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碳化产品作为污泥脱水促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3815发布日期:2022-03-19 21:0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污泥脱水促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碳化产品作为污泥脱水促加剂。


背景技术:

2.污泥碳化是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污泥受热后,污泥中的水份被蒸发,污泥中含有的碳、氢、氧等有机成份被干馏、热分解,甲烷、乙烷以及乙烯等低分子物质,或像焦油和油类等高分子物质均被挥发。由于水分的蒸发和分解气体的挥发,在表面和内部形成了众多的小孔,在进一步的升温后,有机成分持续减少,最终形成富含固定碳素的碳化产品,为了能够使污泥的脱水效率更高,因此提出一种污泥碳化产品作为污泥脱水促加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碳化产品作为污泥脱水促加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碳化产品作为污泥脱水促加剂,包括以下步骤:s1,污泥脱水干燥:未经深度脱水处理的80-99%污泥呈液体或流动性固体,其粒径很小,平均5μm,在机械脱水工艺中,需添加絮凝剂对原泥进行泥水分离,再通过挤压装置进行脱水,然后由输送机送入污泥干燥机内干燥,污泥含水率迅速从65%降低至20%以下,干燥后的污泥从干燥机末端排出;s2,污泥碳化:污泥炭化炉进料机将干燥后含水率<20%的污泥送入污泥炭化炉的中心筒中,内筒缓慢转动推动污泥前行并与筒壁传导、辐射换热,进行热解炭化,产生污泥炭从炭化炉末端排出,经冷却装置冷却送入炭化物料仓;s3,炭渣初步分级、排除大粒径或炭化不充分杂质;s4,研磨+分级(循环),得到半成品按设计加入矿物质后,送入料仓;s5,包装:按粉状物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1干燥机内部设置的抄料板和打散机构,将污泥充分打散、破碎、抛杨,与顺流或逆流进入的高温烟气充分接触。
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2污泥炭化炉在绝氧/缺氧状态下间接加热至300 ~ 700℃进行热解炭化,经冷却装置冷却到25~45℃送入炭化物料仓。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4炭化物促进剂半成品粒径:50-200目;比重:2-5g/cm3;含水率:《1%。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s5按粉状物包装要求,分200kg、25kg、5kg多种规格。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炭渣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其表面的空隙多为连通的腔体、尺寸较大,可直接吸附污泥表面水和空间水,炭渣吸附的水分可在自然环境中蒸发分离,如在外力
作用下空隙水更易易排出;其颗粒既作为絮凝核增大絮凝效果,又是絮凝体的骨架,避免絮凝体无级别挤压破碎,提高脱水效率,炭渣中性,与污泥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改变污泥性质(不增加污染物),不会降低污泥热值,自身还含有一定热值,不影响脱水后污泥的处置工艺,尤适合焚烧、热解碳化等处置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1.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1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碳化产品作为污泥脱水促加剂,包括以下步骤:s1,污泥脱水干燥:未经深度脱水处理的80-99%污泥呈液体或流动性固体,其粒径很小,平均5μm,在机械脱水工艺中,需添加絮凝剂对原泥进行泥水分离,再通过挤压装置进行脱水,然后由输送机送入污泥干燥机内干燥,污泥含水率迅速从65%降低至20%以下,干燥后的污泥从干燥机末端排出;s2,污泥碳化:污泥炭化炉进料机将干燥后含水率<20%的污泥送入污泥炭化炉的中心筒中,内筒缓慢转动推动污泥前行并与筒壁传导、辐射换热,进行热解炭化,产生污泥炭从炭化炉末端排出,经冷却装置冷却送入炭化物料仓;s3,炭渣初步分级、排除大粒径或炭化不充分杂质;s4,研磨+分级(循环),得到半成品按设计加入矿物质后,送入料仓;s5,包装:按粉状物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14.s1干燥机内部设置的抄料板和打散机构,将污泥充分打散、破碎、抛杨,与顺流或逆流进入的高温烟气充分接触。
15.s2污泥炭化炉在绝氧/缺氧状态下间接加热至300 ~ 700℃进行热解炭化,经冷却装置冷却到25~45℃送入炭化物料仓。
16.s4炭化物促进剂半成品粒径:50-200目;比重:2-5g/cm3;含水率:《1%。
17.s5按粉状物包装要求,分200kg、25kg、5kg多种规格。
18.通过炭渣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其表面的空隙多为连通的腔体、尺寸较大,可直接吸附污泥表面水和空间水,炭渣吸附的水分可在自然环境中蒸发分离,如在外力作用下空隙水更易易排出;其颗粒既作为絮凝核增大絮凝效果,又是絮凝体的骨架,避免絮凝体无级别挤压破碎,提高脱水效率,炭渣中性,与污泥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改变污泥性质(不增加污
染物),不会降低污泥热值,自身还含有一定热值,不影响脱水后污泥的处置工艺,尤适合焚烧、热解碳化等处置工艺。
19.实施例:未经深度脱水处理的80-99%污泥呈液体或流动性固体,其粒径很小,平均5μm,在机械脱水工艺中,需添加絮凝剂对原泥进行泥水分离,再通过挤压装置进行脱水,然后由输送机送入污泥干燥机内干燥,干燥机内部设置的抄料板和打散机构,将污泥充分打散、破碎、抛杨,与顺流或逆流进入的高温烟气充分接触,综合利用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方式提高换热效率,污泥含水率迅速从65%降低至20%以下,干燥后的污泥从干燥机末端排出;污泥碳化:污泥炭化炉进料机将干燥后含水率<20%的污泥送入污泥炭化炉的中心筒中,内筒缓慢转动推动污泥前行并与筒壁传导、辐射换热,在绝氧/缺氧状态下间接加热至300 ~ 700℃进行热解炭化,产生污泥炭从炭化炉末端排出,经冷却装置冷却到25~45℃送入炭化物料仓;炭渣初步分级、排除大粒径或炭化不充分杂质;研磨+分级(循环),得到半成品按设计加入矿物质后,送入料仓;包装:按粉状物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分200kg、25kg、5kg等多种规格,便于运输和现场投加;使用时,根据深度脱水设备、滤布/滤网规格、原泥泥质、脱水率要求,选择炭化物促进剂,并通过现场实验确定投加比例;未经深度脱水处理的80-99%污泥呈液体或流动性固体,其粒径很小,平均5μm,在机械脱水工艺中,需添加絮凝剂对原泥进行泥水分离,再通过挤压装置进行脱水,由于絮凝体仍属流体、内部凝结力小,在输送和挤压过程中,絮凝体被破坏,如滤网孔径小脱水率小且极易糊布降低脱水率;如滤网孔径大则滤液含泥量大,在添加一定粒径的炭渣后,其颗粒既作为絮凝核增大絮凝效果,又是絮凝体的骨架,避免絮凝体无级别挤压破碎,提高脱水效率,炭化物促进剂粒径:50-200目;比重:2-5g/cm3;含水率:《1%;投加比例:污泥干基5%-12%;矿物质调节:针对不同污泥泥质选择不同类型和比例的矿物质调节粉剂;通过炭渣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其表面的空隙多为连通的腔体、尺寸较大,可直接吸附污泥表面水和空间水,炭渣吸附的水分可在自然环境中蒸发分离,如在外力作用下空隙水更易易排出;其颗粒既作为絮凝核增大絮凝效果,又是絮凝体的骨架,避免絮凝体无级别挤压破碎,提高脱水效率,炭渣中性,与污泥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改变污泥性质(不增加污染物),不会降低污泥热值,自身还含有一定热值,不影响脱水后污泥的处置工艺,尤适合焚烧、热解碳化等处置工艺。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