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59223发布日期:2022-05-17 20:3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污泥处理通产指对污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无害化加工过程。
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污泥处理方式,需要使用到大量的装置或者药剂对污泥进行处理工作,使得污泥处理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处理成本,同时处理后的无法直接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使用生物床对污泥进行处理工作,从而对污泥进行充分的处理工作,同时生物床内部的生物产生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大大降低处理成本的同时,增加了污泥的处理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污泥转换生物床,包括生物床本体,所述生物床本体的底部固定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顶部固定有洒水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底部固定有防渗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在生物床本体的底部,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四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均固定有连接盖,四个所述连接盖共分为两组,且每组两个连接盖的外表面之间固定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凹槽,两个所述限位凹槽的内部底面均固定有三个压缩弹簧,六个所述压缩弹簧共分为两组,且每组两个压缩弹簧的顶端之间固定有密封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开设有三个限位通孔,六个所述限位通孔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六个所述滑块共分为两组,且每组三个滑块的顶部之间滑动有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限位杆,其中两个限位杆的外表面均转动套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在另两个限位杆外表面,其中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防护壳,其中两个所述连接盖的外表面均固定有第二防护壳,两个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均固定有密封垫,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有限位板。
6.优选的,所述防渗机构包括第一泥煤层,所述基座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泥煤层铺设在基座的内部,所述第一泥煤层的顶部铺设有第一草木层,所述第一草木层的顶部铺设有第二泥煤层,所述第二泥煤层的顶部铺设有第二草木层,所述第二草木层的顶部铺设有渗水层。
7.优选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储水箱的
顶部均开设有安装通孔,两个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句通过螺丝钉固定更有盖板。
8.优选的,两个所述盖板的底部均粘附有橡胶塞,两个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底面均固定有八个固定块。
9.优选的,八个所述固定块共分为两组,且每组四个固定块的一侧外表面之间滑动有过滤网。
10.优选的,两个所述储水箱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入水口,两个所述入水口均连通有入水管。
11.优选的,四个所述连接盖的外表面均固定有集水箱,四个所述集水箱的一侧外表面均连通有多个喷头。
12.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有四个水泵,四个所述水泵的入水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储水箱内部。
13.优选的,四个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均连通有伸缩软管,四个所述伸缩软管的顶端分别延伸至四个集水箱的内部。
14.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需要对生物床本体进行遮阳防护时,首先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时,会带动防护板进行转动,同时防护板会带动滑块转动,使得防护板贴合在连接板的顶部,当防护板与连接板贴合时,防护板会密封板施压,使得密封板的向下移动,随着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继续工作,防护板会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使得两个防护板接触,从而实现防护机构的闭合工作,同时通过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会带动连接盖向上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连接板向上移动时,会带动防护板向上移动,实现对防护板的升降工作;s2:在防渗机构进行铺设时,首先将基座放置在地表,将第一泥煤层铺设在地表,之后在第一泥煤层顶部铺设第一草木层,当第一草木层铺设完成后,将第二泥煤层铺设在第一草木层顶部,再将第二草木层铺设在第二泥煤层顶部,最后将渗水层铺设在第二草木层顶部;s3:在洒水机构进行使用时,首先启动水泵,水泵带动储水箱内部的