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7039发布日期:2022-06-22 00:3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在建筑施工、市政工程、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污水中含有氮、磷、有机物等污染物,直接将其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水体污染。因此,通常会采用污水处理设备对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进行处理,一方面可避免污水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可将污水进行回收再次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现有的污水处理装设备大多只是将现有的各处理模块(包括絮凝沉淀模块、曝气生物过滤处理模块、厌氧处理模块、接触氧化模块等)简单的拼凑组装在一起使用,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对水质波动范围较大、水量不稳定的废水,设备无法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质量,而且使用时设备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定期停机对设备内部沉积的污泥进行清理,影响了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通过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适用于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的污水,有效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而且设备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均较低。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通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内部沿进水管至出水管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和清水室,所述壳体外侧设有污泥浓缩箱,所述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和二级沉淀室分别通过污泥输送管路与所述污泥浓缩箱相连通;
7.所述综合调节室内沿污水流动方向安装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将所述综合调节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过滤腔和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且所述调节腔内部通过提升装置与所述絮凝沉淀室相连通;
8.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部沿污水流动设有竖向设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底部与所述絮凝沉淀室内底部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混合腔和沉淀腔,所述混合腔内侧壁上相对两侧交错设置有折流板,所述絮凝沉淀室内顶部设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通过加药管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沉淀腔内部设有斜管沉淀组件,所述沉淀腔内上部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好氧室内下部相连通;
9.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分隔为相连通的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所述兼氧室、所述缺氧室、所述厌氧室和所述好氧室内均安装有微生物填料,所述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顶部与集气装置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挡板顶部与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顶部预留间隙,用于供污水流通,所述缺氧室和所述厌氧室内顶部靠近于所述挡板处设有竖向设置的溢流板,所述溢流板底部高度低于与其位于同一腔室内的微生物填料顶部的高度。通过设置,污水通过溢流的方式在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内进行流动,不需要外部动力输送,节省设备运行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污水在相应腔室内停留的时间,使得兼氧室内微生物填料上的兼性菌、缺氧室和厌氧室内微生物填料上的厌氧菌将污水中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充分降解处理。
11.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好氧室内下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所述兼氧厌氧室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污泥泵、第二污泥泵与所述好氧室相连通,在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作用下将所述好氧室与所述兼氧厌氧室中沉降的污泥进行循环交换流动。通过第二曝气装置可对好氧室内溶氧量进行调节,好氧室内微生物填料上的好氧菌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将水中的氨氮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同时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给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从水中吸收磷,磷进入细胞组织,富集在微生物内,经沉淀分离后以富磷污泥的形式从系统中排出,可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通过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定期将好氧室与兼氧厌氧室中的污泥进行交换,可有效减少污泥产生量,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并对污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充分的分解处理,减少污泥二次污染。
12.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好氧室与所述兼氧厌氧室内部的所述微生物填料表面吸附有微生物并形成生物膜,所述微生物填料的体积为对应腔室区域内体积的20-40%。
