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8655发布日期:2021-09-11 00:4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浮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浮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了确保环境安全,食品、化工、生物、机械工程等各种工业污水都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其中,气浮法不仅对于难以用沉淀法处理的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对于能用沉淀法处理的废水中的污染物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去除效果,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
3.气浮处理法的原理是向废水中压入空气,并以从水中析出的微气泡作为污染物的载体,使得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黏附于气泡表面,跟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通过收集气泡或浮渣可以达到分离杂质的目的,使废水得到净化。
4.现有的气浮设备,多采用链条式刮渣机构进行自动除渣,但是,这种链条式刮渣机构存在以下问题:
5.(1)链条式刮渣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容易锈蚀;
6.(2)链条式刮渣机构故障率高,且维修维护工作量大。
7.有鉴于此,急需对现的气浮系统进行结构改进,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方便管理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气浮系统,结构复杂,容易锈蚀,维修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浮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渣口,所述污水处理池内设有:
10.第一水平挡板,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下方;
11.第一纵向挡板,由斜板和第一竖板连接而成,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顶壁固定,下端朝向所述进水口所在的侧壁向下倾斜,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纵向挡板与所述进水口所在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腔室;
12.第二纵向挡板,其下端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底壁固定,上端与所述污水处理池的顶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一纵向挡板与所述第二纵向挡板之间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纵向挡板与出水口所在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三腔室;
13.所述第二腔室连接溶气装置。
14.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斜板的下端位于所述水平挡板的下方。
1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纵向挡板的上端低于所述第一竖板上端。
1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渣口的上方的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内壁上设有排渣槽,所述排渣槽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渣板和垂直挡边。
1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渣板设置为两端朝向中部倾斜的斜坡状,最低处设置在所
述排渣口的正下方。
18.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底座,所述污水处理池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19.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水处理池的侧壁下部设有排泥管,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排泥槽,所述排泥槽位于所述排泥管的下方。
20.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底座部分嵌入地下。
21.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溶气装置的溶气管和回水管嵌入在所述底座的侧板内。
22.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底座的侧板上设有所述溶气管和回水管的连接接头。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腔室底部进入的溶气水,并以从水中析出的微小气泡作为污染物的载体,使得废水中的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黏附于气泡表面,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利用斜板的斜面,对浮渣产生推动作用,以及虹吸出水管排水前的浮渣水位抬升作用,使浮渣自动从后端的排渣管排出,无须采用刮板机构即可实现自动排渣,结构简单,维修维护方便。
24.另外,水平挡板能够使污水均匀下落,避免水流冲击产生飞溅,或者产生较大的波动;斜板又可使较大的水流缓慢流下,进一步减小水流冲击和扰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渣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浮系统,无需使用链条式刮渣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维修维护,可靠性高。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浮系统,包括封闭的污水处理池10,污水处理池10由钢板焊接而成,以进水至出水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分为前后方向加以说明。
29.污水处理池10的前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连接污水进水管11,后侧壁上设有出水口,连接虹吸出水管12,工业污水加入混凝剂后从污水进水管11进入到污水处理池10中,在污水处理池10中经过气浮装置进行处理后,净化水从虹吸出水管12排出。虹吸出水管12上设有阀门,可以调整定期排渣时间。
30.气浮装置由设置在污水处理池10内的多块档板组成,包括水平挡板21、第一纵向挡板和第二纵向挡板24,第一纵向挡板和第二纵向挡板24将污水处理池10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41、第二腔室42和第三腔室43。
31.水平挡板21设置在进水口的下方,位于第一腔室41内。水平挡板21的前端与污水处理池10的进水口所在的前侧壁内侧固定,左右两端分别与污水处理池10的左右侧壁内侧焊接固定。
32.第一纵向挡板为折板式结构,由位于上部的斜板22和位于下部的第一竖板23拼接而成,斜板22的下端朝向污水处理池10的进水口所在的侧壁倾斜,上端与污水处理池10的顶壁内侧焊接固定,第一竖板23的下端与污水处理池10的底壁之间设有间隙,用于与第二腔室42连接。
33.斜板22的下端位于水平挡板21的下方,其作用在于,沿水平挡板21注入的污水,在水流较大时会冲击在斜板22上,由斜板22缓冲,并沿斜板22流下,缓解了水流冲击,避免产生较大的水流波动。
34.斜板22和第一竖板2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污水处理池10的左右侧壁内侧焊接固定。
35.第二纵向挡板24为竖板结构,其下端与污水处理池10的底壁内侧焊接固定,上端与污水处理池10的顶壁之间设有间隙,用于与第三腔室43连接。第二纵向挡板24的上端低于第一竖板23的上端。
36.污水处理池10的后侧壁的上部设有排渣口,连接排渣管13,排渣口的上方设有排渣槽25,用于收集浮渣,排渣槽25包括水平设置的排渣板和垂直挡边,排渣板的后端与污水处理池10的后侧壁焊接固定,排渣板的前端向上弯折形成垂直挡边。较佳地,排渣槽25底部的排渣板设计成两端朝向中部倾斜的斜坡状,最低处设置在所述排渣口的正下方,如图2所示。从而便于污水经处理后产生的浮渣,进入排渣槽25后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从排渣口排出污水处理池10。
37.污水处理池10的后侧壁的下部设有排泥口,连接排泥管14,污水处理池10底部沉淀污泥可由排泥口排出。
38.本实用新型,通过溶气装置将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载浮于水面形成浮渣。溶气装置包括涡流泵31和与之连接的气液分离罐32。
39.涡流泵31可以边吸水边吸气,并在泵内加压混合产生微细气泡,经由气液分离罐32输入到污水处理池10的第二腔室42内。
40.气液分离罐32用于在气体压力过大时,自动排气以保证使用安全。
41.气液分离罐32通过溶气管路33连接到污水处理池10的第二腔室42内,污水处理池10的第三腔室43通过回水管路34连接涡流泵31,形成溶气水系统循环管路。
4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底座50,底座50为混凝土结构,溶气管路33和回水管路34设在底座50的侧板上,并预留相应的接口,从而使管路连接更简洁。
43.底座50部分嵌入地下,其侧壁上设有排泥槽,排泥槽位于排泥管的下方,用于接纳从污水处理池10底部排出的污泥。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45.加入絮凝剂后的工业污水从污水进水管11进入到污水处理池10内,并经水平挡板21水平流动一段距离后,向下落入第一腔室41内,设置水平挡板21,能够使污水均匀下落,避免水流冲击产生飞溅,以免影响沉淀、气浮效果。同时,斜板22又可使较大的水流缓慢流下,进一步减小水流冲击和扰动。
46.第一腔室41内的污水经第一纵向挡板的下端进入第二腔室42,并在此接入溶气水,产生的微小气泡使悬浮物颗粒上浮,上浮到第二腔室42的上部时,在斜板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进入第三腔室,并从排渣管排出。
47.本实用新型,第二腔室42底部进入的溶气产生浮力,悬浮物颗粒上浮过程中,利用斜板22的斜面,对浮渣产生推动作用,以及虹吸管排水前的水位升高作用,使浮渣自动从后端的排渣管排出。无须采用刮板机构即可实现自动排渣,结构简单,维修维护方便。
48.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