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24617804发布日期:2021-04-09 20:2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中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厂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智慧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化发展,各类污水也日渐增多,其中工业污水因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从而使工业污水的处理倍加困难,工业污水常常会造成水体的大面积污染,呈现出令人厌恶的外观并且散发着恶臭,所以对工业污水的控制尤为重要。通常对工业污水的处理方式包括过滤、吸附、生化处理等措施,使得工业污水能够得到初步的处理,但由于目前多数工厂对工厂污水的处理仍较为粗放,过滤、生化处理等工序通常不能满足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存在处理效果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且处理成本低的智慧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慧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装置、沉淀装置、处理装置和回用装置,沉淀装置上连接有取样装置和排泥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有通气装置。

优选的,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结构,沉淀池结构通过进水管连接收集装置,沉淀池结构一侧设有过滤输送结构;沉淀池结构包括倒锥筒状的上过滤池,还包括设置在上过滤池下面的下过滤池,下过滤池为圆筒状;上过滤池上面连接进水管;上过滤池与下过滤池之间设置有连接池,连接池与上过滤池对称设置;连接池内设置有斜锥筒状的连接腔,连接腔底端开口小于顶端开口,连接腔的顶端开口与底端开口截面均为圆形;上过滤池底部设置有上过滤结构,上过滤结构包括圆形的过滤盘,过滤盘的上下端面边缘均设置有过滤挡板,过滤盘的一端还设置有呈弓形的夹持板;下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倾斜向下设置,过滤板的顶端设置在连接腔底端开口下面;下过滤池连接有排泥装置,上过滤池连接有取样装置。

优选的,过滤输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结构一侧的一对滑轨,滑轨上连接有一对输送底座,两个输送底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任一输送底座上均竖直设置有竖杆,竖杆上水平螺接有夹臂;两个夹臂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相配合的弧形夹板,弧形夹板内壁上均布有橡胶突起;两个弧形夹板之间夹持有水平设置的输送棒,输送棒靠近沉淀池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输送器,输送器包括与输送棒固接的夹持底座,夹持底座为台阶状且截面为扇形,夹持底座靠近过上过滤结构的一端设置有与上过滤结构相配合的夹持片,夹持片与过滤盘上的夹持板相配合;过滤输送结构还包括与输送棒相配合的吊装结构;上过滤池的底部还设置有与上过滤结构相配合的封堵板,封堵板为台阶状且截面为半圆环形,封堵板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结构相配合的封堵片;夹持底座和封堵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过滤池的外壁和连接池的外壁相配合。

优选的,处理装置包括反应箱,反应箱顶端设置有与下过滤池相连通的连接管;反应箱内设置有树状的反应结构,反应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上上下设置有多组倾斜设置的反应盘结构;处在上方的反应盘结构的外缘不超出处在下方的反应盘结构的外缘;任一反应盘结构均包括至少两个内外配合的环形反应盘;环形反应盘由两个半环形结构可拆卸连接组成;环形反应盘的任一半环形结构均包括至少一个空箱状的通气室,通气室靠近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通气室的另一端有连接座,处在外侧的环形反应盘上的连接头与处在内侧的环形反应盘上的连接座相配合;连接头为空心球状,连接头靠近通气室的一端通过布气板与通气室相连通,连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连接座中心设置有弧板室,弧板室为横置的方筒结构,弧板室内设置有与连接头相配合的连接弧板,弧板室中心处设置有通气管,连接弧板套接在通气管上,弧板室中心处还设置有与连接弧板连接的压簧,压簧套接在通气管上;固定杆为中空结构,固定杆与通气装置相连接,固定杆上均布有通孔,与固定杆相接触的环形反应盘上的连接头伸入到固定杆上的通孔中,且环形反应盘中的通气室与固定杆内的腔体相连通。

