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25257发布日期:2022-04-13 14:1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农村水环境问题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水生态遭到毁灭性破坏,水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广义上的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地区居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包括洗涤污水、洗浴、厨房污水、冲厕污水等,农村生产污水包括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以及从事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工作所排放的不符合国家地表水排放标准的废水。
3.我国农村住户分布较为分散,村落的人口一般较少,每个村落的污水量较低。农村生活污水主要集中在早上、中午和晚上排放,其他时间段几乎没有污水排放,会出现断流现象。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面广、分散;村庄分散式的分布特征导致了污水分散、随意排放、难以收集进行集中处理。2)生活污水量增长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生活污水量也日益增多。3)生活污染源多;包括人粪尿、畜禽粪尿、农产品废弃物和厨房污水、家庭清洁废水、生活垃圾堆放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其他高浓度废水。4)水量波动大,季节性特征明显。5)有机物浓度高;农村污水基本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6)水质、水量地区性差异大;由于我国农村各个区域的发展程度、地形气候、个人习惯各不相同,使得农村生活污水在每个地方的水量、水质各不相同。7)缺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机制及运营的长效管理机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各设备维护量小、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出水水质好,能改善局部自然环境。
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包括步骤:
7.s1、物理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先经过粗格栅,拦截大尺寸杂物,然后以一定速度沿切向进入水力旋流器的池体内,流体在池壁作用下形成旋流,具有一定粘性的流体在池壁与流体界面产生较薄的边界层,比重较大的砂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边界层中,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池壁落入集砂区从而被捕获,在水的剪切力作用下,砂砾表面附着的有机物被剥离,完成洗砂,除砂后的水和分离出的有机物从上部溢流管排出,底部泥砂通过控流器进入砂水分离单元并在脱水后排出;
8.s2、污水进入化粪池进行生物法处理,通过沉淀和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先经过厌氧消化池,由于水流速度较小,污水中悬浮物沉淀效率较大,沉淀下来的污泥在厌氧及兼性菌作用下进行厌氧分解,去除有机物,污泥中的有机物无机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转化为溶解物,最后进行泥水分离;污水再经过无氧
过滤池,水流自下而上通过滤料,兼性消化,过滤出水;污水再经过接触氧化池,水流经折板不断改变方向,增大水中氧的转移效率,促进微生物代谢,增强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
9.s3、污水进入人工湿地进行生态法处理,通过微生物消化、植物吸收及填料吸附共同作用,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悬浮物、氮、磷: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或床体表面流动,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作用,净化污水,出水就近用于农田灌溉或排入河道。
10.优选地,粗格栅、水力旋流器、化粪池和人工湿地依据地势而建,采用全水力设计。
11.优选地,人工湿地出水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悬浮物ss、氨氮、总磷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12.优选地,当出水要求变高时,人工湿地采用多级串联。
13.优选地,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14.优选地,人工湿地采用长条形池体,池体长宽比≤10。
15.优选地,人工湿地基质中填料采用河沙、砾石碎石、陶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6.优选地,人工湿地的植物采用芦苇、美人蕉、黑麦草、香蒲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中,各设备维护量小、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对有机污染物、悬浮物去除效果好,出水水质好,人工湿地还可以起到生态修复的功能,改善局部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
22.s1、物理法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先经过粗格栅,拦截(大体积石块、塑料以及漂浮垃圾等)大尺寸杂物,然后以一定速度沿切向进入水力旋流器的池体内,流体在池壁作用下形成旋流,具有一定粘性的流体在池壁与流体界面产生较薄的边界层,比重较大的砂砾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边界层中,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池壁落入集砂区从而被捕获,在水的剪切力作用下,砂砾表面附着的有机物被剥离,完成洗砂,除砂后的水和分离出的有机物从上部溢流管排出,底部泥砂通过控流器进入砂水分离单元并在脱水后排出;
23.s2、污水进入化粪池进行生物法处理,通过沉淀和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去除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先经过厌氧消化池,由于水流速度较小,污水中悬浮物沉淀效率较大,沉淀下来的污泥在厌氧及兼性菌作用下进行厌氧分解,去除有机物,污泥中的有机物无机化,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转化为溶解物,最后进行泥水分离;污水再经过无氧过滤池,水流自下而上通过滤料,兼性消化,过滤出水;污水再经过接触氧化池,水流经折板不断改变方向,增大水中氧的转移效率,促进微生物代谢,增强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率;
24.s3、污水进入人工湿地进行生态法处理,通过微生物消化、植物吸收及填料吸附共同作用,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悬浮物、氮、磷:污水在床体的填料缝隙或床体表面流动,
利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植物根系及表层土和填料截留作用,净化污水,出水就近用于农田灌溉或排入河道。
25.优选地,粗格栅、水力旋流器、化粪池和人工湿地依据地势而建,采用全水力设计。运行稳定,几乎不需要维护,解决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后续维护难问题。
26.优选地,人工湿地出水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悬浮物ss、氨氮、总磷指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27.优选地,当出水要求变高时,人工湿地采用多级串联。
28.优选地,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29.优选地,人工湿地采用长条形池体,池体长宽比≤10。
30.优选地,人工湿地基质中填料采用河沙、砾石碎石、陶粒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1.优选地,人工湿地的植物采用芦苇、美人蕉、黑麦草、香蒲中的一种或多种。
32.本发明中,各设备维护量小、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对有机污染物、悬浮物去除效果好,出水水质好,人工湿地还可以起到生态修复的功能,改善局部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33.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