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污泥或市政管网淤泥的生物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60752发布日期:2022-02-12 00:3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城市生活污泥或市政管网淤泥的生物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污泥或淤泥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城市生活污泥或市政管网淤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属于污泥或淤泥的生物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城市生活污泥,是指生活汚水处理厂在处理生活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约占污水处理量的万分之五至万分之十,即每处理1万吨污水会产生5~10吨污泥。目前,我国这种污泥存量约4亿吨,年产生量达4000万吨,并每年以10%的幅度在递增。
3.城市生活污泥外形似固体废物,其实际含水率高达约80%。它稀稠粘连,略带腥臭味,久置臭味加剧,并含有大量有害元素和寄生虫卵及致病菌等。如处理处置不当,会对周边环境包括地下水带来严重污染。城市生活污泥中所含的水多为结合水,直接烘干后形同玻璃渣,没有利用价值,仍然是固体废物。如何妥善处理处置这种污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4.目前,生活污泥的处理方法有很多,其中较好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干燥法,熔融技术,蚯蚓养殖,制作建材等。这些方法尽管也能对生活污泥作较好的处理,但分别存在处理占地大、投资大、单厂规模小、成本髙等不足,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生活污泥或市政管网淤泥的生物处理方法、
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城市生活污泥或市政管网淤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
8.(1)向待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泥中加入水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向混合物或待处理的市政管网淤泥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液态发酵;其中,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菌剂、黒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剂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菌剂组成;(3)液态发酵完成后对发酵产物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得到滤泥和滤水。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步骤(1)中向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草酸或醋酸至混合物的ph值为4-6。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步骤(1)中向待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泥或市政管网淤泥中加入水控制总含水率≥90%。
11.本发明采取了向待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泥中加水后再进行发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效果:(一)有利于后期泥浆泵的工作;(二)有利于发酵过程中的搅拌;(三)能加快打破絮凝剂的分子结构,使污泥中的结合水变为游离水,污泥中的结合水变为游离水后,压滤脱水就容易实现,压滤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实现压滤后污泥的目标含水率(与选择的压滤机类型有关),与此同时,还能加快有害物质的消除和降解。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加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用量占发酵
物总质量的0.05~0.1%。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产黄青霉菌(penicillumchrysogenum)菌剂、黒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剂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菌剂按照(3~5):(2~3):(1~2)的质量比例组成;本发明中所用到的各种菌株可以通过各种商业途径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得到,这些菌株均能适用于本发明。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液态发酵的环境温度大于15℃,可以是15℃-45℃,优选为25-35℃。所述的液态发酵的发酵时间可以是4-15天,优选为6-10天。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步骤(3)中液态发酵完成后对发酵产物进行压滤脱水处理时,将发酵产物压滤至所得的滤泥的含水率50%~60%为佳,尽量保持污泥松散以利后期资源利用。
16.渣泥重量与含水率的关系可由下式计算:
17.g1(1-p1)=g2(1-p2)
18.式中:g1为处理前汚泥重量,p1为处理前污泥含水率;g2为处理后污泥重量,p2为处理(压滤)后污泥含水率。
19.例如:1吨含水率为80%的污泥加水1吨混合后成为含水率90%的污泥(浆)2吨,经发酵后压滤到含水率60%时,其滤渣总重为0.5吨,即被处理污泥减量到了50%;其中结合水多已变为游离水,进一步脱水很容易实现,如:自然堆放并翻堆及晾干或快速烘干至含水率25%时,被处理污泥减量到了27%。