优选的,弧板室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卡接孔,卡接孔成对出现,至少有一对,连接座内设置有卡接杆,卡接杆上套接有与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球,卡接球的一部分露出在卡接孔外面即深入到弧板室内部,卡接杆上还套接有卡接簧,卡接簧一端连接在连接座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卡接球上;卡接孔的直径小于卡接球的直径;卡接杆与通气管相垂直。

优选的,通气室的顶端均布有多个上槽体,上槽体的截面为半圆形,上槽体的壁上均布有多个进水孔;通气室的底端均布有多个下槽体,下槽体的截面为倒梯形,下槽体下面设置有与反应箱相连通的出水槽;下槽体与上槽体间隔设置;上槽体和下槽体的中心线均与固定杆的中轴线相交;相邻的环形反应盘上的上槽体相对应。

优选的,连接腔底端开口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超出连接腔顶端开口。

优选的,连接弧板的顶端外缘设置有t型接头,弧板室的壁上设置有与t型接头相配合的轨道;t型接头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连接弧板外缘与弧板室的壁相切的位置。

一种利用上述系统处理工厂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收集装置将工厂污水进行收集;(2)将沉淀装置安装到位后,将收集后的工厂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沉淀装置进行过滤和沉淀,并通过取样装置进行污水取样,过滤后的固体废物进入排泥装置中,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处理装置中进行通气处理;(3)通气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回用装置中回收利用;其中步骤(2)中污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沉淀装置中的上过滤池中,经过上过滤结构,并由过滤盘进行初步过滤,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通过连接腔冲击在过滤板上,并沿过滤板向下流动,由过滤板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污水穿过过滤板并通过连接管道进行到处理装置中,未通过过滤板的污水再次回流到上过滤池中,进行反复过滤,最终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物进行排泥装置进行固化处理;步骤(3)中,进入处理装置的污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反应箱中,首先进入处在最上方的反应盘结构上,当进入的污水足够多时,通过处在最上层的反应盘结构的外缘流入下一级的反应盘结构,同时经过反应盘结构的污水,通过通气室上方的上槽体中的进水孔进入通气室内与通入的气体或空气或反应催化剂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处理的效率,并通过下槽体的出水槽进入下一级反应盘结构上进行再一次反应,最终经过反应结构后的污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回用装置进行回收利用,其中通气装置将空气或反应气体通过管道进行固定杆的空腔内,进而进入通气室中与污水充分接触。

步骤(2)中安装沉淀装置时,在需要安装或更换上过滤结构时,输送棒前端的输送器将上过滤结构夹持住,输送底座上设置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带动输送底座在滑轨上移动到靠近上过滤池的位置,将上过滤结构输送至上过滤池下面并与封堵板相配合,待上过滤结构到达所需位置后,将吊装结构安装好并将输送棒夹持住进行相应固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系统及方法,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上沉淀池、连接池和下过滤池相配合的结构,对工厂污水进行充分过滤,且连接池与上沉淀池为对称结构,方便上沉淀池与连接池的对接,同时有利于上沉淀池的稳定;连接池中设置有斜锥筒状的连接腔,且连接腔底端开口在顶端开口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超出顶端开口,方便工厂污水的流出,同时使得工厂污水到达连接腔底端开口时流速增大,有利于工厂污水在下过滤池中过滤板上的过滤作业;上过滤结构中的过滤盘可以进行更换,根据取样装置对上过滤池中污水的取样分析,可更换不同类型的过滤盘,甚至在工厂污水不需要进行严格过滤时,可以将上过滤结构中的过滤盘取消,仅保留过滤挡板,仅利用下过滤池中的过滤板进行过滤,应用范围广且操作灵活,有利于污水过滤作业的高效;在过滤盘的上下端面边缘设置过滤挡板,可以增强上过滤结构与上过滤池和连接池的紧密配合,也可以有效防止过滤盘过滤速度较慢时流出污水,同时设置夹持板,方便输送器进行夹持进而进行安装更换作业,也防止输送器损伤过滤盘。

