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人工湿地植物抗寒性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3780发布日期:2022-08-27 00: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人工湿地植物抗寒性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人工湿地植物抗寒性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人工湿地因为其较传统的生物处理法具有更多的优势而发展起来,人工湿地是一种人为搭建和调控的与天然湿地类似的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充分利用了基质—微生物—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去实现对进入该系统的污水进行的净化作用。多年工程应用证明,人工湿地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优点,非常适合中、小城镇对占地面积要求不高的污水处理项目。
3.近几年来,人工湿地在各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中应用广泛,发展也极为迅速,而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去除水体中污染物,加速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还能维持及美化湿地环境,改善区域气候,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人工湿地的植物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解和转化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的能力,其根系能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可对湿地的净化污水起到极重要的影响。尽管受地区差异、季节变化造成的温度影响,但是植物的根系在冬季仍旧是可以生长活动的,根系活性保持是植物整体保持生长趋势最为重要的基础支撑,只是如果天旱少雨不及时浇灌,靠近地表的的根系就容易遭受冻害,而根系经常受冻害就会造成植物整体大面积的死亡。研究表明春季浇灌及时充足的肥水可以健壮苗木的生长,即可以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转化利用,又有助于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贮藏。且为促进苗木枝条粗壮和新梢生长可适当灵活的进行施撒适量磷钾肥、进行深耕除草等操作以及进行适时冬灌,上述操作均能能使植物自身吸收充足的养分与水分,且适当冬灌还可使地温提高2℃左右,使冬季寒冷、多风及干燥的情况下增加抗灾害能力,并可延长开花植物的花期。冬季喷施3-5次植物防冻剂,能激活生物酶,阻止细菌生成,降低植物细胞受冻点值,促进细胞原生质的流动,提高细胞活性。
4.所以人工湿地的植物如何应对0℃以上的冷害、0℃以下的冻害,以及早秋、晚春季节突然发生和意外出现的霜害等问题是极为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人工湿地植物抗寒性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保水、保肥和抗寒三个方面整体上加强了人工湿地的运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其净水效果。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人工湿地植物抗寒性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污水管道顺次连通的去渣格栅井、固液分离井、曝气增氧井、复合多级人工湿地、总处理出水渠和多点控水管系;所述去渣格栅井与污水进
水管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井的内部设有阻流板和斜管,底部为污泥沉降室,所述污泥沉降室底部安设排污管;所述曝气增氧井的底部设有多根曝气支管,通过曝气主管与曝气机相连通,曝气增氧井的井壁顶部设有溢流管,对应所述溢流管的井壁上设有跌水曝气台,所述跌水曝气台下方设有污水汇集井,所述污水汇集井井壁上连通一级污水进水支管,一级污水汇集支管贯通铺设于复合多级人工湿地,复合多级人工湿地的排水管与所述总处理出水渠相连通;所述多点控水管系包括汇水总管和控水支管,所述汇水总管水平铺设于复合人工湿地中,所述控水支管两端连通曝气增氧井及复合多级人工湿地。
