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脱硫废水热处理的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5236发布日期:2021-11-03 18:2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脱硫废水热处理的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脱硫废水热处理的渣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脱硫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高温残渣,现有的残渣被处理完毕后,定期输出,输出的残渣大小不一,装置不能对残渣的处理达到统一标准,故需对此类型的装置进行改进,使得处理后的残渣大小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后残渣的大小相同的用于脱硫废水废热处理的渣系统。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脱硫废水热处理的渣系统,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底部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连接有碎渣机,所述碎渣机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储渣仓,所述储渣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腔设有对残渣进行过滤的过滤部件,且第一连接管的侧面设有将位于过滤部件上方残渣输送至碎渣机上方的第二传输机构。
5.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机构是干式排渣机,所述干式排渣机呈倾斜设计,所述干式排渣机较低的一端位于锅炉的正下方,所述干式排渣机较高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底部与碎渣机的顶部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过滤部件是过滤网,且过滤网呈倾斜设计,所述过滤网较低的一端位于第二传输机构的上方。
7.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固定安装在储渣仓的顶部,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底部设有进料筒,所述螺旋输送机的顶部设有朝下设置的出料筒,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位于进料筒的内部,所述出料筒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管与输料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端所在的高度低于过滤网顶部所在的高度,所述第三连接管与输料管连接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盖,且防护盖位于过滤网的正前方。
9.优选地,所述防护盖的中部设有透明观察窗。
10.优选地,所述储渣仓的内腔设有对储渣仓贴合的清理部件,且储渣仓的内腔设有驱动清理部件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驱动机构。
11.优选地,所述清理部件是多个直角板,多个所述直角板围成一个完整的矩形,所述直角板与储渣仓的内腔贴合。
12.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与储渣仓的内腔转动连接,且螺杆与直角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顶部延伸出储渣仓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数量与直角板的数量相等,多个所述齿轮之间通过齿形带传动连接,所述储渣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齿轮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储渣仓底部的出料口处固定安装有加湿搅拌机,所述加湿搅拌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废水的主要出处是干式排渣机,进入干式排渣机的起弧段,依次通过碎渣机、储渣仓和加湿搅拌机中,脱硫废水可以同时喷入锅炉与干式排渣机交界的渣井、干式排渣机的起弧段,储渣仓入口及加湿搅拌机内,利用渣的热气蒸发废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5.1、通过设置过滤网和螺旋输送机,利用过滤网对粉碎后的残渣进行过滤,符合尺寸的残渣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渣仓中,最后从出料管中排出,不符合尺寸的残渣被螺旋输送机再次输送至碎渣机的内部,进行重新粉碎,直至所有的残渣尺寸符合要求。
16.2、通过设置直角板和螺杆,驱动螺杆转动即可带动直角板沿着储渣仓的内腔滑动,将储渣仓内腔黏附的残渣全部清理干净,保证全部的残渣进入加湿搅拌机中。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盖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角板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3.1、锅炉;2、干式排渣机;3、储渣仓;4、加湿搅拌机;5、出料管;6、齿形带;7、底座;8、螺旋输送机;9、螺杆;10、第二连接管;11、进料筒;12、第三连接管;13、直角板;14、输料管;15、碎渣机;16、防护盖;17、透明观察窗;18、第一连接管;19、过滤网;20、安装架;21、电机;22、齿轮;23、出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24.