水源移动至集水箱内部,之后通过喷头喷出,完成对生物床本体内部的洒水工作,在更换过滤网时,首先打开盖板,对盖板施压,盖板带动橡胶塞移动处安装通孔内部,之后对过滤网施压,使得过滤网向上移动时,便于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更换工作,在过滤网完成后,将盖板重新固定在储水箱顶部即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中,当需要对生物床本体进行遮阳防护时,首先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时,会带动防护板进行转动,同时防护板会带动滑块转动,使得防护板贴合在连接板的顶部,当防护板与连接板贴合时,防护板会密封板施压,使得密封板的向下移动,同时密封板会使得压缩弹簧发生形变,压缩弹簧形变时产生的回复力会带动密封板向上移动,对防护板施压,从而实现对生物床本体的密封工作,防止了外部冷空气进入到生物床内部对生物床内部的生物造成损伤,提高生物的存活率,随着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继续工作,防护板会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使得两个防护板接触,从而实现防护机构的闭合工作,完成对生物床内部的生物的遮阳工作,同时通过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会带
动连接盖向上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连接板向上移动时,会带动防护板向上移动,实现对防护板的升降工作,进而使得防护机构对装置进行遮阳与保温的调整。
16.2、本发明中,在防渗机构进行铺设时,首先将基座放置在地表,将第一泥煤层铺设在地表,之后在第一泥煤层顶部铺设第一草木层,当第一草木层铺设完成后,将第二泥煤层铺设在第一草木层顶部,再将第二草木层铺设在第二泥煤层顶部,最后将渗水层铺设在第二草木层顶部,通过使用第一泥煤层与第二泥煤层,从而使得生物层内部的污泥的保湿工作,通过使用第一草木层和第二草木层,使得生物床内部的污泥不会渗透至生物床外部,配合多个矩形块组成的渗水层可以使得污泥内部较多的水通过缝隙流出,同时防止内部生物移动处生物床外部。
17.3、本发明中,在洒水机构进行使用时,首先启动水泵,水泵带动储水箱内部的水源移动至集水箱内部,之后通过喷头喷出,完成对生物床本体内部的洒水工作,从而在污泥中水分较少时提供补水工作,保证污泥中的水分以便对污泥进行处理工作,在更换过滤网时,首先打开盖板,对盖板施压,盖板带动橡胶塞移动处安装通孔内部,之后对过滤网施压,使得过滤网向上移动时,便于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更换工作,在过滤网完成后,将盖板重新固定在储水箱顶部即可,通过使用过滤网,可以防止储水箱内部的水源中残留的颗粒,通过水泵对喷头进行阻塞,进而使得喷头进行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侧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侧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侧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俯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仰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1、生物床本体;2、防护机构;201、基座;202、第一电动伸缩杆;203、连接盖;204、连接板;205、压缩弹簧;206、密封板;207、限位通孔;208、滑块;209、防护板;210、限位杆;211、第二电动伸缩杆;212、第一防护壳;213、第二防护壳;214、密封垫;215、限位板;216、限位凹槽;3、洒水机构;301、储水箱;302、安装通孔;303、橡胶塞;304、盖板;305、固定块;306、过滤网;307、入水口;308、入水管;309、水泵;310、伸缩软管;311、集水箱;312、喷头;4、防渗机构;401、第一泥煤层;402、第一草木层;403、第二泥煤层;404、第二草木层;405、渗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
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1,如图1-8所示,本发明提供了污泥转换生物床,包括生物床本体1,生物床本体1的底部固定有防护机构2,防护机构2的顶部固定有洒水机构3,防护机构2的底部固定有防渗机构4。
23.下面具体说一下防护机构2、洒水机构3和防渗机构4具体设置和作用。
24.如图1-5和图7-8所示,防护机构2包括基座201,基座201的顶部固定在生物床本体1的底部,基座201的顶部固定有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02,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202的顶均固定有连接盖203,四个连接盖203共分为两组,且每组两个连接盖203的外表面之间固定有连接板204,两个连接板204的顶部均开设有限位凹槽216,两个限位凹槽216的内部底面均固定有三个压缩弹簧205,六个压缩弹簧205共分为两组,且每组两个压缩弹簧205的顶端之间固定有密封板206,两个连接板204的底部均开设有三个限位通孔207,六个限位通孔207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滑块208,六个滑块208共分为两组,且每组三个滑块208的顶部之间滑动有防护板209,两个防护板209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限位杆210,其中两个限位杆210的外表面均转动套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11,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211的一端分别滑动套设在另两个限位杆210外表面,其中两个限位杆210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防护壳212,其中两个连接盖203的外表面均固定有第二防护壳213,两个防护板209的顶部均固定有密封垫214,两个连接板204的底部均固定有限位板215。
