作时,带动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了搅拌杆8和细化叶片3以及细化金属转板2转动,搅拌杆8和细化叶片3转动时能够对细化后的气体进一步搅拌和细化,且在气体通过转动过程中的细化金属转板2后,最大程度的使气体和污水混合,达到了曝气效果好的目的,接着,混合后的污水通过铁碳微电解填料14后,实现了开环断链,去毒性好的能力,而过滤后的水体通过排水管12排出,通过清洗泵11的作用,能够向罐体1内腔的上端输入清洗水体,而加压输入的清洗水体会逆向通过铁碳微电解填料14,实现反向清洗的能力,而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4排出,从而达到了方便清洗的能力,多次的清洗能够有效的防止板结,且避免了处理效果衰减的情况出现,通过以上结构配合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微电解反应器的曝气时,污水和气体的混合度较差,且微电解填充料在电解的过程中以出现沉淀物粘附在表面,形成板结,影响电解效率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