20.压滤脱水处理所得到的滤水除返回使用外,多余的滤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中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源);无条件排入管网时,可设净化池或人工湿地,在复合微生物菌剂作用下,仅需净化3~5天即可达到中水排放标准,无须另作处理。
21.本发明处理城市生活污泥和市政管网淤泥的生物菌群及用到的设备设施都是相同的,对同一个处理厂而言,既能处理污泥又能处理淤泥,可以同时处理,也可分别处理。尤其两种泥都同时要处理时,可以混合在一起,减少水的添加量。
22.本发明所得到滤泥(干污泥)富含有机质,其有机质含量高达50%,且有害物质得以基本降解和消除,完全符合国家《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的指标要求,达到a级使用标准,能用于园林绿化、牧草地和尾矿复绿等,也可以作为荒漠化、沙漠化治理和土壞修复的微生物基质,还可以用于制作生物炭。
23.本发明生物处理方法具有工艺操作简单,相对投资少、占地小,无害化程度高,规模可大可小。除了可以建厂大规模处理外,尤其适合在各污水处理厂内就地实施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25.预备实施例1处理污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26.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菌剂、黒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剂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菌剂组成。
27.一、菌种的培养
28.(一)、产黄靑霉菌菌种的培养
29.培养基:玉米汁1l,葡萄糖20g,甘油30g,碳酸钙20g,硫酸镁10g,磷酸二氢钾10g;ph6~7。
30.将培养基各原料装入器皿中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条件下接入产黄靑霉菌株(cgmcc 3.15725)并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中备用。保存期2~3个月。
31.(二)、黑曲霉菌菌种的培养
32.培养基:马铃薯提取液1l,葡萄糖20g,琼脂15g;ph6~7。
33.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去皮鲜马铃薯300g切成小块,加水1.5l;煮开后微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得。
34.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中经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时接入黑曲霉菌株(cgmcc 3.15663)并发酵7~10天,即得。放入4℃~5℃冰箱保存备用,保存期2~3个月。
35.(三)、少根根霉菌菌种的培养
36.培养基:麦芽汁5度1000毫升,琼脂15克;ph6~7。
37.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放入烤箱中,琼脂溶化为液状,冷却至约25℃时接入少根根霉菌株(cgmcc 3.15656),在25℃~28℃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备用,保存期1~2个月。
38.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39.将产黄靑霉菌菌种、黑曲霉菌菌种和少根根霉菌菌种按照3:2: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40.预备实施例2处理污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41.复合菌群由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菌剂、黒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剂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菌剂组成。
42.一、菌种的培养(一)、产黄靑霉菌菌种的培养
43.培养基:玉米汁1l,葡萄糖20g,甘油30g,碳酸钙20g,硫酸镁10g,磷酸二氢钾10g;ph6~7。
44.将培养基各原料装入器皿中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条件下接入产黄靑霉菌菌株(cgmcc 3.15725)并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中备用。保存期2~3个月。
45.(二)、黑曲霉菌菌种的培养
46.培养基:马铃薯提取液1l,葡萄糖20g,琼脂15g;ph6~7。
47.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去皮鲜马铃薯300g切成小块,加水1.5l;煮开后微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得。
48.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中经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时接入菌株黑曲霉菌株(cgmcc 3.15663)并发酵7~10天,即得。放入4℃~5℃冰箱保存备用,保存期2~3个月。
49.(三)、少根根霉菌菌种的培养
50.培养基:麦芽汁5度1000毫升,琼脂15克;ph6~7。
51.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放入烤箱中,琼脂溶化为液状,冷却至约25℃时接入菌株少根根霉菌株(cgmcc 3.15656),在25℃~28℃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备用,保存期1~2个月。