(2)设置有过滤输送结构,方便对上过滤结构进行安装或更换,扩展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且提高过滤效率;采用台阶状的夹持底座,方便进入上过滤池和连接池之间的狭窄空间,以方便安装或更换上过滤结构;设置有输送棒和输送器相配合的上过滤结构的输送结构,方便对上过滤结构进行输送,减少人工干预作业;输送器和封堵板相配合,将上过滤结构紧密配合在上过滤池和连接池之间,提高过滤效率且配合稳定;设置有封堵片和夹持片,提高上过滤结构的稳定性;设置有吊装结构,利用两片式的吊装筒,在不影响输送棒正常作业的同时,可对处在过滤作业中的输送棒、输送器及上过滤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作用。

(3)设置有反应箱,利用反应箱对其中的污水进行反应处理,可通入空气、反应气体或反应溶液等,对污水进行高效反应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设置树形的反应结构,污水可从上而下逐层进行反应,使得污水的处理更充分;污水可沿着处在上方的反应盘结构的边缘流入到下一级反应盘结构上,也可以从反应盘结构中通气室顶端的进水孔进入,在通气室内充分反应后通过通气室底端的出水槽流入到下一级的反应盘结构中,需要通入的反应气体则由通气装置通过管道进入固定杆,再从固定杆通过通气管、连接头进入通气室中,从通气室顶端的进水孔也可进入到在反应盘结构上留存的污水中进行反应,污水与反应气体充分混合,提高了污水的处理速度和处理程度;设置有空心球状的连接头与连接弧板相配合,使得反应盘结构的单体之间配合紧密,同时在连接弧板中心处设置通气管,通气管与空心的连接头相配合,使得反应气体可以顺畅进入通气室中,设计巧妙且实用效果好;处在最内侧的连接头直接卡接在固定杆的通孔中,实现反应盘结构固定的同时进行反应气体的通入;连接弧板与卡接球共同与连接头相配合,实现连接头与连接座的配合,同时卡接球与连接头均为球状结构,方便其卡入和取出;环形反应盘由两个半环形结构可拆卸连接组成,可将一个半环形结构先卡接在固定杆或内侧相邻的环形反应盘上,再卡接另外一个半环形结构,方便安装和配合;卡接孔的直径小于卡接球的直径,防止卡接球脱落;通气室的顶端均布有多个上槽体,上槽体的截面为半圆形,上槽体的壁上均布有多个进水孔,进水处设置为孔,方便进行滴漏,以实现充分反应;通气室的底端均布有多个下槽体,下槽体的截面为倒梯形,下槽体下面设置有与反应箱相连通的出水槽,出水槽设置为线状的槽体,反应后的污水方便留出,防止出现流动不畅的情况;下槽体与上槽体间隔设置,避免污水从进水孔直接到出水槽流出;上槽体和下槽体的中心线均与固定杆的中轴线相交;相邻的环形反应盘上的上槽体相对应,有利于污水流动的顺畅;连接弧板的顶端外缘设置有t型接头,弧板室的壁上设置有与t型接头相配合的轨道,便于连接弧板在弧板室内滑动。

(4)采用上述系统进行工厂污水处理,可实现污水的充分过滤,同时可根据工厂污水的情况适配不同类型的过滤结构,适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通过上述系统进行反应处理,使得工厂污水能够充分反应,降低工厂污水的污染程度,方便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能力,以节约水资源和有效减低水污染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沉淀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封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过滤输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弧形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吊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反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反应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环形反应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连接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弧板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相邻的弧形反应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17为通气室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半环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2中沉淀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2中上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3中反应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3中反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3中倒梯形反应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收集装置1,沉淀装置2,处理装置3,回用装置4,取样装置5,排泥装置6,通气装置7,上过滤池201,上过滤结构202,连接腔203,输送器204,进水管205,吊装结构206,输送棒207,夹臂208,竖杆209,输送底座210,滑轨211,下过滤池212,过滤板213,连接池214,封堵板215,弧形夹板216,连杆217,过滤挡板218,夹持板219,封堵片220,夹持片221,橡胶突起222,吊装筒223,平口224,吊孔225,防滑垫层226,固定孔227,反应箱301,反应盘结构302,连接管303,固定杆304,环形反应盘305,连接座306,弧板室307,卡接杆308,卡接簧309,卡接球310,连接弧板311,压簧312,通气管313,通气室314,布气板315,连接头316,t型接头317,上槽体318,进水孔319,下槽体320,出水槽3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智慧工厂污水处理系统,如图1-18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装置1、沉淀装置2、处理装置3和回用装置4,沉淀装置2上连接有取样装置5和排泥装置6,处理装置3上设置有通气装置7。

