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2306发布日期:2022-02-23 18:5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科学的手段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研究和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污水处理是环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使得污水达到排水要求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4.1、现有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的絮凝池内的淤泥等沉淀物清理不便,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5.2、现有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为了方便移动装上了移动轮,但是仅仅靠移动轮支撑,装置在运行时稳定性差,不利于装置的长期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絮凝池的另一侧设置有消毒池,所述消毒池的一侧设置有净化池,所述净化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设置有淤泥箱,所述淤泥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底座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密封盖远离第一把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箱体与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孔有六组,且六组安装孔均匀开设在密封盖的两侧,所述固定螺栓的外径尺寸与安装孔的内径尺寸相匹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的内径尺寸与螺纹杆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旋转把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凸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有四组,且四组螺纹孔均匀开设在底座板的两侧,所述移动轮有四组,四组移动轮均匀设置在底座板的底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絮凝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消毒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淤泥箱,淤泥箱可将絮凝池中沉淀的污垢收集,卸下固定螺栓,将密封盖打开,然后通过排污口将装有淤泥的淤泥箱取出,对淤泥箱进行清洗后从新放入絮凝池的内部,重复利用,方便对絮凝池内淤泥等沉淀物的处理;
16.2、该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螺纹杆,旋转旋转把调节螺纹杆的伸出长度,从而控制移动轮与地面接触或脱离地面,使装置既能方便移动,又能在工作时稳定不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淤组件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把手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板;2、移动轮;3、支撑杆;4、箱体;5、絮凝池;6、进水口;7、消毒池;8、净化池;9、出水口;10、淤泥箱;11、第一把手;12、排污口;13、密封盖;14、螺纹孔;15、螺纹杆;16、旋转把;17、支撑座;18、第二把手;19、安装孔;20、固定螺栓;21、密封垫;22、第一搅拌组件;23、第二搅拌组件;24、活性炭棒。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环境工程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板1,底座板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2,移动轮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顶部设置有箱体4,箱体4的内部设置有絮凝池5,絮凝池5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6,絮凝池5的另一侧设置有消毒池7,消毒池7的一侧设置有净化池8,净化池8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9,絮凝池5的底部设置有淤泥箱10,淤泥箱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把手11,第一把手11的一侧设置有排污口12,排污口1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盖13,底座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4,螺纹孔14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的顶部设置有旋转把16。
24.本实施例中,螺纹杆1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17,密封盖13远离第一把手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把手18,使装置更稳定,方便密封盖13的打开;密封盖13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9,安装孔1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20,箱体4与密封盖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1,方便密封盖13的固定,防止发生泄漏;安装孔19有六组,且六组安装孔19均匀开设在密封盖13的两侧,固定螺栓20的外径尺寸与安装孔19的内径尺寸相匹配,使密封盖13与箱体4的连接更稳固,方便固定螺栓20的安装使用;螺纹孔14的内径尺寸与螺纹杆15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旋转把16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凸块,方便螺纹杆15安装进螺纹孔14内,方便转动旋转把16,防止手
打滑;螺纹孔14有四组,且四组螺纹孔14均匀开设在底座板1的两侧,移动轮2有四组,四组移动轮2均匀设置在底座板1的底部,四组螺纹孔14配合四组螺纹杆15使装置稳定支撑起,方便装置稳定移动;絮凝池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22,消毒池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23,净化池8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棒24,方便将絮凝剂等化学药品与污水充分混合,方便将消毒液与初步处理后的污水充分混合,方便去除水中异味。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污水从进水口6进入絮凝池5内,从絮凝池5顶部的加药口加入絮凝剂与其他化学药品,利用第一搅拌组件22将污水与化学药品充分搅拌,使污水中的污垢等快速沉淀,经过絮凝池5处理后的污水接着由水泵抽到消毒池7中进行消毒,第二搅拌组件23对从消毒池7顶部加入的消毒液与污水进行搅拌混合,充分消毒后的水再到净化池8内进行净化,去除水中异味,然后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从出水口9排出,通过设置淤泥箱10,淤泥箱10可将絮凝池5中沉淀的污垢收集,卸下固定螺栓20,将密封盖13打开,然后通过排污口12将装有淤泥的淤泥箱10取出,对淤泥箱10进行清洗后从新放入絮凝池5的内部,重复利用,方便对絮凝池5内淤泥等沉淀物的处理,通过设置螺纹杆15,旋转旋转把16调节螺纹杆15的伸出长度,从而控制移动轮2与地面接触或脱离地面,使装置既能方便移动,又能在工作时稳定不动。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