52.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53.将产黄靑霉菌菌种、黑曲霉菌菌种和少根根霉菌菌种按照5:3:2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54.预备实施例3处理污泥的复合的制备
55.复合菌群由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菌剂、黒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剂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菌剂组成。
56.一、菌种的培养(一)、产黄靑霉菌菌种的培养
57.培养基:玉米汁1l,葡萄糖20g,甘油30g,碳酸钙20g,硫酸镁10g,磷酸二氢钾10g;ph6~7。
58.将培养基各原料装入器皿中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条件下接入产黄靑霉菌菌株(cgmcc 3.15725)并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中备用。保存期2~3个月。
59.(二)、黑曲霉菌菌种的培养
60.培养基:马铃薯提取液1l,葡萄糖20g,琼脂15g;ph6~7。
61.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去皮鲜马铃薯300g切成小块,加水1.5l;煮开后微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得。
62.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中经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时接入菌株黑曲霉菌株(cgmcc 3.15663)并发酵7~10天,即得。放入4℃~5℃冰箱保存备用,保存期2~3个月。
63.(三)、少根根霉菌菌种的培养
64.培养基:麦芽汁5度1000毫升,琼脂15克;ph6~7。
65.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放入烤箱中,琼脂溶化为液状,冷却至约25℃时接入菌株少根根霉菌株(cgmcc 3.15656),在25℃~28℃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备用,保存期1~2个月。
66.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67.将产黄靑霉菌菌种、黑曲霉菌菌种和少根根霉菌菌种按照4:3:2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68.预备实施例4处理污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69.复合菌群由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菌剂、黒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剂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菌剂组成。
70.一、菌种的培养(一)、产黄靑霉菌菌种的培养
71.培养基:玉米汁1l,葡萄糖20g,甘油30g,碳酸钙20g,硫酸镁10g,磷酸二氢钾10g;ph6~7。
72.将培养基各原料装入器皿中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条件下接入产黄靑霉菌菌株(cgmcc 3.15725)并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中备用。保存期2~3个月。
73.(二)、黑曲霉菌菌种的培养
74.培养基:马铃薯提取液1l,葡萄糖20g,琼脂15g;ph6~7。
75.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去皮鲜马铃薯300g切成小块,加水1.5l;煮开后微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得。
76.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中经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时接入菌株黑曲霉菌株(cgmcc 3.15663)并发酵7~10天,即得。放入4℃~5℃冰箱保存备用,保存期2~3个月。
77.(三)、少根根霉菌菌种的培养
78.培养基:麦芽汁5度1000毫升,琼脂15克;ph6~7。
79.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放入烤箱中,琼脂溶化为液状,冷却至约25℃时接入菌株少根根霉菌株(cgmcc 3.15656),在25℃~28℃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备用,保存期1~2个月。
80.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81.将产黄靑霉菌菌种、黑曲霉菌菌种和少根根霉菌菌种按照4:2: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82.预备实施例5处理污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83.复合菌群由产黄青霉菌(penicillumchrysogenum)菌剂、黒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菌剂和少根根霉菌(rhizopus arrhizus)菌剂组成。
84.一、菌种的培养
85.(一)、产黄靑霉菌菌种的培养
86.培养基:玉米汁1l,葡萄糖20g,甘油30g,碳酸钙20g,硫酸镁10g,磷酸二氢钾10g;ph6~7。
87.将培养基各原料装入器皿中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条件下接入产黄靑霉菌菌株(cgmcc 3.15725)并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中备用。保存期2~3个月。
88.(二)、黑曲霉菌菌种的培养
89.培养基:马铃薯提取液1l,葡萄糖20g,琼脂15g;ph6~7。
90.马铃薯提取液的制作:去皮鲜马铃薯300g切成小块,加水1.5l;煮开后微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即得。