沉淀装置2包括沉淀池结构,沉淀池结构通过进水管205连接收集装置1,沉淀池结构一侧设有过滤输送结构;沉淀池结构包括倒锥筒状的上过滤池201,上沉淀池201上连接有用于固定上沉淀池201的支架结构,支架结构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上过滤池201可为圆筒、方筒、斜筒中的一种,顶端开口大可以方便进水,底端开口小有利于污水利用自身重力进行过滤,还包括设置在上过滤池201下面的下过滤池212,下过滤池212为圆筒状;上过滤池201上面连接进水管205;上过滤池201与下过滤池212之间设置有连接池214,连接池214与上过滤池201对称设置;连接池214内设置有斜锥筒状的连接腔203,连接池214除去连接腔203的其余部分为空心结构,其整体外形结构与上过滤池一致可保证上过滤池的稳定,连接池214和上过滤池201之间可设置若干支撑;连接腔203底端开口小于顶端开口,连接腔203的顶端开口与底端开口截面均为圆形;连接腔203底端开口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超出连接腔203顶端开口,将连接腔203设置为倒置的斜锥筒状,使得污水经过上过滤结构202后,经过斜锥筒顺利流向过滤板213上,有效增强过滤板213的过滤效果;上过滤池201底部设置有上过滤结构202,上过滤池201和上过滤结构202之间可设置密封结构如密封橡胶垫或密封法兰,上过滤结构202的边缘尽量超出上过滤池201的底端面范围,使得输送器204和封堵板215仅与上过滤结构202相接触,上过滤结构202的过滤盘将上过滤池201的底端开口完全覆盖,避免出现漏水漏液的情况;上过滤结构202包括圆形的过滤盘,过滤盘的上下端面边缘均设置有过滤挡板218,过滤盘的一端还设置有呈弓形的夹持板219;下过滤池212内设置有过滤板213,过滤板213倾斜向下设置,过滤板213的顶端设置在连接腔203底端开口下面;下过滤池212连接有排泥装置6,过滤板213将下过滤池212分为上下两个腔体,处在过滤板213上方的腔体与排泥装置6相连接,处在过滤板213下方的腔体内为过滤后的污水,通过连接管303与反应箱301相连接,上过滤池201连接有取样装置5。

过滤输送结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池结构一侧的一对滑轨211,滑轨211上连接有一对输送底座210,两个输送底座210之间通过连杆217连接,输送底座210上设置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带动输送底座210沿滑轨211移动;任一输送底座210上均竖直设置有竖杆209,竖杆209上水平螺接有夹臂208;两个夹臂208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相配合的弧形夹板216,弧形夹板216内壁上均布有橡胶突起222;两个弧形夹板216之间夹持有水平设置的输送棒207,输送棒207靠近沉淀池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输送器204,输送器204包括与输送棒207固接的夹持底座,夹持底座为台阶状且截面为扇形,夹持底座靠近过上过滤结构202的一端设置有与上过滤结构202相配合的夹持片221,夹持片221与过滤盘上的夹持板219相配合;上过滤池201的底部还设置有与上过滤结构202相配合的封堵板215,封堵板215为台阶状且截面为半圆环形,封堵板215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结构相配合的封堵片220;夹持底座和封堵板21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过滤池201的外壁和连接池214的外壁相配合。

