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炭废水脱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0287发布日期:2021-05-18 20:0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兰炭废水脱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炭废水脱酚装置。


背景技术:

2.兰炭的生产因原料及工艺,其废水组分复杂,酚氨含量较高,目前使用较多的为脱酸脱氨与mibk为萃取剂的酚氨回收工艺。使用前置萃取往往会因溶于mibk中的水(水含量约为1.9%)中夹带的二氧化碳和氨对酚塔顶冷凝器等后系统设备造成堵塞、腐蚀,影响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3.专利cn105936562 a公开了利用热耦合处理煤化工酚氨废水的节能方法及装置,其中采用了前置萃取后接溶剂脱除再进行脱酸脱氨,由于氨和二氧化碳沸点低、水和mibk共沸的原因,再生的溶剂会带到后续系统;萃取相中的水(含量约为1.9%)会夹带氨和二氧化碳进入后续系统,造成腐蚀和堵塞。
4.专利cn111252981 a公开了一种含油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和装置,采用前置萃取,萃取相中的水(约占1.9%)中会夹带氨和二氧化碳进入后续系统,造成腐蚀和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工艺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兰炭废水脱酚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兰炭废水脱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萃取塔、汽提塔、脱酸塔、溶剂提取塔、溶剂循环槽、脱氨塔、萃取塔、萃取物槽、酚塔、溶剂槽;所述前置萃取塔中部与污水进口连接,上部与汽提塔中部相连,底部与脱酸塔相连;所述汽提塔底部与萃取物储槽上部相连;所述脱酸塔底部与溶剂提取塔中部相连;所述溶剂提取塔顶部与溶剂循环槽相连,底部与脱氨塔相连;;所述溶剂循环槽下部与前置萃取塔下部相连;所述脱氨塔底部与萃取塔相连;所述萃取塔上部与萃取物储槽上部相连;所述萃取物储槽下部与酚塔相连;所述酚塔顶部与溶剂槽相连;所述溶剂槽下部分别与溶剂循环槽上部、萃取塔下部相连;在酚塔底部设有粗酚出口。
7.进一步地,前置萃取塔内件选用通过性较好的格栅规整填料。
8.进一步地,汽提塔下部设置有氮气管线。
9.进一步地,在汽提塔和脱酸塔上部设有含氨酸气出口。在溶剂循环槽和脱氨塔上部设有粗氨气出口。萃取塔底部与净化水去水塔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流程合理,在前置萃取塔萃取相采出增加了汽提塔,溶剂提取塔设置在脱酸塔之后,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氨等易溶于水的物质带至后系统,造成腐蚀和堵塞,能有效延长酚氨回收装置的运行周期。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前置萃取塔、2.汽提塔、3.脱酸塔、4.溶剂提取塔、5.溶剂循环槽、6.脱氨塔、7.萃取塔、8.萃取物槽、9.酚塔、10.溶剂槽。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3.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兰炭废水脱酚装置,包括:前置萃取塔1、汽提塔2、脱酸塔3、溶剂提取塔4、溶剂循环槽5、脱氨塔6、萃取塔7、萃取物槽8、酚塔9、溶剂槽10。
14.前置萃取塔中部与污水进口连接,上部与汽提塔中部相连,底部与脱酸塔相连;所述汽提塔底部与萃取物储槽上部相连;所述脱酸塔底部与溶剂提取塔中部相连;所述溶剂提取塔顶部与溶剂循环槽相连,底部与脱氨塔相连;所述溶剂循环槽下部与前置萃取塔下部相连;所述脱氨塔底部与萃取塔相连;所述萃取塔上部与萃取物储槽上部相连;所述萃取物储槽下部与酚塔相连;所述酚塔顶部与溶剂槽相连;所述溶剂槽下部分别与溶剂循环槽上部、萃取塔下部相连;在酚塔底部设有粗酚出口。
15.前置萃取塔内件选用通过性较好的格栅规整填料。汽提塔下部设置有氮气管线。在汽提塔和脱酸塔上部设有含氨酸气出口。在溶剂循环槽和脱氨塔上部设有粗氨气出口。萃取塔底部与净化水去水塔连接。
16.工作过程如下:污水原水在前置萃取塔1中与来自溶剂循环槽5和溶剂槽10的mibk进行错流萃取,萃取相从前置萃取塔1上部采出送至汽提塔,汽提二氧化碳、氨等挥发组分后送至萃取物槽8。萃余相从前置萃取塔1底部采出至脱酸塔3,脱除酸气后进入溶剂提取塔4回收溶剂,回收的溶剂进入溶剂循环槽5。溶剂提取塔4底部采出的水经过脱氨塔6脱氨后送至萃取塔7与溶剂槽10送来的mibk错流萃取,萃取相进入萃取物槽8,水相送至水塔。萃取物槽8中的萃取物送至酚塔9,粗酚自塔底采出,mibk从塔顶才出后送至溶剂槽10,溶剂槽10一部分送至萃取塔7、一部分补充给溶剂循环槽5从而形成循环。
17.本发明中描述的连接关系均为主要设备,例如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回流罐等常规配置均已省略,也省略了常见的热耦合等节能设施;表述的上部、中部、顶部等为均位置关系。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