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加样系统的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9081发布日期:2021-09-15 08:3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加样系统的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2.样本前处理是实现样本检测的基础,有人说选择一种合适的样本前处理方法,就等于完成了分析工作的一半,这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样本前处理的重要性。
3.传统镜检玻片的样本前处理主要是利用人工操作,需要人工加样(包括样本和试剂);温育完成后,需要人工手持玻片在盛装有清洗液的清洗槽中涮洗,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无法满足高通量样本的处理需求。
4.有鉴于此,市场出现了一些自动加样系统,以实现样本的自动处理和判读。其中,在自动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反应完成后的玻片用清洗液和纯化水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检测。因而,如何设计一种与玻片清洗配套的清洗系统是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加样系统的清洗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提高了一致性,可重复性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自动加样系统的清洗系统,包括注液系统和抽液系统,所述注液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液部,第一动力部和注液部,所述注液部具有多个注液针,所述第一动力部提供的动力将所述储液部内的液体抽送至每个所述注液针并由注液针流出;所述抽液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抽液部、第二动力部、收集容器和回收部,所述第二动力部提供的动力使废液经所述抽液部回收到所述收集容器内,收集容器内的废液在自重的作用进入所述回收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液部包括多个分别通过抽液管与所述收集容器相连通的抽液针;所述第二动力部包括与所述抽液针的数量相同的抽液泵,每个所述抽液管上连通设置有一个所述抽液泵。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部包括盛装有清洗液的第一容器和盛装有纯化水的第二容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部为注液泵,所述注液泵进口的第一路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而其进口的第二路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抽液泵的出口处连通有第一分液容器,所述第一分液容器通过多个注液管分别与所述注液针连通,且每个所述注液管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泵进口的第一路和注液泵进口的第二路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相连通。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泵进口的第一路和注液泵进口的第二路通过三通接头相连通,且第一路和第二路上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多个与所述注液针一一对应的注液泵,每个所述注液泵的进口均分为两路,每个注液泵进口的第一路与所述第一容器相连通而其第二路与所述第二容器相连通,且第一路和第二路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相连通;
14.每个注液泵的出口处通过注液管与所述注液针连通,且每个所述注液管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电磁阀。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第二分液容器,以及与所述第二容器连通的第三分液容器;每个所述注液泵进口处的第一路均与所述第二分液容器相连通,每个注液泵进口处的第二路均与所述第三分液容器相连通。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器内设置有检测液位的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二容器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液位的第二检测件,所述回收部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液位的第三检测件。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和所述第三检测件均为液位传感器。
17.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与自动加样系统配套使用,克服了传统人工处因步骤多、样本量大而引起的劳动强度大,一致性交叉且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清洗液和纯化水的自动加注,不仅提高了清洗效率,还能够保证清洗一致性,还提高了样本处理效率,能够满足临床上高通量样本的处理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管路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管路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的管路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四的管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自动加样系统的清洗系统,包括注液系统和抽液系统,注液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液部,第一动力部和注液部,注液部具有多个注液针1,第一动力部提供的动力将储液部内的液体抽送至每个注液针1并由注液针1流出;抽液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抽液部、第二动力部、收集容器3和回收部,第二动力部提供的动力使废液经抽液部回收到所述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自重的作用进入回收部(即回收容器4)。
24.如图1所示,抽液部包括多个分别通过抽液管2.1与收集容器3连通的抽液针2.2;第二动力部包括与抽液针2.2的数量相同的抽液泵2.3,每个抽液管2.1上连通设置有一个抽液泵2.3。工作时,每清洗一次后,控制系统控制抽液泵2.3启动,抽液泵2.3将清洗后的废液抽送至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重力的作用流入下方的回收容器4内,将废液
及时排出,实现了自动化排液。
25.如图1所示,储液部包括盛装有清洗液的第一容器5.1和盛装有纯化水的第二容器5.2;第一动力部为注液泵6.1,注液泵6.1进口的第一路与第一容器5.1连通而其进口的第二路与第二容器5.2连通,且注液泵6.1进口的第一路和第二路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7.1相连通,当需要用清洗液清洗时,两位三通电磁阀7.1切换至第一容器5.1和注液泵6.1连通的状态,当需要用纯化水清洗时,两位三通电磁阀7.1切换至第二容器5.2和注液泵6.1连通的状态,实现了清洗介质的灵活选择,满足实验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26.注液泵6.1的出口处连通有第一分液容器8.1,第一分液容器8.1底部的接口处连通设置有多个注液管9.1,每个注液管9.1的另一端均连通有一个注液针1,且每个注液管9.1上均具有一个第一电磁阀10,以控制第一分液容器8.1和注液针1之间的通断情况。
