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37056发布日期:2021-10-24 06:2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体环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严重,众多难降解污染物质排入水体造成这些物质在水体中的集聚,严重威胁着水生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水质处理要求,如染料废水、农药废水、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水等的处理。
3.阳离子体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为前沿的高级氧化技术,并首先被应用到环境治理中,它兼具有臭氧氧化、紫外光降解、自由基氧化、热解和高能电子辐射等多种作用为一体,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放电是低温阳离子体产生的主要方法,放电阳离子体中有氧化性极强的oh、eeq、ho2、o3等活性粒子,并伴随着高温氧化、紫外辐射、冲击波等效应,有机物在这些综合效应的作用下,最终将降解为co2、h2o或其它有机物质,具有处理周期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4.目前研制的多数阳离子体污水处理装置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法在水相中高效放电,无法高效产生阳离子体,大多是在气体中放电并导入水面反应,这样导致产生的阳离子体无法到充分利用,不能及时与水体充分混合反应;此外,阳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得不到充分利用,排入空气污染环境;其他的一些反应装置需要磁力搅拌或者机械搅拌,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循环泵和设置保护腔体,所述反应器的一侧设有放电板,所述放电板任意一侧有第一极性套和第二极性套,所述第一极性套和第二极性套的极性端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的一侧设有转换腔,所述保护腔体的一侧连通有保护腔体,所述保护腔体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和循环管;所述第二极性套的一侧安装有负极保护管,所述负极保护管的一侧和保护腔体的一侧相安装,所述第一极性套的底部固定有气体转换腔体,所述气体转换腔体为桶装结构,所述气体转换腔体的一侧通过第二转换孔连接安装,所述气体转换腔体的一侧固定有多级管道。
7.本发明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保护腔体的一侧安装有气体循环腔口,所述气体循环腔口的一侧安装有放电板,所述气体循环腔口和放电板之间通过绝缘材质相互安装,所述绝缘材质的电阻率在107 ohm

m 以上,即电导率在10

7 s/m以下。
8.优选地,所述第二极性套连接位于负极保护管下方的一侧并和第二极性套相互衔接,所述的负极保护管连通在所述负极保护管的底面上,所述的第一极性套于负极保护管和第二极性套的外侧,所述的转换腔的一侧可拆卸加盖在所述气体转换腔体的一侧。
9.优选地,所述反应器的一侧和气体转换腔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转换孔,所述气体转换腔体的侧面上对称设有至少个曝气孔,所述第二转换孔的一侧可拆卸加盖在所述气体转换腔体的一侧。
10.优选地,所述防护套和负极保护管的另一端通过开设在反应器顶盖和底面中心位置的孔设在所述的反应器外;所述反应器的顶盖可拆卸加盖在所述反应器的筒体上。
11.优选地,所述的气体循环腔口的一侧设在所述负极保护管的管壁上,所述的气体转换腔体的一侧连接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内的底面上。
12.优选地,所述的反应器为筒状结构,所述放电板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所述放电板的相邻之间的的距离为2.0cm。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设置启动方块电源,在其作用下在

放电区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多种分子受激发可产生大量的oh、eeq、ho2、o3等活性物质,,还会产生紫外光线和可见光线;循环泵和循环反应器内的气体,并经设置保护腔体顶盖和侧面上的顶部曝气孔和循环管进入反应液;经顶部曝气孔的气体将放电区域产生的阳离子体吹入待反应液中;2、本发明通过设置当反应器中的污染物处于降解状态时,可通过气体转换腔体抽取水样检测一定时间内的降解效果;当降解完成之后,可通过排水管排出处理后的水体。反应中的方块电源和循环泵可进行灵活调整,以应对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从而实现对污染水体的有效处理,达到净化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的防护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的第二极性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图1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反应走向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极性套;2、防护套;3、转换腔;4、反应器;5、循环泵;6、保护腔体;7、排水管;8、循环管;9、负极保护管;10、第二极性套;11、方块电源;12、气体转换腔体;13、气体循环腔口;14、放电板;16、第二转换孔。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参照图1

