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9413发布日期:2022-02-25 23:2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也越来越趋向精细化。在精细化的养殖过程中,针对养殖用水的净化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工厂化处理养殖用水时,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物理过滤或化学处理的方式,物理过滤方式净化不够彻底,化学处理方式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且容易导致处理后的水质带来副作用。此外,在每次净化时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现场操作,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如何在有效的、环保的净化养殖用水的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通过将净化设备进行有效组合,再加上循环净化方式,实现了高效、环保的净化养殖用水;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
4.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包括水质净化模块、水质监测模块、控制和处理模块、gprs传输模块、显示模块;所述水质监测模块设于储水池中,所述储水池通过第一供水管路连接所述水质净化模块,并形成回路循环;所述水质净化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净化池、第一蛋白质分离器、第二蛋白质分离器、紫外线杀菌设备、第二净化池,所述储水池和所述第一净化池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水泵;所述第一净化池通过第二供水管路连接有盐氯发生器,并形成回路循环,所述盐氯发生器的进水端设有第二循环水泵;所述第二净化池通过输气管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控制和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循环水泵、水质净化模块、第二循环水泵、盐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水质监测模块、gprs传输模块连接,所述gprs传输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
5.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紫外线杀菌设备包括圆柱形的pvc管和紫外灯管;所述pvc管的直径为0.7-1.2m,长度为1.3-2.0m;所述紫外灯管围绕所述pvc管的内壁设置;所述紫外灯管具有多层,层间距为5-7cm,各层之间的所述紫外灯管交错排列。
6.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紫外灯管的光波长为200-300nm。
7.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紫外灯管的光波长为253.7nm。
8.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紫外灯管外部设有透明的石英保护管套,所述石英保护管套的壁厚为1.5-2.0mm。
9.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紫外线杀菌设备的进水口处设有流量阀。
10.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质监测模块包括ph电极、浊度电极、余氯电极中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极。
11.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各水质参数设定范围为:ph:6.0-8.5、浊度:<
0.5ntu、余氯:0。
12.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与所述控制和处理模块连接,在水质参数未超过设定范围时亮绿灯,超过设定范围时亮红灯。
13.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和处理模块为plc,所述显示模块为手机app或电脑。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发明通过将盐氯发生器、蛋白质分离器、紫外线杀菌设备、臭氧发生器组合在一起构成净化装置,进行养殖水的循环净化,通过更长时间的循环净化过程,使得养殖水的处理更加彻底,不仅有效提升了养殖水的净化效果,也实现了环保的净化方式。进一步的,紫外线杀菌设备的水流均匀,其结构的设计可以对水体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照射,照射面积更广、光射条件更好,再结合紫外灯管光波长的选取,使得杀菌效率大幅提高。同时,水质监测模块的加入可以自动化监测ph、浊度、余氯等水质参数,确保净化后的养殖水满足水产养殖用水的水质要求。另外,本发明通过控制和处理模块、gprs传输模块、显示模块,实现了远程控制、自动化的净化操作过程,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附图不按比例(除规定外),并且旨在结合下面详细描述中的说明来使用。