过滤输送结构还包括与输送棒207相配合吊装结构206,吊装结构206设置在上过滤池201和连接池214之间,吊装结构206包括与输送棒207方向一致的吊装筒223,吊装筒223为空心筒状结构,吊装筒223为两件式结构,吊装筒223的顶端设置有转轴,吊装筒223底端设置有锁扣,锁扣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对称设置的两个半空心筒形状一致,当需要进行上过滤结构202安装或更换时,将吊装筒223的两件式结构打开,保证输送棒207带动上过滤结构202顺利的输送,当上过滤结构202安装到位后,将两件式结构合在一起将输送棒207夹持住,同时将吊板和固定板安装到吊装筒223对应的孔内;输送棒207设置在吊装筒223中的吊孔225内,吊装筒内壁上设置有与输送棒207相配合的防滑垫层226,吊装筒223上部设置有截面为方形的平口224,吊装筒223下部还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227;吊装结构206还包括穿过平口的吊板和穿过固定孔227的固定板,吊板可拆卸连接在上过滤池201的外壁上,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池214的外壁上,可采用螺接或铰接的方式。

处理装置3包括反应箱301,反应箱301顶端设置有与下过滤池212相连通的连接管303;反应箱301内设置有树状的反应结构,反应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杆304,固定杆304上上下设置有多组倾斜设置的反应盘结构302;处在上方的反应盘结构302的外缘不超出处在下方的反应盘结构302的外缘;任一反应盘结构302均包括至少两个内外配合的环形反应盘305;环形反应盘305由两个半环形结构可拆卸连接组成;环形反应盘305的任一半环形结构均包括至少一个空箱状的通气室314,通气室314靠近固定杆30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16,通气室314的另一端有连接座306,处在外侧的环形反应盘305上的连接头316与处在内侧的环形反应盘305上的连接座306相配合;连接头316为空心球状,连接头316靠近通气室314的一端通过布气板315与通气室314相连通,连接头316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连接座306中心设置有弧板室307,弧板室307为横置的方筒结构,弧板室307内设置有与连接头316相配合的连接弧板311,弧板室307中心处设置有通气管313,连接弧板311套接在通气管313上,弧板室307中心处还设置有与连接弧板311连接的压簧312,压簧312套接在通气管313上;连接弧板311的顶端外缘设置有t型接头317,弧板室307的壁上设置有与t型接头317相配合的轨道;t型接头317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连接弧板311外缘与弧板室307的壁相切的位置;弧板室307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卡接孔,连接座306内设置有卡接杆308,卡接杆308上套接有与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球310,卡接杆308上还套接有卡接簧309,卡接簧309一端连接在连接座306内壁上,另一端连接在卡接球310上;卡接孔的直径小于卡接球310的直径;卡接杆308与通气管313相垂直;固定杆304为中空结构,固定杆304与通气装置7相连接,固定杆304上均布有通孔,与固定杆304相接触的环形反应盘305上的连接头316伸入到固定杆304上的通孔中,通孔位置设置有橡胶封堵件,使得通孔与连接头316实现紧密配合,防止反应气体泄露,且环形反应盘305中的通气室314与固定杆304内的腔体相连通。

通气室314的顶端均布有多个上槽体318,上槽体318的截面为半圆形,上槽体318的壁上均布有多个进水孔319;通气室314的底端均布有多个下槽体320,下槽体320的截面为倒梯形,下槽体320下面设置有与反应箱301相连通的出水槽321;下槽体320与上槽体318间隔设置;上槽体318和下槽体320的中心线均与固定杆304的中轴线相交,当反应盘结构与固定杆304垂直设置时,上槽体318和下槽体320的中心线均与固定杆304的中轴线相垂直;相邻的环形反应盘305上的上槽体318相对应。

