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生物过滤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85720发布日期:2021-12-01 01:1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动力生物过滤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动力生物过滤反应器。


背景技术:

2.现有农村污水的治理已步入正轨,大量的水处理设备已得到应用。但大部分的应用场地处于偏远地方,用电非常不方便。而现有的水处理设备,均需要电力才能得以循环运行,因此部分厂商用太阳能板代替外接电源,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在遇到阴雨天时候,光线不足,太阳能板无法充电,因此在雨水较多地区,容易造成设备瘫痪,无法实现水的处理,使得出水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安装速度与精度,节省造价,发挥装配式建造的优势的无动力生物过滤反应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出了无动力生物过滤反应器,包括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池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池、沉淀池和过滤池,所述反应池内在进水口和过流口之间设有防水透气膜组,所述防水透气膜组包括多片防水透气膜片、通气管和排水装置,所述防水透气膜片上方设有通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防水透气膜片的底部与排水装置连通,所述通气管的顶部在污水处理池外部安装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两个进气端、一个出气端,两个进气端的入口反向设置并且均与风向平行,两个进气端上安装有入口大于出口的喇叭型导气罩,两个进气端的出口上均设有防止空气从出口流向入口的止回阀,所述进气装置的出气端与通气管连通,并且进气装置的出气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通气管上。
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装置上安装有与进气装置联动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风向垂直并且与进气装置的两个进气端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池通过过流口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过流口与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的外侧设有反洗排水槽,所述过流口的高度不低于防水透气膜组,所述过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过滤池在过流口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滤料层,所述过滤池内还设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一端设置在滤料层的上方,另一端设置在过滤池外部的反洗排水槽内,所述反洗排水槽内设有排放口,所述虹吸管的顶部高于过流口的出水口,所述过滤池的外部还设有导流管将虹吸管与反洗排水槽连通,所述导流管的顶端略低于过流口的出水口,底端设置在反洗排水槽的液面以下。
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池的进水口不高于防水透气膜组的位置,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冲洗进气接口以及排泥口。
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料层采用纤维球滤料或者陶粒滤料。
1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止回阀为轻质阀片。
11.采用上述结构,
12.1、通过在所述反应池内设置防水透气膜组,防水透气膜片上方通过通气管与大气相通,通过无动力的进气装置,可以根据风向自动调整,从而更好的将外界空气导入通气管,而防水透气膜片底部通过重力原理排水装置,将内部的冷凝水或少部分的渗透水排出,由于防水透气膜片是中空结构且防水,在水排出的同时,形成吸气,将空气从通气管吸入;空气在防水透气膜内部穿过,为防水透气膜片提供氧气,从而供给防水透气膜片外部的微生物吸收,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13.2、所述反应池底部设置冲洗进气接口,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人工通过便携充气泵进行充气,达到清洗膜组的目的,清洗后,通过排泥口进行排放到污泥池,定期人工抽走;
14.3、所述过滤池内部一般设置纤维球滤料或者陶粒滤料,在运行时,污染物会被过滤层截留,干净水排出。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滤料会逐渐堵塞,直至达到过滤饱和,液位则会逐步升高。当液位升高到导流管时,水会从导流管下降到反洗排水槽中,并将虹吸管液封。随着液体从导流管急速下降,虹吸管内会产生负压,虹吸管内的空气被带出,水会从反洗排水槽内沿着虹吸管逐渐上升,直至与反洗进水相遇,并发生虹吸作用,此时过滤池底部的净水反向经过过滤层,并从反洗装置排出,从而达到自动反洗的效果;
15.综上所述,本装置无需额外接电,真正达到了无动力的要求,解决了偏远地区没有电源的难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18.附图标号说明:1、水处理池;2、反应池;3、沉淀池;4、过滤池;5、进水口;6、过流口;7、出水口;8、防水透气膜片;9、防水透气膜组;10、通气管;11、转动轴;12、止回阀;13、喇叭型导气罩;14、挡风板;15、排泥口;16、排水装置;17、导流管;18、虹吸管;19、滤料层;20、反洗排水槽;21、排放口;22、冲洗进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1.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无动力生物过滤反应器,包括污水处理池1,污水处理池1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应池2、沉淀池3和过滤池4,所述反应池2内增设防水透气膜组9,防水透气膜组9包括多片防水透气膜片8,防水透气膜片8内的空气会在膜两侧进出,而水无法在膜两侧进出,防水透气膜片外部生长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的生物膜,所述反应池2在不高于防水透气膜组9的位置设有进水口5,所述反应池2的底部设有冲洗进气接口22,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人工通过便携充气泵进行充气,达到清洗膜组的目的,清洗后,通过排泥
口15进行排放。
22.所述反应池2通过过流口6与沉淀池3连通,所述沉淀池3通过过流口6与过滤池4连通,所述过流口6的高度不低于防水透气膜组9,所述沉淀池3的底部设有排泥口15,所述过滤池4的底部设有出水口7,所述过滤池4在过流口6与出水口7之间设置有滤料层19,所述过滤池4内还设有虹吸管18,所述虹吸管18的一端设置在滤料层19的上方,另一端设置在过滤池4外部的反洗排水槽20内液面以下,所述反洗排水槽20内设有排放口21,所述虹吸管18为倒u型管,所述虹吸管18的顶部高于过流口6的出水口,所述过滤池4的外部还设有导流管17将虹吸管18与反洗排水槽20连通,所述导流管17的顶端略低于过流口6的出水口,底端设置在反洗排水槽20的液面以下。
23.滤料层19采用纤维球滤料或者陶粒滤料,在运行时,污染物会被过滤19截留,干净水排出。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滤料19会逐渐堵塞,直至达到过滤饱和,液位则会逐步升高。当液位升高到导流管17时,水会从导流管17下降到反洗排水槽20中,并将虹吸管18液封。随着液体从导流管17急速下降,虹吸管17内会产生负压,虹吸管18内的空气被带出,水会从反洗排水槽20内沿着虹吸管18逐渐上升,直至与反洗进水相遇,并发生虹吸作用,过滤池底部的净水反向经过滤料19,并从虹吸管18排出,达到反洗效果。
24.本实施案例中,所述防水透气膜组9包括防水透气膜片8、通气管11、排水装置16、轴承11、止回阀12、进气装置13和挡风板14。防水透气膜片8上方通过通气管10与大气相通,防水透气膜片8底部与排水装置16连通,所述通气管10的顶部在污水处理池1外部安装有进气装置13,所述进气装置13包括两个进气端、一个出气端,两个进气端的入口反向设置并且均与风向平行,两个进气端上安装有入口大于出口的喇叭型导气罩13,两个进气端的出口上均设有防止空气从出口流向入口的止回阀12,所述进气装置13的出气端与通气管10连通,并且进气装置13的出气端通过轴承11安装在通气管10上,
25.所述进气装置13上安装有与进气装置13联动的挡风板14,所述挡风板14与风向垂直并且与进气装置13的两个进气端中心轴线平行设置,当室外环境有风时,通过挡风板14带动进气装置13转动,使得进气装置13的其中一个进气端入口面向风吹的方向。由于进气装置13内设置止回阀12,风只能从进气装置13进入到防水透气膜片8内,再从排水装置17排出。由于防水透气膜片8是中空结构且防水,空气很容易的在内部穿过,为防水透气膜片8提供氧气,供给防水透气膜片8外部的微生物吸收,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6.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