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8912发布日期:2021-08-20 16:5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自然水体中,普遍存在水体富营养,磷元素超标的现象,使得对于污水处理中磷的处理也越来越关注,生活污水由于其特殊性质,使得其磷的含量过高,而上述技术中,对于磷的处理效果有限,无法适应现有以及未来对于生活污水处理的要求。而且现有的处理设备的污泥搅拌多以依靠水下搅拌机机械搅拌为主,水下搅拌机水下运作情况复杂,容易出现搅拌机故障,甚至有漏电等危险情况。一旦出现搅拌机故障,人工维修成本高,而且需要停止设备运行进行维修,造成设备内的生化条件失衡,生化微生物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除磷效果好且故障率少、搅拌效果好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过滤装置、除磷箱、沉淀装置、曝气排出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处理池分为生化反应区和初次沉淀区,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初次沉淀区,所述曝气排出装置和所述搅拌装置设于所述生化反应区内且位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所述搅拌装置开设有排出高压气体的喷气孔用于吹动所述处理池底部的污泥,所述生化反应区与进水管连通,经所述生化反应区处理的污水进入所述初次沉淀区,所述过滤装置、所述除磷箱和所述沉淀装置依次管道连接,将经所述初次沉淀区内的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除磷箱内除磷再接入所述沉淀装置进行二次沉淀。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送风机以及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出气管道,其中,所述喷气孔开设于所述出气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道的同一截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喷气孔,两个所述喷气孔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优选的,两个所述喷气孔之间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曝气排出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生化反应区的底部的曝气管道以及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上的曝气盘。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道为闭合管路且呈回字型。

优选的,所述沉淀装置水平地设于所述生化反应区内,其中,所述沉淀装置的底部呈漏斗型。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为六角蜂窝斜管填料。

优选的,还包括进水挡板,所述进水挡板悬设于所述处理池上,且所述进水挡板间隔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处理池内设置单独的除磷箱,对生化处理后初次沉淀的污水进行投加药剂,以去除污水中的磷,由于除磷箱为单独空间,投加药剂在保证除磷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不会影响所述处理池的生化条件。

(2)在所述除磷箱后设置沉淀装置来进行二次沉淀,进一步对污水进行沉淀,提高沉淀效果,增加了设备抗冲击能力,使设备出水水质更加稳定。

(3)所述处理池底部设置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喷出高压气体来搅动污泥,使所述处理池的混合搅拌由传统机械搅拌改为气动搅拌,减少设备内部的电动设备,杜绝水下漏电情况,而且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搅拌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俯视图。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1、以及设于所述处理池1内的过滤装置3、除磷箱5、沉淀装置7、曝气排出装置8和搅拌装置9。

所述处理池1的进水管10接入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所述处理池1分为生化反应区13和初次沉淀区15,所述生化反应区13与进水管10连通,所述进水管10的污水流入所述生化反应区13,污水先经所述生化反应区13处理后在进入所述初次沉淀区15,其中,所述生化反应区13沉淀的污泥经排泥管道排出。

所述过滤装置3、所述除磷箱5和所述沉淀装置7依次管道连接且均设于所述生化反应区1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3为六角蜂窝斜管填料,污水经六角蜂窝斜管填料沉淀和出砂。经所述过滤装置3过滤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除磷箱5内除磷再接入所述沉淀装置7进行二次沉淀。具体的,所述过滤装置3的出水经出水三角堰11输送至所述除磷箱5。所述除磷箱5为单独设置,对生化处理后初次沉淀的污水进行投加药剂,去除污水中的磷。由于所述除磷箱5为单独空间,投加药剂在保证除磷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不会影响所述处理池1的生化条件。

所述曝气排出装置8和所述搅拌装置9设于所述生化反应区13内且位于所述处理池1的底部。具体的,所述曝气排出装置8包括设于所述生化反应区13的底部的曝气管道81以及连接于所述曝气管道81上的曝气盘83。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道81为闭合管路且呈回字型。风机通过所述曝气管道81将气体注入到所述生化反应区13,提高了所述生化反应区13氧气的溶解率。需要解释的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参与的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由硝酸菌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自养菌,它们利用废水中的碳源,通过与nh3-n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

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脱氮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废水中逸出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

所述搅拌装置9开设有排出高压气体的喷气孔91用于吹动所述处理池1底部的污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送风机以及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出气管道95,其中,所述喷气孔91开设于所述出气管道95上。所述送风机供送高压风力至所述出气管道95,所述出气管道95上的喷气孔91喷射出高压气体,将所述处理池1底部沉积的污泥吹动,来达到混合搅拌污泥的目的。其中,所述出气管道95的分布可根据需求布置在所述处理池1的各个位置,这样,比起传统的单独设置在一个方位的搅拌机来说,其搅拌效果大大的提升。而通过气动搅拌所需动力为送风机提供,无需在原有电气基础上增加其它设备,达到了所述送风机使用效率最大化的作用,在维修方面,降低的故障率,减少了维修几率。

请参阅图3,为图1所示的搅拌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出气管道95的同一截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喷气孔91,两个所述喷气孔91之间的夹角a呈锐角。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道95的同一截面上两个所述喷气孔91之间的夹角a为45°。所述出气管道95上斜向45度的喷气孔91高速喷射出气体将污泥吹动,起混合搅拌的作用。

所述沉淀装置7水平地设于所述生化反应区13内,经所述除磷箱5除磷后进入所述沉淀装置7,其中,所述沉淀装置7的底部呈漏斗型,漏斗型的所述沉淀装置7更有利于污泥沉淀在其底部,以增加沉淀效果,增加了设备抗冲击能力,使设备出水水质更加稳定。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还包括进水挡板12,所述进水挡板12悬设于所述处理池1上,且所述进水挡板12间隔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0的出水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处理池内设置单独的除磷箱,对生化处理后初次沉淀的污水进行投加药剂,以去除污水中的磷,由于除磷箱为单独空间,投加药剂在保证除磷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不会影响所述处理池的生化条件。

(2)在所述除磷箱后设置沉淀装置来进行二次沉淀,进一步对污水进行沉淀,提高沉淀效果,增加了设备抗冲击能力,使设备出水水质更加稳定。

(3)所述处理池底部设置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喷出高压气体来搅动污泥,使所述处理池的混合搅拌由传统机械搅拌改为气动搅拌,减少设备内部的电动设备,杜绝水下漏电情况,而且故障率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