91.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中经高温灭菌后冷却。在20℃~30℃时接入菌株黑曲霉菌株(cgmcc 3.15663)并发酵7~10天,即得。放入4℃~5℃冰箱保存备用,保存期2~3个月。
92.(三)、少根根霉菌菌种的培养
93.培养基:麦芽汁5度1000毫升,琼脂15克;ph6~7。
94.接种:将培养基装入器皿放入烤箱中,琼脂溶化为液状,冷却至约25℃时接入菌株少根根霉菌株(cgmcc 3.15656),在25℃~28℃发酵7天即成,放入4℃~5℃冰箱备用,保存期1~2个月。
95.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96.将产黄靑霉菌菌种、黑曲霉菌菌种和少根根霉菌菌种按照3:3:1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即得。
97.实施例1城市生活污泥的生物处理
98.建设容积为24立方米的发酵池10个,设计池的长
×

×
深为6m
×
2m
×
2m。考虑到
池间距离及滤渣短期堆放及道路等,占地面积约400

(0.6亩),日处理污泥10吨。
99.将城市生活污泥(污泥含水80%)放入发酵池中,按1:1加水使其总含水率为≥90%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醋酸或草酸至混合物的ph值为4-6;按总重量的0.1%加入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液态发酵6~10天(液态发酵的环境温度35℃),期间,每天搅拌1~3次,处理过程不会产生包括异味气体在内的任何有害物质。发酵完成后,用泵将发酵池中泥浆吸出进行压滤,滤水除返回使用外,多余的滤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中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源);无条件排入管网时,可设净化池或人工湿地,在复合微生物菌剂作用下,仅需净化3~5天即可达到中水排放标准,无须另作处理。
100.表1为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中的污染物检测结果,表2为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中的卫生学指标检测结果,表3为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101.表1生物处理后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结果
102.检测项目检测值总镉(以干基计)/(mg/kg)<2总汞(以干基计)/(mg/kg)<2总铅(以干基计)/(mg/kg)<250总铬(以干基计)/(mg/kg)<360总砷(以干基计)/(mg/kg)<20总镍(以干基计)/(mg/kg)<60总锌(以干基计)/(mg/kg)<900总铜(以干基计)/(mg/kg)<300矿物油(以干基计)/(mg/kg)<400
103.表2生物处理后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
104.检测项目检测值蛔虫卵死亡率/%>99%粪大肠菌落菌值1.0
105.表3生物处理后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106.检测项目检测值含水率/%54ph6.0有机质(以干基计)/%56
107.实施例2城市生活污泥的生物处理
108.建设容积为125m3发酵池10个,占地约1500

(2.3亩),日处理污泥50吨。
109.将城市生活污泥(污泥含水80%)放入发酵池中,按1:1加水使其总含水率为≥90%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醋酸或草酸至混合物的ph值为4-6;按总重量的0.05%加入实施例2制备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进行液态发酵6~10天(液态发酵的环境温度36℃),期间,每天搅拌1~3次,处理过程不会产生包括异味气体在内的任何有害物质。发酵完成后,用泵将发酵池中泥浆吸出进行压滤,滤水除返回使用外,多余的滤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中
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源);无条件排入管网时,可设净化池或人工湿地,在其中的微生物作用下,仅需净化3~5天即可达到中水排放标准,无须另作处理。
110.表4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表5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表6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111.表4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
112.检测项目检测值总镉(以干基计)/(mg/kg)<3总汞(以干基计)/(mg/kg)<3总铅(以干基计)/(mg/kg)<300总铬(以干基计)/(mg/kg)<500总砷(以干基计)/(mg/kg)<30总镍(以干基计)/(mg/kg)<100总锌(以干基计)/(mg/kg)<1200总铜(以干基计)/(mg/kg)<500矿物油(以干基计)/(mg/kg)<500
113.表5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
[0114][0115][0116]
表6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0117]
检测项目检测值含水率/%58ph5.7有机质(以干基计)/%52
[0118]
实施例3城市生活污泥的生物处理
[0119]
建设容积1200立方米发酵池10个,设计池的长
×

×
深为50m
×
8m
×
3m,同上原因占地约10600

(16亩),日处理污泥500吨。
[0120]