13.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综合调节室、所述絮凝沉淀室、所述好氧室、所述兼氧厌氧室、所述二级沉淀室和所述清水室内均安装有液位器。通过安装液位器能够更清楚的观察各腔室内液位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14.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综合调节室内部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格栅板端部设有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所述格栅板与所述综合调节室内污水流动方向相垂直设置。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作用,可方便快速的将格栅板取出或安装至综合调节室内,方便操作人员对格栅板进行清理、维修或更换,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15.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絮凝沉淀室内混合腔和沉淀腔底部、所述兼氧厌氧室内兼氧室、缺氧室和厌氧室底部、所述二级沉淀室底部均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泥斗。通过设置泥斗,可方便的对各腔室内沉积的污泥进行集中收集。
16.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过滤腔内底部倾斜设置。通过设置,可方便将过滤腔内底部沉积的杂质或污泥进行收集。
17.进一步地改进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管路和提升泵,所述提升管路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腔内部和所述混合腔上部相连通,所述提升泵安装在所述提升管路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中将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和清水室集中为一体,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适用于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的污水,有效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而且设备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均较低,经济性强;通过综合调节室中的格栅板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在调节腔内第一曝气装置的作用下对污水的水量和
水质进行调节,絮凝沉淀室内部通过分割板划分为混合腔和沉淀腔,通过在混合腔内设置折流板,可延长污水在混合腔内的流动路径,使得污水与由加药箱加入的絮凝剂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反应,不需额外配置搅拌装置,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至沉淀腔内进行沉淀,随后将污水依次引流至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中进行生化降解,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再经二级沉淀室进行深度沉淀处理,经二级沉淀室排出的清水达到处理要求,可引入至清水室内循环再利用;综合调节室、絮凝沉淀室、好氧室、兼氧厌氧室、二级沉淀室内底部沉积的污泥定期通过污泥输送管路输送至污泥浓缩箱内进行浓缩脱水处理,更好的保障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中综合调节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中絮凝沉淀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中兼氧厌氧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27.其中,具体附图标记为:壳体1,进水管2,出水管3,综合调节室4,格栅板5,过滤腔6,调节腔7,第一曝气装置8,提升装置9,絮凝沉淀室10,分隔板11,混合腔12,折流板13,沉淀腔14,斜管沉淀组件15,加药箱16,加药管17,好氧室18,第二曝气装置19,兼氧厌氧室20,挡板21,溢流板22,兼氧室23,缺氧室24,厌氧室25,微生物填料26,集气装置27,二级沉淀室28,清水室29,液位器30,污泥输送管路31,污泥浓缩箱32。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为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连通设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壳体1内部沿进水管2至出水管3方向依次连通设置有综合调节室4、絮凝沉淀室10、好氧室18、兼氧厌氧室20、二级沉淀室28和清水室29,壳体1外侧设有污泥浓缩箱32,综合调节室4、絮凝沉淀室10、好氧室18、兼氧厌氧室20和二级沉淀室28分别通过污泥输送管路31与污泥浓缩箱32相连通,可将各处理室内底部沉积的污泥定期通过污泥输送管路31输送至污泥浓缩箱32内进行浓缩脱水处理,更好的保障了污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性能;
29.综合调节室4内沿污水流动方向安装有格栅板5,格栅板5将综合调节室4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过滤腔6和调节腔7,调节腔7内部设有第一曝气装置8,且调节腔7内部通过提升装置9与絮凝沉淀室10相连通,通过格栅板5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在调节腔7内第一曝气装置8的作用下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
30.絮凝沉淀室10内部沿污水流动设有竖向设置的分隔板11,分隔板11底部与絮凝沉淀室10内底部之间预留有空隙,分隔板11将絮凝沉淀室10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为混合腔12和沉淀腔14,混合腔12内侧壁上相对两侧交错设置有折流板13,絮凝沉淀室10内顶部设有加药箱16,加药箱16通过加药管17与混合腔12相连通,沉淀腔14内部设有斜管沉淀组
件15,沉淀腔14内上部通过输水管路与好氧室18内下部相连通,通过在混合腔12内设置折流板13,可延长污水在混合腔12内的流动路径,使得污水与由加药箱16加入的絮凝剂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反应,不需额外配置搅拌装置,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至沉淀腔14内进行沉淀;