7.按上述方案,所述复合多级人工湿地包括第一级人工湿地和第二级人工湿地,所述一级污水进水支管铺设于所述第一级人工湿地上,所述汇水总管水平铺设于所述第二级人工湿地中,所述控水支管为两根,一端均连通所述曝气增氧井,另一端分别连通所述污水汇集井和汇水总管。
8.按上述方案,所述控水支管及所述溢流管上分别设有闸阀。
9.按上述方案,所述污水管道、污水进水管、一级污水进水支管和控水支管的管径为其中,q
max
为设计进水最大值;v
min
为设计进水最小流速,取0.75m/s。
10.按上述方案,所述斜管倾角为50
°
~60
°
,斜管间距离为90mm~110mm,所述污泥沉降室为倒梯形结构。
11.按上述方案,所述固液分离井的液面处理负荷为8m3/m2·
h~10m3/m2·
h。
12.按上述方案,所述曝气增氧井的体积v≥15min
×qmax
,曝气时间t≥15min。
13.按上述方案,所述多根污水汇集总管上均竖直连通药剂投放管,所述药剂投放管的管口直径d≥100mm。
14.按上述方案,所述污水管道、污水进水管、一级污水进水支管和控水支管的管径均相同,采用防渗材料制成。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提高人工湿地植物抗寒性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加大管径增加进水使得人工湿地的地下蓄水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湿地植物越冬灌溉水源量,可提高其根系吸水起到抗寒能力;去渣格栅井、固液分离井由粗至细的分离了污水内的漂浮物和悬浮物,初步净化了污水水质,减轻了人工湿地的工作负荷;曝气增氧井起到“一井两用”即可储存污水进水,又可通过鼓风曝气,预处理人工湿地进水水质,曝气增氧手段可增强人工湿地综合净水能力,加强湿地植物生物活性,提高其抗寒性;多点式进水配合开放式缓释肥、防冻剂等药剂添加管口可灵活调节多级人工湿地的蓄水量、营养物质、抗旱物质补充量等,可避免水源浪费、灵活控制各级植物生长趋势,整体提高湿地净水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
述。
18.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人工湿地植物抗寒性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污水管道顺次连通的去渣格栅井1、固液分离井2、曝气增氧井3、复合多级人工湿地4、总处理出水渠5和多点控水管系;去渣格栅井与污水进水管6相连通,污水通过格栅去渣;固液分离井的内部设有阻流板7和斜管8,底部为污泥沉降室9,污泥沉降室底部安设排污管10;曝气增氧井的底部设有多根曝气支管11,通过曝气主管12与曝气机13相连通,曝气增氧井的井壁顶部设有溢流管14,对应溢流管的井壁上设有跌水曝气台15,跌水曝气台下方设有污水汇集井16,污水汇集井井壁上连通一级污水进水支管17,一级污水汇集支管18贯通铺设于复合多级人工湿地,复合多级人工湿地的排水管与总处理出水渠相连通;多点控水管系包括汇水总管19和控水支管20,汇水总管水平铺设于复合人工湿地中,控水支管两端连通曝气增氧井及复合多级人工湿地。污水经过格栅去渣和固液分离以及曝气处理后可直接依次通过后续复合多级人工湿地,也可通过曝气增氧井上的控水支管有选择性的将污水送入对应的一级人工湿地。
19.复合多级人工湿地包括第一级人工湿地和第二级人工湿地,一级污水进水支管铺设于第一级人工湿地上,汇水总管水平铺设于第二级人工湿地中,控水支管为两根,一端均连通曝气增氧井,另一端分别连通污水汇集井和汇水总管。污水经一级污水进水支管向下流入第一级人工湿地,再通过一级污水汇集支管向上流入第二级人工湿地,最后通过排水管流入总处理出水渠。
20.控水支管及溢流管上分别设有闸阀,通过闸阀的开关,控制复合多级人工湿地的进水。
21.污水管道、污水进水管、一级污水进水支管和控水支管的管径为其中,q
max
为设计进水最大值;v
min
为设计进水最小流速,取0.75m/s。
22.斜管倾角为50
°
~60
°
,斜管间距离为90mm~110mm,污泥沉降室为倒梯形结构。固液分离井的液面处理负荷为8m3/m2·
h~10m3/m2·
h。
23.曝气增氧井的体积v≥15min
×qmax
,曝气时间t≥15min。
24.多根污水汇集总管上均竖直连通药剂投放管21,药剂投放管的管口直径d≥100mm。第一级人工湿地可通过污水汇集井投放药剂。可通过环境改变灵活添加缓释肥、抗冻剂等保障植物存活率,同时保障了管道内部水流的稳定性。
25.污水管道、污水进水管、一级污水进水支管和控水支管的管径均相同,采用防渗材料制成。
26.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创造性特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相同概念的替换或改变,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