将城市生活污泥(污泥含水80%)放入发酵池中,按1:1加水使其总含水率为≥90%得到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醋酸或草酸至混合物的ph值为4-6;按总重量的0.1%加入实施例3制备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进行液态发酵6~10天(液态发酵的环境温度32℃),期间,每天搅拌1~3次,处理过程不会产生包括异味气体在内的任何有害物质。发酵完成后,用泵将发酵池中泥浆吸出进行压滤,滤水除返回使用外,多余的滤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中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源);无条件排入管网时,可设净化池或人工湿地,在其中的微生物作用下,仅需净化3~5天即可达到中水排放标准,无须另作处理。
[0121]
表7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表8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表9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0122]
表7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
[0123][0124][0125]
表8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
[0126]
检测项目检测值蛔虫卵死亡率/%>99%粪大肠菌落菌值0.9
[0127]
表9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0128]
检测项目检测值含水率/%56ph5.8有机质(以干基计)/%54
[0129]
实施例4城市管网淤泥的生物处理
[0130]
建设容积1200立方米发酵池10个,设计池的长
×

×
深为50m
×
8m
×
3m,占地约10600

(16亩),日处理城市管网淤泥1000吨。
[0131]
将城市管网淤泥(含水90%)加入草酸或醋酸调ph值为4-6,按总重量的0.1%接入实施例4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不需要加水,进行液态发酵,液态发酵的环境温度为35℃,发酵时间4天(其发酵完成时间比城市生活污泥的处理少2天左右),期间,每天搅拌1~3次,处理过程不会产生包括异味气体在内的任何有害物质。发酵完成后,用泵将发酵池中泥浆吸出进行压滤,滤水除返回使用外,多余的滤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中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源);无条件排入管网时,可设净化池或人工湿地,在其中的微生物作用下,仅需净化3~5天即可达到中水排放标准,无须另作处理。
[0132]
表10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表11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表12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0133]
表10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
[0134]
检测项目检测值总镉(以干基计)/(mg/kg)<2.5
总汞(以干基计)/(mg/kg)<2.5总铅(以干基计)/(mg/kg)<280总铬(以干基计)/(mg/kg)<450总砷(以干基计)/(mg/kg)<25总镍(以干基计)/(mg/kg)<80总锌(以干基计)/(mg/kg)<1000总铜(以干基计)/(mg/kg)<460矿物油(以干基计)/(mg/kg)<450
[0135]
表11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
[0136]
检测项目检测值蛔虫卵死亡率/%>99%粪大肠菌落菌值0.6
[0137]
表12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0138]
检测项目检测值含水率/%60ph5.9有机质(以干基计)/%50
[0139]
实施例5城市管网淤泥的生物处理
[0140]
建设发酵池10个,设计池的长
×

×
深为25m
×
8m
×
3m,占地8亩,日处理城市管网淤泥500吨。
[0141]
将城市管网淤泥(含水95%)加入草酸或醋酸调ph值为4-6,按总重量的0.1%接入实施例5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不需要加水,进行液态发酵,液态发酵的环境温度为35℃,发酵时间4天(其发酵完成时间比城市生活污泥的处理少2天左右),期间,每天搅拌1~3次,处理过程不会产生包括异味气体在内的任何有害物质。发酵完成后,用泵将发酵池中泥浆吸出进行压滤,滤水除返回使用外,多余的滤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中进入污水处理厂(同源);无条件排入管网时,可设净化池或人工湿地,在其中的微生物作用下,仅需净化3~5天即可达到中水排放标准,无须另作处理。
[0142]
表13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表14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表15为压滤脱水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0143]
表13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污染物检测值
[0144]
检测项目检测值总镉(以干基计)/(mg/kg)<2.2总汞(以干基计)/(mg/kg)<2.4总铅(以干基计)/(mg/kg)<260总铬(以干基计)/(mg/kg)<420总砷(以干基计)/(mg/kg)<22总镍(以干基计)/(mg/kg)<70
总锌(以干基计)/(mg/kg)<980总铜(以干基计)/(mg/kg)<450矿物油(以干基计)/(mg/kg)<440
[0145]
表14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卫生学指标检测
[0146]
检测项目检测值蛔虫卵死亡率/%>99%粪大肠菌落菌值0.7
[0147]
表15生物处理后得到的滤泥产物的理化指标检测
[0148]
检测项目检测值含水率/%59ph5.5有机质(以干基计)/%51
[0149]
从实施例中可以看出:处理规模越大,单位占地面积越小。本发明工艺过程和设备简单,耗能少,处理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