31.兼氧厌氧室20内部设有挡板21,挡板21将兼氧厌氧室20内部沿水流方向依次分隔为相连通的兼氧室23、缺氧室24和厌氧室25,兼氧室23、缺氧室24、厌氧室25和好氧室18内均安装有微生物填料26,兼氧室23、缺氧室24和厌氧室25顶部分别通过集气管与集气装置27相连通;污水依次引流至好氧室18、兼氧厌氧室20中进行生化降解,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再经二级沉淀室28进行深度沉淀处理,经二级沉淀室28排出的清水达到处理要求,可引入至清水室29内循环再利用。
32.其中,挡板21顶部与兼氧厌氧室20内顶部预留间隙,用于供污水流通,缺氧室24和厌氧室25内顶部靠近于挡板21处设有竖向设置的溢流板22,溢流板22底部高度低于与其位于同一腔室内的微生物填料26顶部的高度。通过设置,污水通过溢流的方式在兼氧室23、缺氧室24和厌氧室25内进行流动,不需要外部动力输送,节省设备运行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污水在相应腔室内停留的时间,使得兼氧室23内微生物填料26上的兼性菌、缺氧室24和厌氧室25内微生物填料26上的厌氧菌将污水中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充分降解处理。
33.其中,好氧室18内下部设有第二曝气装置19,兼氧厌氧室20底部分别通过第一污泥泵、第二污泥泵与好氧室18相连通,在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作用下将好氧室18与兼氧厌氧室20中沉降的污泥进行循环交换流动。通过第二曝气装置19可对好氧室18内溶氧量进行调节,好氧室18内微生物填料26上的好氧菌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将水中的氨氮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同时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供给吸磷微生物以能量,微生物从水中吸收磷,磷进入细胞组织,富集在微生物内,经沉淀分离后以富磷污泥的形式从系统中排出,可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物、氮、磷等;通过第一污泥泵和第二污泥泵定期将好氧室18与兼氧厌氧室20中的污泥进行交换,可有效减少污泥产生量,降低污泥处理费用,并对污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充分的分解处理,减少污泥二次污染。
34.其中,好氧室18与兼氧厌氧室20内部的微生物填料26表面吸附有微生物并形成生物膜,微生物填料26的体积为对应腔室区域内体积的20-40%。
35.其中,综合调节室4、絮凝沉淀室10、好氧室18、兼氧厌氧室20、二级沉淀室28和清水室29内均安装有液位器30。通过安装液位器30能够更清楚的观察各腔室内液位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36.其中,综合调节室4内部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格栅板5端部设有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格栅板5与综合调节室4内污水流动方向相垂直设置。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作用,可方便快速的将格栅板5取出或安装至综合调节室4内,方便操作人员对格栅板5进行清理、维修或更换,保证了设备的正常使用。
37.其中,絮凝沉淀室10内混合腔12和沉淀腔14底部、兼氧厌氧室20内兼氧室23、缺氧室24和厌氧室25底部、二级沉淀室28底部均设有用于收集污泥的泥斗。通过设置泥斗,可方便的对各腔室内沉积的污泥进行集中收集。
38.其中,过滤腔6内底部倾斜设置。通过设置,可方便将过滤腔6内底部沉积的杂质或污泥进行收集。
39.其中,提升装置9包括提升管路和提升泵,提升管路两端分别与调节腔7内部和混合腔12上部相连通,提升泵安装在提升管路上。
40.该设备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41.s1、通过进水管2将污水输入至综合调节室4中的过滤腔6内,经格栅板5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污水进入至调节腔7内,在第一曝气装置8的作用下对污水的水质进行调节;
42.s2、综合调节室4内污水在提升装置9的作用下定量抽入至絮凝沉淀室10中的混合腔12内,在折流板13的作用下,污水与由加药箱16加入的絮凝剂充分混合发生絮凝反应,不需额外配置搅拌装置,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至沉淀腔14内,絮凝反应产生的污泥颗粒在自身重力及斜管沉淀组件15的作用下,下沉至絮凝沉淀室10底部处的泥斗中,实现了污水与污泥颗粒的初步分离;
43.s3、絮凝沉淀室10中经过反应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至好氧室18内进行好氧处理,通过第二曝气装置19向该区域提供氧气,溶氧量控制在2mg/l以上,好氧室18内微生物填料26中的好氧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将水中的氨氮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生成硝酸根,并吸收周围环境中溶解性的磷酸盐,降低污水中氮、磷含量;
44.s4、经过好氧反应后的污水进入至兼氧厌氧室20中,其依次通过兼氧室23、缺氧室24和厌氧室25,并与各反应室内微生物填料26中的微生物发生反应,将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和有机物进行水解,达到去除污水中cod及脱氮的目的,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装置27收集利用,好氧室18和兼氧厌氧室20内污水中残留的污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及微生物填料26的作用下沉降至处理室底部的泥斗中;
45.s5、通过第一污泥泵周期性抽取重量分数为10-20%的好氧室18中沉降的污泥至兼氧厌氧室20中,同时通过第二污泥泵周期性抽取重量分数为10-20%的兼氧厌氧室20中沉降的污泥至好氧室18中,将好氧室18与兼氧厌氧室20中沉降的污泥进行循环交换流动,从而起到减少污泥量的作用;
46.s6、将兼氧厌氧室20中经过兼氧厌氧处理后的污水引入至二级沉淀室28内,经过再次沉淀处理后得到清水,将清水引入至清水室29,由出水管3排出再利用,污泥沉淀至二级沉淀室28内底部的泥斗中;
47.s7、综合调节室4、絮凝沉淀室10、好氧室18、兼氧厌氧室20、二级沉淀室28底部的污泥通过污泥输送管31路输送至污泥浓缩箱32内进行浓缩脱水处理,避免因底部污泥大量沉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48.本发明中设备将综合调节室4、絮凝沉淀室10、好氧室18、兼氧厌氧室20、二级沉淀室28和清水室29集中为一体,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适用于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的污水,有效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而且设备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均较低,经济性强。
49.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