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脱硫废水热处理的渣系统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5.一种用于脱硫废水热处理的渣系统,见图1和3,包括锅炉1,锅炉1的底部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连接有碎渣机15,碎渣机15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管18连接有储渣仓3,储渣仓3的下方设有出料口,第一连接管18的内腔设有对残渣进行过滤的过滤部件,且第一连接管18的侧面设有将位于过滤部件上方残渣输送至碎渣机15上方的第二传输机构。残渣在锅炉1的内部,锅炉1内部的残渣通过第一传输机构输送至碎渣机15的内部,碎渣机15对残渣进行粉碎,粉碎后满足大小的残渣通过过滤部件进入储渣仓3中,不合格的残渣在过滤部件的上方,被第二输送机构输送至碎渣机15的上方,进行再次破碎,直至所有的残渣被粉碎完毕,即可。
26.见图1和3,第一传输机构是干式排渣机2,干式排渣机2呈倾斜设计,干式排渣机2较低的一端位于锅炉1的正下方,干式排渣机2较高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料管14,输料管14的底部与碎渣机15的顶部固定连接。锅炉1的底部是渣井,废水从锅炉1底部的渣井沿着干式排渣机2的起弧段进入碎渣机15中,干式排渣机2对锅炉1内部的残渣进行冷却和输送,将残渣输送至输料管14的内部。
27.见图4,过滤部件是过滤网19,且过滤网19呈倾斜设计,过滤网19较低的一端位于第二传输机构的上方。过滤网19对粉碎后的残渣进行过滤,将过滤网19设计成倾斜状,便于位于过滤网19上方的残渣顺利进入第二输送机构的内部。
28.见图3,第二传输机构包括螺旋输送机8,螺旋输送机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且底座7固定安装在储渣仓3的顶部,螺旋输送机8的底部设有进料筒11,螺旋输送机8的顶部设有朝下设置的出料筒23,第一连接管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0远离第一连接管18的一端位于进料筒11的内部,出料筒23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管12与输料管1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10与第一连接管18连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第二连接管10与第一连接管18端所在的高度低于过滤网19顶部所在的高度,第三连接管12与输料管14连接的一端低于另一端。不符合尺寸要求的残渣通过第二连接管10进入螺旋输送机8的内部,螺旋输送机8对进入的残渣进行输送,最后的残渣输送至出料筒23中,残渣通过第三连接管12进入输料管14中,最终进入碎渣机15的内部,第二连接管10和第三连接管12设计成倾斜状均位于便于残渣的输送。
29.见图3,第一连接管18的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防护盖16,且防护盖16位于过滤网19的正前方。打开防护盖16,可直接对过滤网19进行清理。
30.见图3,防护盖16的中部设有透明观察窗17。可通过透明观察窗17直接对过滤网19上残渣的情况进行观察,若过滤网19发生堵塞,以便于及时解决过滤网19的堵塞问题。
31.见图4,储渣仓3的内腔设有对储渣仓3贴合的清理部件,且储渣仓3的内腔设有驱动清理部件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驱动机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清理部件沿着储渣仓3的内腔滑动,从而对储渣仓3的内腔进行清理,将储渣仓3内腔黏连的残渣刮下。
32.见图4和5,清理部件是多个直角板13,多个直角板13围成一个完整的矩形,直角板13与储渣仓3的内腔贴合。由于多个直角板13围成一个完整的矩形,则直角板13可对储渣仓3的内腔进行全面的清理。
33.见图4和5,驱动机构包括螺杆9,螺杆9与储渣仓3的内腔转动连接,且螺杆9与直角板13螺纹连接,螺杆9的顶部延伸出储渣仓3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齿轮22,齿轮22的数量与直角板13的数量相等,多个齿轮22之间通过齿形带6传动连接,储渣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0,安装架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1,电机21与其中一个齿轮22顶部的中间固定连接。启动电机21,则所有的齿轮22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转动,此时直角板13沿着螺杆9所在的直线进行升降,从而实现对储渣仓3内腔的清理。
34.见图1,储渣仓3底部的出料口处固定安装有加湿搅拌机4,加湿搅拌机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5。加湿搅拌机4的内部设有二组螺旋叶片机,二组螺旋叶片机将加湿搅拌机4内部的残渣搅拌,并输送至出料管5处,残渣从出料管5处排出,由汽车将残渣拖走,在整个流程中,废水的主要出处是干式排渣机2,进入干式排渣机2的起弧段,依次通过碎渣机15、储渣仓3和加湿搅拌机4中,脱硫废水可以同时喷入锅炉1与干式排渣机2交界的渣井、干
式排渣机2的起弧段,储渣仓3入口及加湿搅拌机4内,利用渣的热气蒸发浓缩废水。
35.工作原理:首先,锅炉1内部存有残渣,干式排渣机2对残渣进行冷却并输送至输料管14内部,最终进入碎渣机15中进行粉碎,碎渣机15对残渣进行粉碎,粉碎后符合大小的残渣通过滤网19进入储渣仓3中,储渣仓3对残渣进行存储,若需要将储渣仓3内部的残渣输出,则利用加湿搅拌机4对残渣进行输送,最终从出料管5处输出,没有通过滤网19的残渣,沿着第二连接管10进入直角板13的内部,直角板13对残渣进行输送,最终残渣通过直角板13和第三连接管12进入碎渣机15中,直至残渣符合尺寸才可输出,这样最后输出的残渣大小相差不大,若需要对储渣仓3内壁黏附的残渣进行清理,启动电机21,即可带动螺杆9转动,这样直角板13沿着储渣仓3的内腔滑动,将储渣仓3内壁黏附的残渣清理完毕,即可。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