17.图1为本发明的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紫外线杀菌设备侧视示意图。
19.图中:第一循环水泵1、第二循环水泵2、流量阀3、水质净化模块4、显示模块5、pvc管6、石英保护管套7、紫外灯管8。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21.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包括水质净化模块4、水质监测模块、控制和处理模块、gprs传输模块、显示模块5;水质监测模块设于储水池中,储水池通过第一供水管路连接水质净化模块4,并形成回路循环;水质净化模块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净化池、第一蛋白质分离器、第二蛋白质分离器、紫外线杀菌设备、第二净化池,储水池和第一净化池之间设有第一循环水泵1;第一净化池通过第二供水管路连接有盐氯发生器,并形成回路循环,盐氯发生器的进水端设有第二循环水泵2;第二净化池通过输气管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控制和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一循环水泵1、水质净化模块4、第二循环水泵2、盐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水质监测模块、gprs传输模块连接,gprs传输模块与显示模块5连接。
22.盐氯发生器是通过将含有盐的待处理养殖水进行电解后产生氯气,氯气溶于水中转化成次氯酸钠,含有次氯酸钠的养殖水回流到第一净化池中进行全池消毒,达到净化灭菌的效果。由于介质为盐和水,并未投加化学药剂,是一种环保的水净化消毒方式。臭氧发
生器制取的臭氧在养殖水净化处理中,除了灭菌以抑制病菌对水产品的感染、传播之外,还能消杀水体中的nh3、so2及赤潮藻毒素等有害物质,可以改善养殖水水质。蛋白质分离器可以将各种颗粒状悬浮物以及可溶性有机物从养殖水中进行有效分离去除,两级的蛋白质分离器设置可以分解更多的可溶性有机物,净化效率明显提高。
23.具体的,紫外线杀菌设备包括圆柱形的pvc管6和紫外灯管8;pvc管6的直径为0.7-1.2m,长度为1.3-2.0m。紫外线杀菌设备采用的是水产养殖专用pvc管6,可耐紫外线辐射,具有卫生无毒、高强度、防腐蚀、处理水量大等特点。紫外灯管8围绕pvc管6的内壁设置;紫外灯管8具有多层,层间距为5-7cm,各层之间的紫外灯管8交错排列。通过此种方式设置紫外灯管8,可以全面、有效的对水体进行照射,照射面积更广,杀菌效率更高。紫外灯管8的光波长为200-300nm,尤其以253.7nm波长的杀菌能力最强。紫外灯管8外部设有透明的石英保护管套7,其壁厚为1.5-2.0mm。采用此种石英保护管套7,不仅可以保护紫外灯管8不受冲击,而且紫外光的透光率可达到90%以上。石英保护管套7为直管、单端开口,可减少密封点,降低透水几率,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紫外线杀菌设备的进水口处设有流量阀3,可根据需要调节进水速度。
24.水质监测模块包括ph电极、浊度电极、余氯电极中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电极。本发明对净化后的养殖用水分别检测ph、浊度、余氯三个水质参数,各水质参数设定范围为:ph:6.0-8.5、浊度:<0.5ntu、余氯:0。本发明还包括报警指示灯,报警指示灯与控制和处理模块连接,在水质参数未超过设定范围时亮绿灯,超过设定范围时亮红灯。此外,本发明还包括与第一循环水泵1、水质净化模块4、第二循环水泵2、盐氯发生器、臭氧发生器、水质监测模块、控制和处理模块、gprs传输模块、报警指示灯连接的电源,用于提供电能。控制和处理模块为plc;显示模块5为手机app或电脑。
25.一种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的使用方法:打开电源,给各模块正常供电。在手机app或电脑上设定系统的净化循环时间为3h,并开始净化工作。根据显示模块5的工作指令,控制和处理模块控制开启第一循环水泵1,储水池中的养殖水在第一循环水泵1的作用下,通过第一供水管路流入第一净化池。若待处理养殖水为海水,则直接开启第二循环水泵2和盐氯发生器,养殖水在第二循环水泵2的作用下,通过第二供水管路流经盐氯发生器进行电解产生次氯酸钠,含有次氯酸钠的养殖水回流到第一净化池中进行全池初步消毒,运行此回路循环;若待处理养殖水为淡水,则需要往第一净化池的待处理养殖水中加入盐,再通过盐氯发生器进行消毒。而后开启第一蛋白质分离器、第二蛋白质分离器,进行养殖水的去污处理,然后养殖水流经紫外线杀菌设备进行杀菌处理,此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设在紫外线杀菌设备进水口处的流量阀3来调控水流速度,并在养殖水流入第二净化池时,通过开启臭氧发生器通入臭氧进行最后一步杀菌,净化完成的养殖水回流至储水池中。运行此回路循环至3h,往储水池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将养殖水中残留的氯离子反应掉;同时储水池中的ph电极、浊度电极、余氯电极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rs485总线方式将得到的水质参数数据信号传输到控制和处理模块,经过plc的计算与分析后,数据结果通过gprs传输模块传输至显示模块5上供用户查看。当监测的水质参数值未超过设定范围,即所有水质参数都符合养殖水体标准时,报警指示灯亮绿灯,当超过设定范围时亮红灯。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