27.如图1所示,第一容器5.1内设置有检测液位的第一检测件11,第二容器5.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液位的第二检测件12,回收容器4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其液位的第三检测件13,第一检测件11、第二检测件12和第三检测件13均为液位传感器(当然,可以设置时还可以在第一容器5.1、第二容器5.2和回收容器4的下方安装重力传感器,通过称重方式实现液体量的监控)。工作时,第一检测件11、第二检测件12和第三检测件13分别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传输至自动加样系统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接收到的液位信号进行处理,当第一容器5.1和第二容器5.2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同时达到最低液位时,控制系统的报警模块发出报警来提醒工作人员,实现了第一容器5.1和第二容器5.2的实时监控,确保清洗用量满足待处理样本的清洗需求;当回收容器4内的液位达到最高液位时,控制系统的报警模块也发出报警来提醒工作人员更换空的回收容器4,有效防止回收容器4内的废液溢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29.当需要用清洗液清洗时,两位三通电磁阀7.1切换至第一容器5.1和注液泵6.1连通的状态,启动注液泵6.1将第一容器5.1内的清洗液抽送至第一分液容器8.1内,当注液泵6.1工作预设时间后,注液管9.1上的第一电磁阀10同时开启,向指定的清洗液槽内注入清洗液;注液结束后,关闭注液泵6.1和多个第二电磁阀14;当清洗完成后,启动抽液泵2.3将废液抽送至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下方的回收容器4内,实现了废液的及时回收;
30.当需要用纯化水清洗时,两位三通电磁阀7.1切换至第二容器5.2和注液泵6.1连通的状态,启动注液泵6.1将第二容器5.2内的纯化水抽送至第一分液容器8.1内,当注液泵6.1工作预设时间后,同时开启第一电磁阀10,将纯化水经多个注液针1同步注入每个指定的清洗液槽内,当注液达到预设时间后关闭注液泵6.1和第一电磁阀10;清洗完成后,启动抽液泵2.3将废液抽送至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下方的回收容器4内,实现了废液的及时回收。
31.实施方式二
32.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注液泵6.1和第一容器5.1、第二容器5.2的连接方式不同。如图2所示,注液泵6.1进口的第一路和第二管路通过三通接头相连接,且与第一容器5.1连通的第一路上和与第二容器5.2连通的第二路上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4。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相应的第二电磁阀14的启闭,以实现清洗液和
纯化水的注液操作,实现待处理样本的清洗。
33.实施方式三
34.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注液系统中的第一动力部不同,且无需第一分液容器8.1。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动力部包括多个注液泵6.2,每个注液泵6.2的出口通过注液管9.2直接与一个注液针1连通,且每个注液管9.2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三电磁阀15;每个注液泵6.2的进口均为两路,其第一路与第一容器5.1相连通,其第二路与第二容器5.2相连通,与第一容器5.1连通的管路和与第二容器5.2连通的管路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7.2相连接,以实现清洗液和纯化水的切换。
35.当需要用清洗液清洗时,所有的两位三通电磁阀7.2都切换至到使第一容器5.1和对应的注液泵6.2相连通的状态,然后同时开启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每个注液泵6.2均抽取第一容器5.1内的清洗液并经与其连通的注液针1注入到指定的清洗液槽内,实现了同时加注,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加注完成后,将多个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同时关闭;当清洗完成后,启动抽液泵2.3将废液抽送至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下方的回收容器4内,实现了废液的及时回收。
36.当需要用纯化水清洗时,所有的两位三通电磁阀7.2都切换至到使第二容器5.2和对应的注液泵6.2相连通的状态,然后同时开启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每个注液泵6.2均抽取第二容器5.2内的纯化水并经与其连通的注液针1注入到指定的清洗液槽内,实现了同时加注,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加注完成后,将多个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同时关闭;当清洗完成后,启动抽液泵2.3将废液抽送至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下方的回收容器4内,实现了废液的及时回收。
37.实施方式四
38.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三的不同之处注液系统还包括第二分液容器8.2和第三分液容器8.3。具体地:如图4所示,注液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容器5.1连通的第二分液容器8.2,以及与第二容器5.2连通的第三分液容器8.3;每个注液泵6.2进口处的第一路均与第二分液容器8.2相连通,每个注液泵6.2进口处的第二路均与第三分液容器8.3相连通,有效减少了插入到第一容器5.1和第二容器5.2内的管路数量。
39.当需要用清洗液清洗时,所有的两位三通电磁阀7.2都切换至到使第二分液容器8.2和注液泵6.2相连通的状态,然后同时开启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注液泵6.2抽取第一容器5.1内的清洗液并经第二分液器后由注液针1注入到指定的清洗液槽内,实现了同时加注,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加注完成后,将多个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同时关闭;当清洗完成后,启动抽液泵2.3将废液抽送至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下方的回收容器4内,实现了废液的及时回收。
40.当需要用纯化水清洗时,所有的两位三通电磁阀7.2都切换至到使第三分液容器8.3和注液泵6.2相连通的状态,然后同时开启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每个注液泵6.2均抽取第二容器5.2内的纯化水并经第三分液器和注液针1后,注入到清洗液槽内,实现了同时加注,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加注完成后,将多个注液泵6.2和第三电磁阀15同时关闭;当清洗完成后,启动抽液泵2.3将废液抽送至收集容器3内,收集容器3内的废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下方的回收容器4内,实现了废液的及时回收。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