5,一种基于浸没式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4、循环泵5和设置保护腔体6,反应器4的一侧设有放电板14,放电板14任意一侧有第一极性套1和第二极性套10,第一极性套1和第二极性套10的极性端连接有防护套2防护套2的一侧设有转换腔3,保护腔体
6的一侧连通有保护腔体6,保护腔体6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7和循环管8;第二极性套10的一侧安装有负极保护管9,负极保护管9的一侧和保护腔体6的一侧相安装,第一极性套1的底部固定有气体转换腔体12,气体转换腔体12为桶装结构,气体转换腔体12的一侧通过第二转换孔16连接安装,气体转换腔体12的一侧固定有多级管道。
17.保护腔体6的一侧安装有气体循环腔口13,气体循环腔口13的一侧安装有放电板14,气体循环腔口13和放电板14之间通过绝缘材质相互安装,绝缘材质的电阻率在107 ohm

m 以上,即电导率在10

7 s/m以下。
18.第二极性套10连接位于负极保护管9下方的一侧并和第二极性套10相互衔接,的负极保护管9连通在负极保护管9的底面上,的第一极性套1于负极保护管9和第二极性套10的外侧,的转换腔3的一侧可拆卸加盖在气体转换腔体12的一侧。
19.反应器4的一侧和气体转换腔体12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转换孔16,气体转换腔体12的侧面上对称设有至少2个曝气孔,第二转换孔16的一侧可拆卸加盖在气体转换腔体12的一侧。
20.防护套2和负极保护管9的另一端通过开设在反应器4顶盖和底面中心位置的孔设在的反应器4外;反应器4的顶盖可拆卸加盖在反应器4的筒体上。
21.的气体循环腔口13的一侧设在负极保护管9的管壁上,的气体转换腔体12的一侧连接设置在反应器4内的底面上。
22.的反应器4为筒状结构,放电板14的数量至少为两组,放电板14的相邻之间的的距离为2.0cm。
23.其中,反应器4的容量为至少500ml,具体尺寸为内径3.0cm,外径3.0cm,高15cm。转换腔3一侧的气体转换腔体12浸没在反应器4的一侧,罩体尺寸外径至少2.6cm、内径3.4cm、高5.6cm。
24.其中,放电板14间的距离为2.0cm,放电方式采用板状放电,放电板14为半径1.8cm,厚0.55cm的圆形钢板。
25.其中,放电板14所放电释放的为带电氧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核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k层有2个电子,l层有6个电子,铁原子的原子核有26个带正电的质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k层有2个电子,l层有8个电子,m层有14个电子,n层有2个电子。
26.其中,将循环管8、循环泵5和气体循环腔口13利用橡胶软管连接起来,并启动循环泵5形成气体循环回路,气体从反应器4底部进入,使保护腔体6中处于正压状态;接着预处理的水体加入反应器4中,第一极性套1和第二极性套10分别与方块电源11正负极相连。
27.其中,启动方块电源11,在其作用下在

放电区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多种分子受激发可产生大量的oh、eeq、ho2、o3等活性物质,还会产生紫外光线和可见光线;循环泵5循环反应器4内的气体,并经设置保护腔体6顶盖和侧面上的顶部曝气孔和循环管8进入反应液;经顶部曝气孔的气体将放电区域产生的阳离子体吹入待反应液中。
28.其中,在反应液中,大量活性物质与反应液进行充分接触反应,活性物质得到高效利用;经循环管8的气体使反应液呈紊流状态,加大了传质效率,加快了活性物质与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之间的接触,阳离子体放电过程产生的臭氧通过气体循环回路返回到反应器4中进一步反应,提高了臭氧的利用效率,避免过多的臭氧排入空气中,同时,产生的紫外线也起到了一定的降解作用。
29.其中,当反应器4中的污染物处于降解状态时,可通过气体转换腔体12抽取水样检测一定时间内的降解效果;当降解完成之后,可通过排水管7排出处理后的水体,反应中的方块电源11和循环泵5可进行灵活调整,以应对不同的水质和处理要求,从而实现对污染水体的有效处理,达到净化目的。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