25.其整个防护机构2达到的效果为,当需要对生物床本体1进行遮阳防护时,首先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211,第二电动伸缩杆211工作时,会带动防护板209进行转动,同时防护板209会带动滑块208转动,使得防护板209贴合在连接板204的顶部,当防护板209与连接板204贴合时,防护板209会密封板206施压,使得密封板206的向下移动,同时密封板206会使得压缩弹簧205发生形变,压缩弹簧205形变时产生的回复力会带动密封板206向上移动,对防护板209施压,从而实现对生物床本体1的密封工作,防止了外部冷空气进入到生物床内部对生物床内部的生物造成损伤,提高生物的存活率,随着第二电动伸缩杆211的继续工作,防护板209会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使得两个防护板209接触,从而实现防护机构2的闭合工作,完成对生物床内部的生物的遮阳工作,同时通过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202,第一电动伸缩杆202会带动连接盖203向上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204向上移动,连接板204向上移动时,会带动防护板209向上移动,实现对防护板209的升降工作,进而使得防护机构2对装置进行遮阳与保温的调整,其中第一电动伸缩杆202采用ynt-04型号,第二电动伸缩杆211采用xtl100型号。如图3和图7所示,防渗机构4包括第一泥煤层401,基座201的底部为开口结构,第一泥煤层401铺设在基座201的内部,第一泥煤层401的顶部铺设有第一草木层402,第一草木层402的顶部铺设有第二泥煤层403,第二泥煤层403的顶部铺设有第二草木层404,第二草木层404的顶部铺设有渗水层405。
26.其整个防渗机构4达到的效果为,在防渗机构4进行铺设时,首先将基座201放置在地表,将第一泥煤层401铺设在地表,之后在第一泥煤层401顶部铺设第一草木层402,当第一草木层402铺设完成后,将第二泥煤层403铺设在第一草木层402顶部,再将第二草木层404铺设在第二泥煤层403顶部,最后将渗水层405铺设在第二草木层404顶部,通过使用第
一泥煤层401与第二泥煤层403,从而使得生物层内部的污泥的保湿工作,通过使用第一草木层402和第二草木层404,使得生物床内部的污泥不会渗透至生物床外部,配合多个矩形块组成的渗水层405可以使得污泥内部较多的水通过缝隙流出,同时防止内部生物移动出生物床外部。
27.如图1-4和图6-8所示,洒水机构3包括储水箱301,储水箱30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储水箱301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通孔302,两个储水箱301的顶部句通过螺丝钉固定更有盖板304,两个盖板304的底部均粘附有橡胶塞303,两个储水箱301的内部底面均固定有八个固定块305,八个固定块305共分为两组,且每组四个固定块305的一侧外表面之间滑动有过滤网306,两个储水箱301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入水口307,两个入水口307均连通有入水管308,四个连接盖203的外表面均固定有集水箱311,四个集水箱311的一侧外表面均连通有多个喷头312,基座201的顶部固定有四个水泵309,四个水泵309的入水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储水箱301内部,四个水泵309的出水端均连通有伸缩软管310,四个伸缩软管310的顶端分别延伸至四个集水箱311的内部。
28.其整个洒水机构3达到的效果为,在洒水机构3进行使用时,首先启动水泵309,水泵309带动储水箱301内部的水源移动至集水箱311内部,之后通过喷头312喷出,完成对生物床本体1内部的洒水工作,从而在污泥中水分较少时提供补水工作,保证污泥中的水分以便对污泥进行处理工作,在更换过滤网306时,首先打开盖板304,对盖板304施压,盖板304带动橡胶塞303移动处安装通孔302内部,之后对过滤网306施压,使得过滤网306向上移动时,便于人员对过滤网306进行更换工作,在过滤网306完成后,将盖板304重新固定在储水箱301顶部即可,通过使用过滤网306,可以防止储水箱301内部的水源中残留的颗粒,通过水泵309对喷头312进行阻塞,进而使得喷头312进行稳定工作,其中,水泵309采用klc型号。
29.污泥转换生物床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打开外部电源,首先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211,第二电动伸缩杆211工作时,会带动防护板209进行转动,同时防护板209会带动滑块208转动,使得防护板209贴合在连接板204的顶部,当防护板209与连接板204贴合时,防护板209会密封板206施压,使得密封板206的向下移动,随着第二电动伸缩杆211的继续工作,防护板209会进行水平方向移动,使得两个防护板209接触,从而实现防护机构2的闭合工作,同时通过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202,第一电动伸缩杆202会带动连接盖203向上移动,同时带动连接板204向上移动,连接板204向上移动时,会带动防护板209向上移动,实现对防护板209的升降工作。
30.步骤二:首先将基座201放置在地表,将第一泥煤层401铺设在地表,之后在第一泥煤层401顶部铺设第一草木层402,当第一草木层402铺设完成后,将第二泥煤层403铺设在第一草木层402顶部,再将第二草木层404铺设在第二泥煤层403顶部,最后将渗水层405铺设在第二草木层404顶部。
31.步骤三:在洒水机构3进行使用时,首先启动水泵309,水泵309带动储水箱301内部的水源移动至集水箱311内部,之后通过喷头312喷出,完成对生物床本体1内部的洒水工作,在更换过滤网306时,首先打开盖板304,对盖板304施压,盖板304带动橡胶塞303移动处安装通孔302内部,之后对过滤网306施压,使得过滤网306向上移动时,便于人员对过滤网306进行更换工作,在过滤网306完成后,将盖板304重新固定在储水箱301顶部即可。
32.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