工作时,工厂产生的污水先由收集装置1进行收集,再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沉淀装置2中的上过滤池201中,经过上过滤结构202,并由过滤盘进行初步过滤,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通过连接腔203冲击在过滤板213上,并沿过滤板213向下流动,由过滤板213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污水穿过过滤板213并通过连接管道进行到处理装置3中,未通过过滤板213的污水再次回流到上过滤池201中,进行反复过滤,最终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物进行排泥装置6进行固化处理;进入处理装置3的污水通过连接管303进入反应箱301中,首先进入处在最上方的反应盘结构302上,当进入的污水足够多时,通过处在最上层的反应盘结构302的外缘流入下一级的反应盘结构302,同时经过反应盘结构302的污水,通过通气室314上方的上槽体318中的进水孔319进入通气室314内与通入的气体或空气或反应催化剂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处理的效率,并通过下槽体320的出水槽321进入下一级反应盘结构302上进行再一次反应,最终经过反应结构后的污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回用装置4进行回收利用,其中通气装置7将空气或反应气体通过管道进行固定杆304的空腔内,进而进入通气室314中与污水充分接触。

在沉淀装置2中,输送棒207前端的输送器204将上过滤结构202夹持住,输送底座210上设置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带动输送底座210在滑轨211上移动到靠近上过滤池201的位置,将上过滤结构202输送至上过滤池201下面并与封堵板215相配合,待上过滤结构202到达所需位置后,将吊装结构206的吊装筒223合在一起将输送棒207夹持住并进行相应固定。

实施例2

如图19、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沉淀池结构两侧设有一对过滤输送结构,两个过滤输送结构均与上过滤结构相配合,其配合形式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上过滤结构与过滤输送结构相配合的位置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呈弓形的夹持板,其他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实施例3

如图21-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反应箱301内设置有反应结构,反应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杆304,固定杆304上设置有呈倒正四棱柱状的反应盘结构302,反应盘结构302由四个向下倾斜设置的倒梯形反应盘可拆卸连接组成,倒梯形反应盘底端为与固定杆相配合的弧形,倒梯形反应盘底端设置有与固定杆相连接的连接头,倒梯形反应盘的顶端和底端与实施例1中通气室的顶端和底端结构一致,本实施例中倒梯形反应盘实质等同于实施例1中的通气室结构且不存在连接座,其他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区别仅在于反应盘结构的不同。

实施例4

一种利用上述系统处理工厂污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收集装置将工厂污水进行收集;(2)将沉淀装置安装到位后,将收集后的工厂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沉淀装置进行过滤和沉淀,并通过取样装置进行污水取样,过滤后的固体废物进入排泥装置中,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处理装置中进行通气处理;(3)通气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回用装置中回收利用;其中步骤(2)中污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沉淀装置中的上过滤池中,经过上过滤结构,并由过滤盘进行初步过滤,经过初步过滤的污水通过连接腔冲击在过滤板上,并沿过滤板向下流动,由过滤板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污水穿过过滤板并通过连接管道进行到处理装置中,未通过过滤板的污水再次回流到上过滤池中,进行反复过滤,最终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物进行排泥装置进行固化处理;步骤(3)中,进入处理装置的污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反应箱中,首先进入处在最上方的反应盘结构上,当进入的污水足够多时,通过处在最上层的反应盘结构的外缘流入下一级的反应盘结构,同时经过反应盘结构的污水,通过通气室上方的上槽体中的进水孔进入通气室内与通入的气体或空气或反应催化剂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处理的效率,并通过下槽体的出水槽进入下一级反应盘结构上进行再一次反应,最终经过反应结构后的污水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回用装置进行回收利用,其中通气装置将空气或反应气体通过管道进行固定杆的空腔内,进而进入通气室中与污水充分接触。

步骤(2)中安装沉淀装置时,在需要安装或更换上过滤结构时,输送棒前端的输送器将上过滤结构夹持住,输送底座上设置有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带动输送底座在滑轨上移动到靠近上过滤池的位置,将上过滤结构输送至上过滤池下面并与封堵板相配合,待上过滤结构到达所需位置后,将吊装结构安装好并将输送棒夹持住进行相应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